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成都商报(微博)
岳池县政府公众信息网截图
选择营养餐
更严格一些
9月18日,合江县佛荫镇中心小学,25个娃娃吃了学校“营养午餐”发的火腿肠后肚子痛;9天后,类似的事件又在岳池上演。目前,虽然还无法确定娃娃们食用过的这些火腿肠和牛奶是否有问题,到底有何问题,但我们希望,在娃娃的营养餐上,选材尽可能再严格一些,谨慎一些。
··
昨日中午,岳池县顾县小学学生在食用营养奶之后,近70人出现发热、头晕、腹痛、呕吐及腹泻等状况。岳池县委政府及相关部门高度重视,截至昨晚8时,大多数入院接受诊疗的学生已回家,15名学生留院观察。据当地卫生部门初步调查,该事件为“食源性不良反应”。涉事牛奶被暂停配送,相关调查工作正有序展开。
喝了营养奶娃娃不舒服
昨日上午10时许,正是顾县小学上午第二节课后的课间休息。按惯例,孩子们集中在学校一楼一间库房外排队领取营养奶。
昨日下午6时还在顾县卫生院输液的小学生小明(化名)告诉成都商报记者:“喝的时候我觉得这牛奶的味道有点怪。后来有人喊头晕,有人在教室里发呕。我也想发吐,肚子也有点痛。”
当天,顾县小学一至六年级喝了牛奶的学生中,近70人出现不适症状,严重的发生了呕吐和腹泻。顾县小学的说法是,学生们喝的牛奶是统一配送的,“这是我们执行的营养餐计划,因此这个牛奶又叫‘营养奶’。”
近70名学生入院诊疗
昨日上午10时30分许,接到顾县小学的报告之后,岳池县立即启动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由公安、工商、卫生、教育、食品药品监督等多部门联合参与。
岳池县卫生局组织4家医疗单位的85名医护人员,出动救护车12台次,客车4辆,将近70名出现不良反应的学生,送到顾县卫生院、岳池县人民医院、岳池县中医院进行诊治。“主要是输液、观察,到下午4时,绝大多数入院治疗的学生已经出院。”来自岳池县疾控中心的消息称。
昨晚8时,成都商报记者在收治学生的医院看到,仍在留院观察的学生有15人,医护人员介绍,这些孩子入院时的症状较其他同学重一些,但目前已经很轻微了。
全县暂停饮用“万川奶”
据介绍,配送至顾县小学的营养奶,是重庆市万州乳业生产的“万川牌学生饮用奶”。来自岳池县政府的消息称,顾县小学该起事故为“食源性不良反应”。事发后,县教育局、卫生局联合发出预警信息,要求全县所有学校,暂停饮用万川牌学生饮用奶。
昨日下午,顾县小学校长李光富说,营养奶是上级部门统一配送的。“为保险起见,每次学生喝之前,我都要和几名老师先喝一下,之前我并没有喝出异味。”
事发后,岳池县公安局、工商局、食品药品监督局等部门,赶赴现场封存了全部学生奶,并取样送检。一名参与现场处置的工作人员称,该牛奶的生产商、配送商已到了岳池,正在接受相关部门调查。
==========================
小编注:早在今年4月份,网友大二流子就曾发文恳求请求政府加强对营养餐的监管。该文在当时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强烈关注。
文/大二流子
四川省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正式启动,在今年5月,60个国家试点县、57个省级试点县,共计423·6万名中小学学生每天可享受3元营养膳食补助,这充分体现了政府对青少年学生的关爱。对青少年学生来说,能够从小直观地“吃”到政府社会公益性质的福利,在党和政府的阳光沐浴下成长,也是一件特大喜事。但是,从已经实施了这项工程的部分省市的情况看,其经验教训值得我省总结和吸取。
3月29日,贵州织金县一中学在实施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第四天,就发生了学生疑似集体中毒的事件,86名学生被送医治疗。随后,广西那坡县“3元营养补助被供货商套利1元”又映入人们眼帘。这些阴云未散,《京华时报》4月15日报道,云南省镇雄县塘房镇顶拉小学部分学生食用营养餐(中午饭)后出现腹泻、腹痛、发高烧等症状,截至4月12日17时,顶拉小学先后共有368名学生入院诊治,累计出院返校上课342人,留院观察26人。而《人民日报》在4月16日刊文说,顶拉小学部分学生食用营养餐后出现身体不适,引发社会广泛关注。4月15日,记者了解到,相关责任人在营养餐供应过程中执行有关规定不到位,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得力,导致事件发生。镇雄县纪委监察局已决定对塘房镇中心学校校长和顶拉小学校长等人给予处分。
从这3起营养餐事件中不难看出,学生的营养餐似乎成了任人宰割的“唐僧肉”,成了损害孩子健康的“变质餐”,与党和政府的愿望背道而驰,长此下去,如何得了啊!这不等于政府出钱,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与生命进行集体绞杀吗?为此,云南省镇雄县率先在全国举起了问责之利剑,对主要责任人进行追究,整治营养餐乱象,以保障学生的生命健康。这样,两位校长一不小心就重重地栽进了学生的3元钱里了。
看来,“监管不严”也不是推卸责任和逃脱罪过的灵丹妙药了。因此,真诚希望四川用好这笔钱,管理好这笔钱,把“监管不严”从实施这项计划中彻底火化了,在“变通”各项文件要求时,在“灵活”具体管理措施中,也看看其他人是如何栽进这颇不起眼的3元钱里的。每个学生一天3元,对有千多学生的学校来说,一天也有三四千,十天三四万,一个月十多万,一学期几十万,嘿!还是有点儿诱人哈。
“监管不严”火化了,“监管”务必进行!现在,不少农村中小学的学生食堂经营权已经卖起花了,怎么去监管,又如何确定3元里的“剩余价值”?还有,学校领导“陪餐制”的规定意义何在,你又怎么解读的呢?
相关链接:
事关四百余万农村学生!谁能管好"3元营养膳食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