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王岐山在7月3日召开的扶贫领域监督执纪问责工作电视电话会中指出,脱贫攻坚是一场硬仗,考校着纪检监察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纪委派驻机构要发挥探头作用,把监督执纪工作落实到位,为脱贫攻坚提供保障。 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党中央作出的庄严承诺。扶贫领域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无疑是脱贫攻坚“输血”过程中的一颗“毒瘤”。面对敢向群众“救命钱”伸出的“黑手”,广安执纪铁军重拳出击刻不容缓,势必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提供坚强的纪律保障。 改革派驻机构,精准监督全覆盖。 为充分发挥监督执纪问责职能,坚决整治扶贫领域违纪问题,做到派驻机构不留死角、空白,广安市大力推动派驻机构改革,减少派驻机构数量,扩大派驻监督范围。在改革中对业务相近、相关或系统规模小、监督对象少的部门实行综合派驻;对系统规模大、监督对象多、行业职能特殊的部门实行单独派驻,实现派驻机构数量由原先的62家缩减至20家,监督单位由62家增至73家的改变。在监督力量上,每个派驻机构由过去的1至2人增加为至少配备4人,监督力量得到有效充实,真正实现了派驻监督覆盖面和改革效益的最大化。 近日,20名派驻纪检组组长近日陆续到岗,这标志着该市实现对73家市一级党和国家机关单位的派驻全覆盖。 加强巡视巡察,责任落实有保障。 用好巡视巡察利器,是监督检查的一个重要手段。2016年7月,广安市开始组建巡察机构,共设立四个巡察组,脱贫攻坚政策措施落实情况是重点检查的内容之一。 四个巡察组常年活跃在基层一线、田间地头,紧盯扶贫款物发放使用各环节,主动出击找线索、强监督,及时发现扶贫领域等民生方面问题线索。一是坚持以问题和目标为导向,通过听取汇报、查阅资料、个别谈话、实地检查和满意度测评等方式,全力查找、找准扶贫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开展高质量专项巡察工作,强化责任意识,依纪依规开展巡察,工作中敢于发现问题、如实反映问题、推动解决问题;三是要求巡察工作人员严守保密纪律,巡察工作期间不传密,不泄密,严格遵守工作纪律,不接受任何形式的宴请,不接受任何形式的馈赠,管住手管住嘴。 严肃问责查处,警示震慑强效应。 政策落实还需强力问责作保证。2015年11月,广安市前锋区观阁镇大坝村党支部原书记刘启锋、村委会主任周永忠、村文书王怀茂3人编造不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的40户住房资料,致使该40户群众违规领取建房补助款共计34.8万元。之后,又以修建村级公路名义,向违规领取补助款的40户群众收取资金共计22.84万元,计划用于修建本村村级公路。2016年8月,刘启锋、周永忠、王怀茂均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违规套取资金22.84万元已收缴至前锋区财政,并责成观阁镇党委将已发放至群众的补助款追回。 2017年8月,广安市纪委通报曝光了7起扶贫领域典型案例,已处理13人,另有2人正在接受调查处理。这既是对胆大妄为觊觎扶贫资金者的警示,又为各地各部门推动这项工作指明了努力方向。有力推动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的落实。 广安市纪委将继续强化工作举措,重点围绕脱贫攻坚牢固树立“四个意识”,高悬执纪问责“利剑”,对胆敢向扶贫资金财物“伸黑手”的严惩不贷,从而维护群众利益,赢得群众信任,为如期打赢打胜脱贫攻坚战提供坚强纪律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