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33|评论: 1

[热点事件] 大小孩的六一:放下手机,给孩子最好的陪伴!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6-1 1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d9888230cdc49a2cc2e87647e1c9ee91.jpg

141808rgtwqhwfgbmqq9qw.jpg

“放下手机,让我们在一起!”


“六一”前夕,北京东城区某小学四年级的学生,发起这样一个项目:每天回家,记录家长放下手机陪伴孩子的时长。这份记录让很多家长汗颜,与孩子在一起的欢乐时光,竟在不知不觉之间被手机挤占去了那么多。


前不久,青少年教育学家“知心姐姐”卢勤,讲了这样一个例子。在“给联合国秘书长写封信”的少年写作比赛上,不少中国孩子表达了这样的内容:我妈妈是“手机控”,回家不理我,就抱着手机看,我妈妈变成手机妈妈了,希望联合国帮着想想办法,把妈妈还给我!


“时间争夺战”到“母亲争夺战”,或许是时候放下手机,听听孩子们的心声了。


的确,手机可以随时拿起,孩子却不能随意放下。父母的陪伴,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的统计数据,家长陪伴孩子的有效时间,及格线应为每周21.2小时。但这样的陪伴,并非简单的“在一起”,更非自顾自玩手机。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我在你旁边,你却在看手机。如果心不在、情不在、注意力不在,真不知说是你陪着孩子成长,还是孩子陪着你看手机。


算起来,中国家长对孩子的付出不可谓不大,从补习班到学区房,从中考到高考,丝毫不敢松懈。然而,付出并不意味着陪伴。陪伴,是触碰孩子的心灵、引领孩子的脚步,是郑重的心态、尊重的姿态,是情感的交流、情绪的分担……这样的陪伴,让我们跟孩子一起度过的时间,变成了有价值的时间,而不是在消磨时间、打发时间。


更重要的是,忙着看手机,你可能错过了孩子的开怀、忽略了孩子的难过,缺席了孩子在点滴中的成长。当目送孩子离开背影的那一刻,你才会发现,这些都是如此珍贵。


陪伴是最有效的教育。波士顿医疗中心的行为儿科专家提醒家长,一边刷手机一边陪孩子的行为,很可能让孩子对正常的交流等失去耐心。发展心理学认为,父母的陪伴能够让孩子更好地与人建立亲密关系。这正是因为,有效陪伴能减少孤独感、增加安全感,从而形成稳定、积极的心态,更勇敢也更从容地面对他人、面对人生、面对世界。


毋庸置疑,手机的普及是科技的进步,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捷,改造甚至重塑了生活与社会。然而,当手机越来越多地进入我们的生活场景,也不能不对其带来的问题加以更认真的审视。或许,技术的进步总会带来焦虑,尼采曾对“短暂之物”报纸的出现怒不可遏。


后来,“热闹”的电视取代了“冷静”的报纸;今天,“孤独”的网络又取代了“群聚”的电视。然而,恰如人工智能终究迈不过产生情感这一步,技术的更新迭代可以改变我们的相处方式,情感的交互却从来不是技术可以替代的。


在一组照片中,摄影师把各种场景中的手机都去掉了,原本熟悉的生活,立即变得有些荒诞。聚会中的家庭、相互依偎的情侣、一张桌边的同事……每个人都把目光投注到眼前的一小片空茫,孤独地活在自己的世界。再设想一下,把花在手机上的时间都去掉,我们的生活将会出现多大的空闲?


“六一”之际,让我们放下手机,听孩子说说话,一起闻一闻花香、看一看蓝天,给身边的人最好的陪伴。


141810hm27mufn4m0kmhu2.jpg

141810myt86dtadwcdottt.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7-6-2 09:40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一过了,没礼物,果然不是儿童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