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至半山路更陡”,2019年做为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越到后期越需要真抓实干,不容丝毫懈怠,而各种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腐化行为损害了党和人民的利益,也严重影响脱贫攻坚的质量和结果。
打破“形式主义”,树立责任观念。首先要力戒浮华,杜绝人浮于事,在工作中做到实事求是。任何工作都是严谨的,尤其是脱贫攻坚,不光涉及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一方水土的后续不断发展。前段时间曝光的宣汉的“假扶贫,真糊弄”现象中,以“填表式”帮扶、、“卷宗式”总结方式开展扶贫工作,就深切的让群众寒了心。从更深处反映出当前部分干部责任心缺失,外在形式重于内在本质。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思想不端,行为也就不可能正,这也要求我们党委政府在带队伍时,要通过不断引导和加强干部责任心,从思想上树立良好责任意识,在内心深处保有为人民服务,勇于担当,甄选出一批想干事、能干事、能担责的优秀干部。在这之中合理用好监管机制,强化执纪必严,严管厚爱,精准执纪,让基层工作能切实履职尽责。
打破“形式主义”,减负不应减责。基层有一句话叫“上面千根线,下面一根针”非常形象的说出了基层工作的特点:面广,综合性强且人手有限。基层工作能磨励人,同样也能“消耗”人,这种消耗体现在各种形式的文山会海、成堆的资料、台账,常年“5+2”“白加黑”满负荷、超负荷工作。
可见为基层干部松绑减负势在必行,2019年被明确为“基层减负年”,但我们需要明白的是减负不代表减责,在减负工作中,一方面要健全、优化各类工作机制和方法,利用现代化设备设施,通过视频会议、联合督查、注重实际工作内容,而不过份重视文案资料表格等方式,尽其可能减少文山会海,杜绝重复性的督查事项,另一方面也要利用好问责利器,约束一些不作为、乱作为现象,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让基层干部能从一些无谓的事项中脱离出来,更多的深入群众中,把精力放在切实解决群众的困难点上。
今年是脱贫攻坚的决胜年,也是最为关键的一年,不少地方均要实现贫困摘帽,现在正是最吃劲的“硬骨头”阶段,所以我们要坚定信念,毫不松懈,一鼓作气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万源市草坝镇 张晓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