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785|评论: 0

阅读清咸丰阆中县志文旗杆行__思四川南充阆中历史名人遗物随想

[复制链接]


清咸丰《阆中县志》下册志余(六)北城有旗杆。

【原文】

北城上,有旗杆一,不知竖自何时。乾隆五十一年,折为三段,人谓是桓侯故物,舁庋庙中。


大竹王鲁之懹曾,作《旗杆行》云:

『英雄死尽天亦老,谯周命大降王小。

桓侯坟上乱草生,阆州城北旗杆倒。

此间父老争相传,亭亭曾立侯生前。

我来谒墓大惊诧,手扪断处思当年。

当年重镇开戎府,真就羽翼生飞虎。

八面山风上将台,高悬大纛通天鼓。

一朝栋梁忽摧拆,此木断来亦千古。

神物不朽不在大,长仅寻余围尺五。

皮如铜铁班如龙,气带风霜色带土。

中间劫火神明护,留取龙身守侯墓。

不然雷雨九天来,早同剑化延津渡。

噫吁嚱,复歔欷!

我昔成都谒惠陵,石麟不见空斜晖。

孔明祠堂古柏树,无复霜皮四十围。

君臣遗爱亦已尽,何况永安宫殿不灰气。

宫殿灰气不可复,巴蜀江山空郁郁。

惟有此间旗杆倒尚存,说是汉家旧日军门物。』



历史巧合的是,在距离北城门不到600米处,原迎恩街元戎府蒙家桅杆大院。

蒙家桅杆大院始建于公元1721年秋开始由骁骑将军一品大商蒙元亨亲自督建,在川北镇将士的大力协作下于雍正二年(1724年)竣工,历时三年完成康熙帝御笔“元戎第”。

门阔五开间元戎府大院门口竖立两根高9米的木桅杆。历经56年时间,于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在这年夏天被雷雨所及,有一桅杆折为三段,其中两段被蒙府家人抬到离北城墙处遗弃。底段同样树立在元戎府原地,从此民间又称元戎府为蒙家烂桅杆,直到民国年间被毁。

那为什么元戎府蒙家桅杆倒掉后,后人没有维护呢?

这得从公元1774年,年85岁的湖广镇筸总兵官蒙应瑞说起,这年冬天蒙应瑞请旨迎恩百年墓葬情况,给家人告诫,蒙氏因皇恩浩荡,以满汉将帅提携,百姓抬爱,贵为蒙家将。

帝赐元戎宅第,如在他百年之后,出元戎府世代居住在此维护外,双桅杆应顺天意,应保留多久为多久,不必刻意维护。或许这就是乾隆四十五年蒙家烂桅杆由来,以及元戎第大门靠南之谜。

阆中元戎府高9米的桅杆折为三段,也标志着蒙家三元大将军蒙善宇蒙元亨蒙应瑞时代成为历史。



《桅杆情》

英雄从征凯旋归,帝赐蒙门三将升。

御笔一挥元戎第,门阔五间桅杆立。

转眼时光六十年,蒙家桅杆三段折。

折段桅杆去北城,丢弃遗物为何处。

后世不知是文物,曾立军门元戎府。

时光弹指数百年,我辈今阅县志观。

名家作诗棋杆行,遗物侯门千古存。

我思阆苑蒙门人,遗物桅杆难保存。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