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楼市与爱情》:第十二章 我被你们策划了
三人坐在陆珞竹的花园里一边喝着咖啡一边闲聊。闻道其实很想问问陆教授是怎么挣钱的,但又觉得这个问题不太好问,毕竟问别人的收入不太礼貌。
不过这个陆教授感觉非常的随和,可能问一问也无妨?于是闻道问:“教授,您是不是在校外有自己的产业啊?”现在很多高校的教师都在校外开自己的公司挣大钱,而高校本身的收入一般来说是不高的,所以闻道这样问也非常正常。“我天天都在写东西,哪有时间做生意啊?”陆珞竹看了一眼身后的房子说道:“呵呵,你们是想问我是怎么挣钱的吧?”闻道和依依都点头。
陆珞竹微笑着说:“刚才你们也看到我在炒股,其实我主要是靠炒股赚的钱。”随着陆珞竹缓缓道来,闻道和依依也了解了他的故事。
原来陆珞竹十年前就开始炒股,当时就用差不多不到10万元入市小打小闹一下。陆珞竹喜欢高频交易,操作频繁,所以一开始的时候赚的一点钱都给券商交了手续费。
陆珞竹说那一年他的交易额高达2000多万元,手续费都交了五六万元。后来陆珞竹去了美国攻读经济学博士,利用中国和美国的时差正好炒A股。他基本上每天傍晚吃了晚饭以后稍微散下步,回到寝室A股就差不多开盘了,收市则正好可以睡觉。在那无数个寂寞的夜晚,陆珞竹抵挡住了洋妞的诱惑,他一个人在寝室里开着三台电脑:一台电脑学习,一台电脑看盘,一台电脑放片。就这样坚持了几年,读完博士的时候他也练就了一套独特的炒股技术。长期细致而深入的研究终于让陆珞竹把握住了一次机会。
有一年A股大涨,但随后又出现了暴跌。A股当时在整体上还没有做空机制,投资者只有涨的时候才能赚钱,而跌的时候要么跑路要么亏钱。但当时还是有少数几只认沽权证可以做空,于是就引起了投资人的疯抢。
“什么是权证?”依依睁大眼睛问。陆珞竹解释道:“期货你听说过吧?权证其实就是一种期权,就是你在未来某个时间买进或卖出的权利。”“那可不可以不买呢?”闻道问。他虽然目前不炒股,不过对股票还是多多少少知道一些的,但对权证还真的不了解。“当然可以不买啊。如果到时候你买,这叫行权;不买,就是不行权。”陆珞竹说。“哦,那相当于购房者在我们售楼部看房后交的订金嘛,等到开盘时喜欢就买,不喜欢就不买?”闻道恍然大悟。
“你这样类比有一定的道理,但还不完全一样。开盘时不买房订金是可以退的,但你买权证花的钱是不能退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像是‘定金’。” 陆珞竹接着说道,“股票在理论上还拥有对应公司的股份,但权证就是一张纸,你不买或卖股票它就是一张废纸。权证分两种,认购和认沽。顾名思义,它们分别是按照规定价格买或卖股票的约定。理论上说,股票价格越高,认购权证就越有价值;而股票价格越低,认沽权证就越有价值。”
陆珞竹说他在股市暴跌的当时,看好了一只认沽权证,把所有家当全部投入进去,结果运气超好,这只权证在三天内暴涨了10倍!这三天里陆珞竹非常的煎熬,随时都在想“要不要卖,要不要卖?”当涨到接近10倍的时候,陆珞竹觉得这太疯狂了,于是卖光了手里的权证。随后不久随着大盘的回暖,这只权证一路直线走低,到最后行权之日,陆珞竹亲眼见着它一天之内从几元的价格一直跌到几毛钱。虽然盘中也有所谓的“末日轮”行情,又回抽到了两三元,但这只是回光返照而已,收盘时其价格已接近零。
有多少股民这一天在这只权证上弄得家破人亡可能已经很难统计了。陆珞竹觉得这根本不是投资,连投机都算不上,这简直就是赌博!从此以后陆珞竹再也不碰权证,但不论如何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之后股市一路上涨,陆珞竹的账户又增值了几倍。随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股市一泻千里。
陆珞竹及时斩仓出局,虽然也亏了不少,但所幸还是保留了大多数的成果。等陆珞竹毕业回国的时候,他已经赚了好几百万元了。回国后,陆珞竹一边教书一边写论文一边炒股,今年刚评上教授,之前是副教授。同时,他对国内财经热点问题的研究也引起了媒体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逐渐在国内财经界崭露头角,成为媒体追逐的热门经济学家之一。听完这段故事,闻道和依依对陆珞竹的崇拜之情,那是犹如滔滔江水啊!
这栋别墅是陆珞竹回国后买的。这是一套二手的清水房,原来的房主买成500万元,但后来做生意遇到困难,在中介挂了300多万元急于出手,于是陆珞竹就把它买下了。现在他的主要生活方式就是教学、科研、炒股,有时出去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和接受媒体的采访。陆珞竹说他其实非常宅,平时一般不出门。
“压力大,我现在头发掉得厉害,还经常失眠呢。”陆珞竹对闻道和依依说。“陆教授太成功了!”闻道说。“真谈不上。我其实把炒股当成娱乐,而且有助于让我保持对经济的敏锐感,这也是专业的需要。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校上课和做研究上,你知道在高校工作发表论文的压力是很大的。”陆珞竹说。闻道也想学习炒股,忙问:“陆教授您招学炒股的学生不呢?是需要从研究基本面做起吗?”
陆珞竹笑着说:“业内有句俗话说:‘研究基本面,输在起跑线’。哈哈,这当然是句玩笑话,基本面还是很重要的。我们今天聊得挺投机的,随时欢迎你来做客。指导谈不上,咱们多交流嘛,我也想多了解一点房地产业内的一手信息。不过周末可能不行,我周末一般都会飞去北京或上海的商学院上课。”“那您不是成了‘空中飞人’啦?”依依插话道。“反正每周都要‘飞’吧。所以我给自己买了高额的航空意外险,万一有什么事也不用担心父母的养老问题。”陆珞竹说。
“对了,陆教授,今天我们来的正事还没谈呢?”闻道一看时间不早了,赶忙说论坛的事儿,并从公文包里拿出一个盖着公司鲜章的邀请函递给陆珞竹。陆珞竹接过邀请函看了之后说:“你们这个是文化论坛,我觉得讲国学和讲风水都合适,但我是研究财经问题的,我去了讲什么呢?”这确实是个问题,所以闻道小心翼翼地说:“我们策划部的同事们一起想了一下,您可以来讲孝道对家庭幸福感的提升,从而对居民消费的促进作用。”依依也在旁边附和道:“哎呀,陆教授,只要您来了我们这个论坛就成功了,随便您讲什么都行。”陆珞竹笑着说:“看来我是被你们策划了。
好吧,我来参加你们的论坛,但是讲话的内容我得好好琢磨琢磨。闻总你刚才说的这个选题还挺有意思的,我抓紧好好研究一下。既然来了,肯定还是要给你们讲好嘛。”陆教授果然是一个做事非常认真的人,这个朋友值得交!闻道心想。“陆教授真好!”依依也高兴地说。“这姑娘嘴可真甜。”陆珞竹看着依依说。
一晃快5点了,闻道对陆珞竹说:“陆教授,快5点了,要不我们就不打搅您了,您还得进城去见您的母亲啊。”“那行,我们改天再聚。方便的话最好平时约嘛,周末我一般都不在西京。”陆珞竹起身说道。“没问题,一定要再来拜访教授。”闻道说。陆珞竹回书房简单收拾了一下,拿了一个包。
闻道发现这是一个现在刚开始流行的编织袋风格的皮包,想不到教授这么潮。陆珞竹带着二人又下到地下室,走进车库,突然说:“哎呀,不好意思,我才想起我这辆车今天也限行!”“啊……这里怕不好打车吧?要不我让我们公司的商务车再回来。不过司机现在正在机场接人,过来可能得有点晚了……”闻道一边说一边心想,不知道这里好不好打“野的”(非正规运营出租车,四川方言)。“没事,我开另外一辆车。限行害人啊,逼着买两辆车。”陆珞竹说罢,带着闻道和依依折返到室外。
车库外面是一个坡地,连接到小区的主路上来。坡地上停着一辆鱼子酱色的捷豹XJL,这想必就是陆教授说的另一辆车吧。捷豹XJL有着纯正的英国血统,修长的车身有着迷人的腰线,特别是它的尾部轮廓绝对可以用性感一词来形容,线条与车身和前脸一样流畅。那两个尾灯就像一对豹爪,非常耐看。陆教授的两辆车可都是自己心仪的车啊,闻道也是懂车之人。
三人上车,闻道坐在副驾的位置,依依坐在后座。只见陆珞竹按下启动键,中控台的旋钮自动升起,这可真是一个独特的设计。缓缓驶出小区后,陆珞竹开始加速,很快就达到了这条快速路规定的最高速度每小时80公里。“教授喜欢开快车还是开慢车呢?”闻道问。陆珞竹一边开车一边回答:“反正不超速嘛。这条路规定限速是多少,在路况条件允许的条件下我就开多少。”捷豹XJL的轴距超过3米,后座非常的宽敞,坐在上面即使想跷二郎腿也是非常轻松的事。陆珞竹从后视镜看了一眼依依,说:“依依,还是把安全带系上吧。这个后座太宽,万一我急刹车你会不安全的。”“好!”依依听话地系上了后座的安全带。
行驶了一段时间以后,依依突然说:“教授,您真的是单身吗?”现在三个人都比较熟络了,所以闻道也没有阻止依依问。他其实也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陆教授35岁还单身,难道离过婚?或者……陆珞竹转头看了一眼闻道,又从后视镜看了一眼依依,说:“你们不会怀疑我是同性恋吧?”哈哈哈……三个人都笑了起来。陆珞竹沉默了一会儿说:“我的故事其实很简单的。以前我还在国内读书的时候,我以为我交往了一个女朋友。”
细心的依依从汽车的后视镜中留意到陆教授的眼神里闪过一丝尴尬,虽然陆教授很快又用笑容掩盖了。“那后来呢?为什么没有在一起?”依依脱口而出的问话,连她自己都觉得冒失了。“后来……哈哈,当然没有后来啦,不然咱们陆教授就不会还是钻石王老五啦。”
闻道连忙救了差点要冰冻住的场面,心想:“依依这丫头,还是太单纯了,看不懂眼神。”陆珞竹淡淡地微笑了一下,表示没什么。“爱对了是爱情,爱错了是青春。现在青春已不在了,那还是多写几篇论文、多抓几个涨停吧。”陆珞竹平静地说。
注:《楼市与爱情》纸书版权归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所有
福利来了:观察家于每周二、周四持续连载《楼市与爱情》,作为《楼市与爱情》的合作宣传媒体,如果您对《楼书与爱情》感兴趣的话,可参与评论,并留下您的联系方式,即可有机会免费获得刘教授亲笔签名赠书!
作者简介:刘璐,西南财经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犹他州立大学经济学博士、房观察新媒体观察家智库专家。对城市和区域经济领域的房地产、环保、能源等问题有着较深入的研究,在国内外知名期刊发表论文多篇。知名财经评论人,与众多业内媒体有着长期和深入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