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536|评论: 0

[原创] 奇谈怪论之丢脸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0-7-21 07: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奇谈怪论之丢脸
  近日,乡下人看见一篇新闻说,北京同仁堂被撤销荣誉称号把脸丢大了,乡下人孤陋寡闻不知道撤销荣誉称号与把脸丢大了有什么关系?
   有一次,乡下人与x废品回收公司的几个老总聊天,说他们公司并不是什么废品都要,有一样没有用的东西就不要,几个老板冥思苦想说,凡是没有用的东西,他们都要。
  最后,乡下人不得已给几个比自己大的老板说出了谜底——脸不要。
  百年老店北京同仁堂制假贩假,坑蒙拐骗,根本就没有脸,怎么会把脸丢大了呢?
附录,媒体报道——2月19日,元宵节当天,百年老店同仁堂的“中国质量奖”被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撤销了。  这是同仁堂回收过期蜂蜜事件的进一步发酵。两个月前,同仁堂的委托加工方——盐城金蜂食品科技有限公司,被媒体曝光回收过期蜂蜜入库并涉嫌更改日期等造假问题,引起了舆论的轩然大波,除委托其生产的北京同仁堂蜂业有限公司外,作为其母公司的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亦成为舆论的众矢之的。  据同仁堂于2月11日晚发布的公告显示,“经江苏滨海县市场监管局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部分经营管理人员在盐城金蜂进行生产时,存在用回收蜂蜜作为原料生产蜂蜜、标注虚假生产日期的行为,对此处以罚款1409万元。北京大兴区食药局经调查认定,同仁堂蜂业2018年10月起生产的涉事蜂蜜中,有2284瓶流入市场,没收违法所得11.17万元,没收蜂蜜3300瓶。同时吊销同仁堂蜂业食品经营许可证,五年内不得申请食品生产经营许可”。  “问题蜂蜜”处罚结果公布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百年老店同仁堂的古训,作为全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创建于1669年(清康熙八年)的同仁堂,至今已有350年的历史。  2018年12月,同仁堂却因其子公司——同仁堂蜂业的代工厂盐城金蜂存在对大量过期、临期的蜂蜜进行回收,并将回收后的蜂蜜倒入大桶送入原料库的问题,成为舆论关注焦点。  2月12日,同仁堂发布接受处罚公告,并就此次事件造成的不良影响道歉,同时宣布免去公司总经理刘向光、副总经理张建勋、副总经理宋卫清的职务。  由于事涉食品安全,北京市纪委市监委更是迅速对该事件启动问责调查,在随后北京市纪委市监委发布的通告显示,已对同仁堂蜂蜜问题14名相关责任人严肃问责。  此外,记者注意到,市场监管总局还撤销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中国质量奖”称号,并收回了证书和奖杯。  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在接受《法人》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家对于同仁堂蜂蜜这一事件的处罚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首先是取消了其中国质量奖的称号;其次,相关的责任人都受到了各种不同程度的处罚。  朱丹蓬说,除此之外,监管部门还对其进行了罚款,同时吊销其子公司同仁堂蜂业的经营许可证,并在五年内不得再重新申请。这也表明了国家层面,对于打击食品安全问题的决心和信心。  此外,朱丹蓬指出,虽然是同仁堂子公司的代加工企业存在问题被曝光,其实也反映了同仁堂在整体质量内控体系的短板,以及从业人员对食品安全意识的漠视和主体责任不清晰等问题。  “同仁堂百年老店的名誉,肯定会因此受到伤害。”朱丹蓬指出,同仁堂此次的过期蜂蜜事件,也将成为典型的反面案例,警示中国食品产业。  而对于1400余万的处罚金额,上海财经大学现代金融中心副主任奚君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同仁堂对子公司和其合作企业及委托加工业务监管不到位,因此受到处罚理所应当。同仁堂蜂业作为同仁堂的关联子公司,即便是在完全不知情的状况下,同仁堂也要承担一定的“管教不严”之责。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