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750|评论: 51

明代诗书大家黄辉故里南充高坪区走马乡发现黄辉后人墓碑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0 0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天回老家祭扫老祖先人之墓,可谓是非常辛苦。乡村小道,蜿蜒崎岖,又遇路况不熟,一路走一路问,好不容易才找到自家老祖人的墓地。由于很多年没回乡下了,如今可说是已变得面目全非。很多的墓地都已被夷为平地,有的建成了房屋院舍,有的修成了公路,好在我家老祖人之墓得以侥幸留存,也算今天辛苦没妄费吧。另外在询问我家老祖人之墓的过程中,偶然有幸得见明代诗书大家黄辉后人的墓碑。这块墓碑由于长期被风沙雨水的浸蚀,已斑驳脱落,但大部分字迹依然清晰可见。墓碑字体均为楷书,结构严谨,师法钟繇与欧阳询,风格上有师承黄辉楷书的影子。碑文介绍了黄辉家族的历史及后人家谱,对研究黄辉有一定的历史价值,也算得是一文物。临走时,我特意将墓碑进行了清洗,并拍照留存。
QQ图片20160210002515.jpg
QQ图片20160210003854.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86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5-19 21:25
不错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3 08:31
支持多扶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4-3 08:24
高坪不要批脸黄辉是多扶扶君人。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3-27 17:11
,黄辉是多扶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3-11 20:33
确实有此事,我们家的猪圈是爷爷用老祖宗的坟墓墓碑砌起来的

发表于 2016-2-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东桓 发表于 2016-2-11 22:00
确实!很小的时候听父辈说过,黄辉是走马苟峰桥黄家坝的人。遗憾的是高坪这边不太很重视这件事。

说明:今我四川省西充乡扶君乡黄家沟村四组祖祠是黄辉祖祖辈传承下来的祖祠,黄辉祖父叫黄子元,字希正,号春亭,黄子元祖父黄廷珍,祖祠挂有《父子承恩》《簪缨世胄》牌匾内容能证明,《南充县志》有记载,黄辉爷爷黄廷珍坟墓,雕刻有龙凤,墓牌有几米高,非常雄伟,墓前面有几张石桌板凳,柱子一边雕刻对联《龙盘虎踞出文人,……》牌文有小字内容,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把墓碑搞倒了,黄润明把墓碑石头抬去修猪圈了,如今还能找得到有记载的石头,……几年前,修公路埋在土下面了。

http://img.mala.cn/forum/201602/24/020342fmerqmkkeemomvmw.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602/24/003319d0z3vysvkx7vkoro.png
http://img.mala.cn/forum/201602/24/011803hm4n4r4o2es9s2ss.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602/24/002756w0aehlaxai1e05r5.jpg
http://img.mala.cn/forum/201602/24/003920ziiig25iqvwt2wcc.jpg

发表于 2016-2-24 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今我四川省西充乡扶君乡黄家沟村四组祖祠是黄辉祖祖辈传承下来的祖祠,黄辉祖父叫黄子元,字希正,号春亭,黄子元祖父黄廷珍,祖祠挂有《父子承恩》《簪缨世胄》牌匾内容能证明,《南充县志》有记载,黄辉爷爷黄廷珍坟墓,雕刻有龙凤,墓牌有几米高,非常雄伟,墓前面有几张石桌板凳,柱子一边雕刻对联《龙盘虎踞出文人,……》牌文有小字内容,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把墓碑搞倒了,黄润明把墓碑石头抬去修猪圈了,如今还能找得到有记载的石头,……几年前,修公路埋在土下面了。

四川南充西充县扶君乡黄家沟黄氏
世系源流
01世        黄铣泽         
02世        黄廷珍        ,铣泽子。
03世        黄子元        ,廷珍子,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人,湖广御史。子五:光、辉、耀、韑、燁,女一:适杨文举。
04世        黄 光        ,子元长子。配赵氏。
         黄 辉        ,子元次子,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配王氏。子一:昌言;女一:适岳虞衡。
         黄 耀        ,子元三子。配张氏。
         黄 韑        ,子元四子,字昭质,号庭翠。万历壬辰(159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汝南布政使参政。配王氏、江氏。
         黄 燁        ,子元五子。配韩氏。
05世        黄昌榖        ,光子。
         黄昌言        ,辉子。
         黄昌胤        ,耀子,进士。
06世        黄士憬        ,昌言长子,殇。
         黄士愉        ,昌言次子。
         黄士惺        ,昌胤子。
 
支派名人
  黄子元,四川省南充县人。举人。明通渭知县。任职时间无考。他清廉稳练,严于律己,仁慈爱人,宽厚惠民。间断务必是非分明,催征定要革除扰民弊端,深得士民爱戴。任职两年,因有足疾,自呈奏章,请求改为教职。为此,县民都十分惋惜。后又升任河间府同知,因为子贵累封侍读学士、按察使。明万历四十四年《重修通渭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通渭县志》和清光绪十九年《通渭县新志》均有传,新编《通渭县志》收入《明代历任知县简表》。
  黄辉,(1559—1620),字平倩,一字昭素,号慎轩,因中年雅好禅学,自号“无知居士”和“云水道人”,原四川南充县走马场人(今西充县扶君乡黄家沟村四组)。自幼聪明机警,记忆特强,被视为神童。15岁中解元,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次年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由编修迁右中允,充皇长子讲官,又擢为庶子掌司经局,官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后追赠礼部右侍郎。卒于官位。


第1P.jpg
祠堂.jpg
02.jpg
父子承恩.png
簪缨世胄.jpg
05.jpg
复件 2.jpg
复件 3.jpg
黄家族谱.png
南充县志.png
南充县志、.png
005.jpg
5.jpg

发表于 2016-2-24 02:05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历史“遗忘”的文化名人黄辉
第1P.jpg

发表于 2016-2-24 0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被历史“遗忘”的文化名人黄辉——祠堂、《父子承恩》、《簪缨世胄》、族谱、南充县志。
簪缨世胄.jpg
父子承恩.png
祠堂.jpg
黄家族谱.png
55_副本.png
南充县志、.png
306601010993830.jpg
306601010993877.jpg
306601010993600.jpg
306601010993745.jpg
306601010993757.jpg
306601010993766.jpg
306601010993800.jpg
0083.png

发表于 2016-2-24 01:06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今我四川省西充乡扶君乡黄家沟村四组祖祠是黄辉祖祖辈传承下来的祖祠,黄辉祖父叫黄子元,字希正,号春亭,黄子元祖父黄廷珍,祖祠挂有《父子承恩》《簪缨世胄》牌匾内容能证明,《南充县志》有记载,黄辉爷爷黄廷珍坟墓,雕刻有龙凤,墓牌有几米高,非常雄伟,墓前面有几张石桌板凳,柱子一边雕刻对联《龙盘虎踞出文人,……》牌文有小字内容,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把墓碑搞倒了,黄润明把墓碑石头抬去修猪圈了,如今还能找得到有记载的石头,……几年前,修公路埋在土下面了。
黄家族谱.png
1.jpg
2.jpg
3.jpg
4.jpg
005.jpg
5.jpg

发表于 2016-2-24 0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说明:今我西充县扶君乡黄家沟村四组祖祠是黄辉祖祖辈传承下来的祖祠,黄辉祖父叫黄子元,字希正,号春亭,黄子元祖父黄廷珍,祖祠挂有《父子承恩》《簪缨世胄》牌匾内容能证明,《南充县志》有记载,黄辉爷爷黄廷珍坟墓,雕刻有龙凤,墓牌有几米高,非常雄伟,墓前面有几张石桌板凳,柱子一边雕刻对联《龙盘虎踞出文人,……》牌文有小字内容,文化大革命破四旧把墓碑搞倒了,黄润铭把墓碑石头抬去修猪圈了,如今还能找得到有记载的石头,……几年前,修公路埋在土下面了。
1.jpg
2.jpg
3.jpg
4.jpg
005.jpg
5.jpg
黄家族谱.png

发表于 2016-2-24 0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南充西充县扶君乡黄家沟黄氏
 
世系源流
01世        黄铣泽         
02世        黄廷珍        ,铣泽子。
03世        黄子元        ,廷珍子,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举人,湖广御史。子五:光、辉、耀、韑、燁,女一:适杨文举。
04世        黄 光        ,子元长子。配赵氏。
         黄 辉        ,子元次子,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配王氏。子一:昌言;女一:适岳虞衡。
         黄 耀        ,子元三子。配张氏。
         黄 韑        ,子元四子,字昭质,号庭翠。万历壬辰(1592年)进士,授户部主事,后升汝南布政使参政。配王氏、江氏。
         黄 燁        ,子元五子。配韩氏。
05世        黄昌榖        ,光子。
         黄昌言        ,辉子。
         黄昌胤        ,耀子,进士。
06世        黄士憬        ,昌言长子,殇。
         黄士愉        ,昌言次子。
         黄士惺        ,昌胤子。
 
支派名人
  黄子元,四川省南充县人。举人。明通渭知县。任职时间无考。他清廉稳练,严于律己,仁慈爱人,宽厚惠民。间断务必是非分明,催征定要革除扰民弊端,深得士民爱戴。任职两年,因有足疾,自呈奏章,请求改为教职。为此,县民都十分惋惜。后又升任河间府同知,因为子贵累封侍读学士、按察使。明万历四十四年《重修通渭县志》、清乾隆二十六年《通渭县志》和清光绪十九年《通渭县新志》均有传,新编《通渭县志》收入《明代历任知县简表》。
  黄辉,(1559—1620),字平倩,一字昭素,号慎轩,因中年雅好禅学,自号“无知居士”和“云水道人”,原四川南充县走马场人(今西充县扶君乡黄家沟村四组)。自幼聪明机警,记忆特强,被视为神童。15岁中解元,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次年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后由编修迁右中允,充皇长子讲官,又擢为庶子掌司经局,官至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后追赠礼部右侍郎。卒于官位。


0000000000001.png
55_副本.png
02.jpg
03.jpg
04.jpg
05.jpg
00006.png

发表于 2016-2-16 15:48 | 显示全部楼层
喜欢黄辉的出来支持下!

发表于 2016-2-16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南充县走马场人(今高坪区走马乡)

发表于 2016-2-15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川文物》1992年第02期  
明代书家黄辉的书法艺术
    秦化江  
【摘要】:正 明清时期,一大批文人书家如异军突起。他们用书法抒胸怀,写豪情,挥洒自如,冲破了僵化刻板的“台阁体”樊笼。黄辉就是明代书家的佼佼者。黄辉,生于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卒年不详。字平倩,一字昭素,号慎轩,无知居士。四川南充县走马场人。父子元,官湖广御史。黄辉幼承家学,才气横溢,以诗闻名,尤擅书法。一生著述甚多,有《庵集》八十卷、《平倩逸稿》六十六卷,《慎轩文集》、《怡春堂集》流传于世。《明史》有传,附在卷二八八《焦(立厷)传》后,摘录如下: “黄辉,字平倩,一字昭素,南充人。

发表于 2016-2-15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听说过,但没楼主全面!好好好

发表于 2016-2-15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是有心人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15 15:09
——记明代书法家、诗人黄辉
  黄辉(1559-1620)字平倩,一字昭素,号慎轩。因中年雅好禅学,自号“无知居士”和“云水道人”。家住南充县走马场南五里普济桥南岸螺溪河畔黄家坝。(如今南充市高坪区走马乡和兴观村木家坝)。
  黄辉生于明世宗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幼颖异,人称神童,稍长,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工书法。万历十七年(1589年)己丑科进士,历任中秘、东宫讲官、礼部右侍郎。父黄子元,官湖广御史。家乡人传说,黄辉三岁时还不会说话,家里人商量叫庄头把他背去扔了,庄头刚背至螺溪河今苟丰桥下时,黄辉看见一只死青蛙四脚朝天浮在水面上,开口说出“那死青蛙好像一个“出”字。庄头见黄辉能说话了,便把他背了回去。可是,黄辉自说了那句话以后,再也不说话了。第二年,嘉靖皇帝一个贵妃的一只金钗不见了,遍处寻找都没找着,便追查宫女梅香的责任,说是她偷了。这时,忽然在墙上发现两行像竹叶一般的字,官里却无一人认识,只见后面有“找黄辉”3字。为了把字认着,把事情弄清楚,嘉靖皇帝派人到全国各地找黄辉。一天,寻找黄辉的人顺着螺溪河找到了黄家坝。边走边说:“黄辉这个人在哪里去找哟!”在地里干活的人听到后说:“我们这里就有个黄辉。”寻找的人非常高兴,当他见到黄辉还是一个不会说话的四岁孩童时,又很失望,但为了交差,只好将黄辉带回皇宫。黄辉见到那两行字时,突然又说话了:“金釵落酱缸(实为染缸),何必查梅香”。宫人果然在酱缸里找到了金釵。一时,此事传为佳话。
  万历四十八年(1620年)七月,神宗死,太子朱常洛即位,是为光宗,改元泰昌。光宗即位,立即起复故宫,招黄辉进京,擢少詹事,兼侍读学士。光宗八月即位,九月病逝。同年冬,黄辉卒于官,归葬于桑梓南充县走马乡黄家坝(今南充市高坪区走马乡金凤山村阁老坝),享年62岁。
  黄辉的诗和书法都很有名,他的诗清新轻俊,自舒性灵,状景抒情,真切动人,与公安派的主将陶望周齐名。他的书法是“布局疏朗,行气脱落,韵致潇洒,墨法圆润。”与当时大书法家董其昌齐名。故人们称誉他是“诗书双绝”。甚至今有人诗赞黄辉说:“从今诗苑书坛史,记下东坡第二人。”他的遗著有《铁庵集》、《平倩逸稿》、《怡春堂集》、《慎轩文集》等。黄辉的书与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达到了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地。家乡人还有这样的传说故事,一次,皇帝叫黄辉写“天下太平”4字贴在官门上,他故意写成了“天下大平”,皇帝说:“怎么太字少了一点呢?”黄辉便将毛笔饱蘸浓墨,站在一丈多远的地方随手将笔掷去,在大字下添了一点,就成了“天下太平”。皇帝说“黄辉真是仙笔!”因为黄辉是皇帝封的“仙笔”,所以他不但字写得好,所写的字还能避水火”。传说,他辞官还家后,书刻了一块指路碑,立在螺溪河畔苟丰桥边,不管哪年涨大水,涨到指路碑边就不涨了。他女儿出嫁时没钱办嫁妆,他写了一些字放在几个大厢子里做嫁妆。一次,院子里失火,周围的人家都遭了火灾,唯独他女儿家的房子没被火烧,查其原因,主要是有黄辉的字,火烧不起来,所以说黄辉的字能避水火。黄辉的《行书诗册》现已翻刻在南充北湖公园的青居园石墙上。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15 15:00
喜欢黄辉的出来支持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