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民在医院就诊需办理就诊卡 昨(25)日,晚报记者从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了解到,今年我市将建设巴中红叶卡工程,红叶卡将作为巴中市民卡,从出行、生活、医疗、金融服务等方面服务市民,预计今年底前投入使用,首次发放50 万张。
一卡通用让市民生活更便捷
据了解,红叶卡是一张由政府和企业共同出资,向巴中籍市民免费发放的一种智能芯片卡,搭建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加载居民健身卡、公交车刷卡、水电气缴费、学校缴费、助残服务等功能,最终实现“一卡多用、一卡通用”。
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介绍,现在市民需要随身携带各式各样的卡片,不仅办理起来手续繁琐,携带也不方便,容易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红叶卡却能集金融、医疗、交通等功能于一体,且全国通用。
除了健康卡功能,红叶卡本身也是金融卡,市民可通过红叶卡完成医保、社保、城市交通、供水、供电、供气、有线电视、景点门票等业务的结算与支付。同时全面记载市民管理、市民服务有关的基础信息资源库。包括市民个人身份基础信息数据库、个人业务基础信息数据库、电子病历数据库、个人健康数据库、人口数据库、卡应用数据库、卡管理数据库、公共查询数据库等。
功能繁多先行加载健康卡功能
由于该卡的功能繁多,目前由市卫计委牵头,先行加载健康卡功能,随后陆续添加其他功能。
市卫计委信息统计科科长李昶介绍,红叶卡中的健康卡功能是连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和区域信息平台,实现跨业务、跨机构、跨地域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及开展协同服务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是居民的“健康身份证”。
今年底前发放第一批50 万张
李昶告诉晚报记者,截止2017 年底,根据国家和省卫计委的要求,我市各医疗机构将停止使用和办理所有就诊卡,统一使用红叶卡。
届时,巴中籍市民必须在巴中办理红叶卡。目前,市卫计委的工作人员正在对市民的信息进行采集、比对,预计第一批50 万张红叶卡将在今年底前发放并投用,首批发放对象将在精准扶贫人口和我市市区常住居民中产生。
红叶卡作为健康卡具有专属性、通用性、互交性、开放性、安全性五大特征。
专属性:作为公民就医的身份识别,一人一卡,终生使用;通用性:全国通用,健康服务一卡通,调阅既往健康信息;交互性:存储基础健康信息和主要诊疗信息,满足紧急医疗救治,如果患者昏迷,可以通过红叶卡查询患者的病史、看病记录,无需询问患者本人;开放性:增加金融支付功能,开放兼容,支持一卡多用;安全性:对于信息泄密的顾虑,国家、省卫计委在研制红叶卡时会严格进行技术支持和密钥管理,确保信息安全。
红叶卡将集医疗机构就诊卡、公共卫生服务卡、新农合一卡通、社会公共服务卡、金融卡五大功能于一身,记录一个人全生命周期的所有健康信息。
医疗机构就诊卡:持红叶卡就诊无需现场挂号,可通过手机APP 或者微信预约医生,直接可去候诊台等候就诊,随后交费、检查、取药一条龙,不用拿着单据楼上楼下折腾。
公共卫生服务卡:目前,国家为市民提供12 项免费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比如为辖区内35 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高血压筛查,每年要提供至少4 次面对面的随访和1 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目前这12 项服务都进行纸质记录,以后市民持红叶卡一刷,就知道哪些项目该做还没有做,一目了然。
新农合一卡通:目前参加新农合的居民每户一本农合本,就诊和报销都要持本。以后居民红叶卡也可相当于农合“身份证”,用卡取代农合本,直接刷卡进行就诊支付和结算报销。
社会公共服务卡:虽然该卡目前的主要功能用于卫生行业的部分区域,以后将扩展到全社会的公共服务项目。最终,居民健康、社保、公共交通、旅游景点门票、水电气费的收缴以及财政资金对农业补助等都会集中在一张卡。
金融卡:该卡同时具备金融功能,相当于一般的借记卡,可直接在医院就诊时支付。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章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