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05|评论: 24

[相如·茶馆] 古城改造是是非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11-4 19:44 | |阅读模式
1
24

上月中旬,山西大同因市委书记丰立祥涉嫌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而引发一场风波,近千市民聚集,放鞭炮扯横幅庆祝。与此同时,另一位官员的名字再次被民众提起,他就是耿彦波,曾和丰立祥搭班,担任大同市长,2013年2月调太原担任市长。耿彦波在大同任内,开展了规模浩大的拆城造城运动,也因此引来许多争议,有人称呼他“耿菩萨”,也有人称呼他“耿拆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4年度优秀版主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2017年优秀版主 2018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4-11-4 21:31 |
:(:(

发表于 2014-11-4 21:21 |
目前中国的市长基本上都是在干城建局长的活儿,县长也是!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23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875494.jpg
24
24

随着耿彦波调回太原,太原也成为一个巨大的工地,同时开工在建的的工程达到了52个。目前中国的市长基本上都是在干城建局长的活儿,而一个领导的个人行事风格,就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走向。图为2014年3月,太原拆迁中的城中村。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20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29326.jpg
23
24

耿彦波离任时,当地市民即担心“新官不理旧账”,尽管新任市政府班子作出了“五个凡是”的承诺,但事后造城工程的停滞表明,兑现承诺似将变得遥远,这也使得大同部分百姓对耿彦波的怀念愈发强烈。图为2014年8月,大同四牌楼附近很多市民聚集在一起谈论耿彦波,观看跟耿彦波有关的视频,许多底层老百姓还是对耿彦波拆迁安置的许诺充满了憧憬。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20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14487.jpg
22
24

古城区曾是大同是最繁华的地方,随着拆迁和重建,商业全面萎缩,贴有“转租”或“招商”的商铺比比皆是。事实上,与其它城市类似,大同的城建资金大都来自土地财政和银行贷款。自2008年以来,大同五年土地出让收益共约250亿元,经过市人大批准的贷款在140亿元左右。不过,土地出让收益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房地产市场,随着城建工程大规模停滞,开发商的市场预期也急剧下降。2012年,大同市可支配财力占财政总收入之比约为55%,债务率达到200%,成百上千支建筑工程队也因此败走麦城。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9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845377.jpg
21
24

耿彦波大规模推进的古城保护工程也招来许多非议,许多学者认为耿彦波的做法是在拆真造假,游客不远百里千里万里来大同,不是来看大同“古城”这个人造假古董来的。要看城墙,他们不会去西安或者平遥吗,来大同做什么?“南方人把传说变成了现实,大同人却把真实的历史文化遗产变成了传说。”图为2014年8月,大同老城区的传统民居,在旧城改造中荡然无存。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9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79834.jpg
20
24

耿彦波认为,城市建设就是经济建设,一方面通过古城修复带动文化旅游产业,另一方面对于大同这样的落后城市而言,做好环境,才能吸引投资,“家有梧桐树,自有凤凰来”。不过,这些美好愿景仍需要时间检验,在大同新修好的老城区内,游人稀少,街道冷清。据大同市旅游局统计,今年“十一”黄金周,旅游总收入仅13亿元。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8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88939.jpg
19
24

停滞下来的城市建设使一些拆迁户陷于困境,古城内一些原本期待通过拆迁改善居住条件的居民希望落空,而一些不愿意被拆迁的钉子户亦无人过问。巨大的城建投入,使大同背上沉重的债务包袱,据媒体披露,大同地方债务已超过百亿元之多。在耿主政期间,城建资金每年100多亿元,但同期的财政收入并没有出现爆炸式增长,大同原本的支柱产业煤炭,在山西全省煤炭资源整合中,多数煤矿被关停。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7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899991.jpg
18
24

耿彦波出任市长后,大同的城建资金一举飙升至每年100多亿元。从2008年到2012年,大同城建投入共达1000亿元,除去社会资金,政府投入大约六七百亿元。五年1000亿元,相当于在1825天里,不论寒暑,每天都有5500万元资金投入这座三线城市的建设之中。而在2008年之前,大同城建经费仅为每年3000万元。图为2014年9月10日,处于半停滞状态的大同城墙建设。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7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867482.jpg
17
24

至于御东新区的核心建筑太阳宫,原规划为大同市四大班子的新办公区,以带动御东新区的人口集聚和房地产开发。由于中央严控楼堂馆所,新一届政府决定不再搬迁,耗资不菲的太阳宫面临被废弃的命运。缺少了行政和资本的强力驱动,御东新区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流的硬件——八车道马路、雄伟的楼堂馆所、成荫的绿树与稀少的车流人烟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御东新区六大场馆只有太阳宫完工使用,其余的五大场馆仍然只有主体结构。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6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15772.jpg
16
24

由于拆迁进度停滞,大同古城变成了一种奇异的混杂:以四面城墙为界线,一座座修缮完备的古建筑群落巍峨高古,颇有北魏遗风,成为市民休闲娱乐的新场所,但深入到老城的细部,却如同步入一座鬼城,尤其夜晚时分,站在华灯初上的东城墙上俯瞰,老城内黑黢黢一片死寂。图为2014年8月,从城墙眺望远处待拆迁的棚户区。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6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89902.jpg
15
24

城内不少楼房已人去楼空,按照规划,城内居民将全部搬迁,然后招商引资,开发古城旅游。但至今仍有近4万户尚未搬迁,占到古城的一半。接近政府的知情人士透露,搬迁工程已被无限期搁置。图为2014年8月,古城内仍有大量棚户房等待拆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5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47177.jpg
14
24

然而,大同古城并非自然遗存,而是全新改建。2013年2月,随着耿彦波调离大同,工地停工、拆迁搁浅……古城保护工程“烂尾”由隐忧变为现实。图为2014年8月,新建的古城内一栋仿古建筑处在停工状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5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845304.jpg
13
24

2010年,大同市政府决心重新恢复断水干涸的文瀛湖,经过两年修整,文瀛湖碧波浩荡,湖水面积超过西湖。大同本为缺水之地,为保证文瀛湖储水量,市政府耗资1.7亿元,修建40余公里的管线,引黄河水入湖。2012年和2013年,大同共引黄河水1000万立方米将湖灌满,花费4000余万元,每吨水的平均成本4元。据知情人士称,文瀛湖的维护也需要不少资金,“夏季蒸发量大,一天补水就需几十万元”。图为2012年10月26日,市民们在大同市文瀛湖畔散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4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85657.jpg
12
24

2012年伊始,这项“投资500亿元,拆迁8万~10万户”的古城保护工程在经历拆迁上访、违法用地等波折后终于展现雏形,东南北三面城墙修缮完毕,只剩西面城墙未合龙。御东新城里多栋高楼拔地而起,太阳宫、大同博物馆、大同大剧院、大同美术馆、大同图书馆、大同体育中心,六大场馆预算约为30亿-40亿元,此外还有知名地产公司开发的商业楼盘都在赶工建设。图为2012年8月,建设中的大同新城区。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3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75762.jpg
11
24

在当地百姓的印象里,耿彦波面容清瘦、皱着眉头,穿一双落满灰尘的旧皮鞋,老百姓当面找他反映问题总能当场解决。在大同的8年时间里,丰立祥长年在市委的办公室,老百姓很难见到本人。书记和市长,本是市委和市政府的“一把手”,他们分工不同,赢得的关注度也有所不同。但有的重视上级评价,懂得经营“官声”,有的热衷深入基层,善于积累“民望”。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3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94095.jpg
10
24

耿彦波在大同任内时,其事无巨细、亲历亲为的主政风格凸现了个人色彩。他很少在办公室里安坐,他的办公地点通常在工地或者街道上,随时开现场会,发现问题当场解决。市长带着各部门几十号人马走在街头,已成了大同一景。大同人说,“见市长比见局长容易”。图为2010年9月,耿彦波在仿古建筑工地上现场指挥。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2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57057.jpg
9
24

按照耿彦波的城市改造规划,大同古城3.28平方公里内所有现代建筑都将搬迁出去,以恢复传统的城市格局,在古城以东建设42平方公里的御东新城,两城间以御河为轴。西边传统,东边现代,两相呼应。与其他城市仅复建几个历史街区不同,大同古城将城墙、护城河、辽金建筑群、明朝代王府以及里坊格局全面复原,原古城范围内的所有现代建筑都拟拆除或被削低,数十万人口也因此搬迁。


 楼主| 发表于 2014-11-4 20:11 |
http://img1.gtimg.com/ninja/0/ninja141508940722472.jpg
8
24

2008年初,耿彦波在调研仅十天后,就拿出自己的城市改造规划,强力推行耗资上百亿的“古城恢复性保护工程”,耿称之为“名城复兴”。其中城墙修复工程投资10亿元,将在5年内全面完成四面城墙及瓮城的修复。在“一年一变样,三年大变样”的口号下,大同开始变成了一个大工地。图为2010年9月15日,大同老百姓从城墙边经过。当时整个大同除了塔吊,就是拆迁。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