川剧,是中华戏曲宝库中的一颗光彩照人的明珠,是我们巴蜀文化的活化石,承载着亿万巴蜀儿女共同的文化传统和历史记忆。为了保护和传承川剧艺术,去年经四川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川剧保护传承条例,使川剧保护传承有法可依了。条例施行以来已经一周年了,现在重温条例的主要内容看看今天还需怎么做,这对川剧的保护发展是很有意义的。
《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的主要内容《四川省川剧保护传承条例》是四川省为了保护、传承和发展川剧这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而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该条例于2024年7月29日经四川省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四次会议通过, 自2024年9月1日起正式施行。条例涵盖了川剧的保护、传承、发展、创新以及相关保障措施等多个方面,共34条,主要内容如下: 一、保护原则与目标 1.保护原则:坚持政府主导、部门负责、社会参与、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原则。 2.保护目的:通过立法手段,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确保川剧这一重要文化遗产得到全面、有效、可持续的保护和传承。 二、保护对象与内容 1.保护对象:川剧的传统剧目、表演艺术、音乐唱腔、舞台美术、服饰道具、脸谱化妆、乐器伴奏以及与之相关的文献资料、代表性传承人、川剧班社(团)、演出场所等。 2.保护内容: --- 对川剧传统剧目进行挖掘、整理、保护,鼓励创作新剧目。 --- 保护川剧的表演艺术、音乐唱腔等核心元素和川剧河道艺术,确保传统技艺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 对川剧的舞台美术、服饰道具等进行保护和传承,保持其独特性和艺术性。 --- 对川剧的脸谱化妆、乐器伴奏等进行深入研究,确保其独特风格得以延续。 --- 与川剧相关的历史建筑、文献档案、影音资料等。 三、传承与发展 1.传承人制度:建立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制度,对符合条件的传承人给予认定、资助和奖励,鼓励其开展传承活动。 2.教育与培训:将川剧纳入学校素质教育内容,鼓励学校开设川剧课程,培养青少年对川剧的兴趣和爱好。同时,加强川剧专业人才培养,提高川剧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和技艺水平。 3.交流与合作:鼓励川剧与其他艺术形式进行交流与合作,推动川剧的创新与发展。同时,加强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提升川剧的国际影响力。 四、保障措施 1.政策支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川剧保护传承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川剧保护传承专项规划,并保障必要的经费支持。 2.法律保障:加强川剧保护传承的法制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措施,为川剧的保护传承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 3.社会参与:鼓励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举办川剧演出、提供设施场地、赞助川剧活动、支持川剧传播推广等,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良好氛围。 五、法律责任 对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确保川剧保护传承工作的顺利开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