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276|评论: 5

宜宾,一座城市巨变的魔力!大家感觉到她的变化了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8-5 08:29 | |阅读模式
 三江汇合,三山拱卫,还是熟悉的城市,但那些黑乎乎脏乱的地方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和绿地。离开家乡宜宾只有一年多的温玲回来,有了惊喜。7月的一个周末,她去位于中渡口丝丽雅住宅区附近买菜。那个地方,过去是一路凌乱的摊点,这个季节,她会打着太阳伞,蹲下来一边买菜一边注意那些身后穿行的汽车。如果是雨天,要小心避开地下黑乎乎的脏水,更要躲避车辆溅起的泥泞。但是这天,她又觉得迷路了。这里是一条宽敞洁净的城市大道,两旁的楼房洗过了“脸”,关键是——乱七八糟的菜市场不见了。一问路,菜市场在一栋大楼的底部,琳琅满目的各种食品菜蔬肉类一应俱全。她收起太阳伞,在凉快又干净整洁的摊位前欢快地买着,心里感叹——怎么这么快就变了!变了好啊,这才像个城市!



  温玲看到的只是一个角落。变化的神速,变化的范围,她无法想象。

  2011年2月,早春的宜宾还透着一丝寒气。以省卫生厅副厅长王正荣为首的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 “五十百千示范工程”第四检查考核组的专家们步行来到宜宾城区都长街、小碑巷,只见整个街面干净整洁,见不到电线“蜘蛛网”。由黄色灯柱和花朵造型灯罩构成的街灯立在街道两旁,十分清新美观,临街的楼面都十分干净,空调外机安装上了统一的空调罩。当专家们看到展板上“旧貌换新颜”的新老图片对比,不禁十分感叹,王正荣更是微笑着点头称赞“变化很显著。”

  变化显著的也不仅是都长街、小碑巷,随着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五十百千工程”示范市创建工程的开展,就如春风一般吹来,宜宾城的大街小巷都靓了起来,而同时靓起来的还有人们的卫生意识以及参与环境整治的热情。

环境之变——“灰城”变“靓城”

  整洁宽敞的路面,路边的一排排行道树迎风招展,满眼春意。路上的车流虽然比较密集但却看不见多少灰尘,往来的车辆也都干干净净。对于司机小于而言,如今车行内宜高速宜宾南出口,的确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然而就在一年以前,情形却完全不是这样。

  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以前,从内宜高速公路宜宾南站出口驶出的人们往往会有这样的感受。路面扬起的厚厚尘土,掉落满地的煤渣,着着实实给宜宾这座“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抹黑。造成这一切的根源,则来自于高速公路南出口附近的堆煤场,因为每天都有运煤车辆在这一带进进出出,导致这一带卫生环境差,尽管每天都有环卫工人在清扫路面,还是无法将路面打扫干净。

  内宜高速宜宾南出口的改变从2010年6月开始。伴随着“五十百千工程”示范市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内宜高速宜宾南出口附近的44个堆煤场全部取缔。取缔前,这一带的堆煤场存煤约26万吨。6月14日存煤8万余吨,6月20日存煤2万余吨,到6月26日凌晨3点,最后3000余吨存煤被清运完毕……如今内宜高速宜宾南出口的卫生环境大大改变,没有运送煤炭车辆出入堆煤场,公路沿线煤灰蔓延、环境脏乱现象基本消除,真正实现了“脱胎换骨”。

  据了解,宜宾紧紧围绕“治理脏乱差,建设洁齐美”的工作目标,对照创建标准,突出工作重点,分项强力实施,中心城区各项环境治理要素全面达标,城市形象发生了新的显著变化。

  按照“全面铺开、逐片推进、不留死角”的要求,从解决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入手,宜宾大力推进了“五乱”集中专项治理。仅一年时间,便取缔了40个以街为市农贸市场,中心城区600余个烧烤、茶水摊点和1500余个游摊、骑门摊等,拆除中心城区不规范广告牌70余块,规范建筑施工场点32个、信息发布专栏216个,清理牛皮癣1.2万余张等,城市清洁化水平快速提升。

  此外,宜宾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启用22个标准化农贸市场,升级改造9个农贸市场,建成3个集中定点烧烤市场,全面推进棚户区和老居民区改造。加大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园林绿化设施建设力度,中心城区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94.18%。

  着力推进中心城区风貌整治,完成了市委大院、“一街两巷”、“两横两纵”沿线、高速公路南连接线至市生活垃圾处理厂沿线、南连接线至翠屏山西大门沿线的建筑物立面风貌治理。启动了二二四通道整体打造,三江厂至大麦坝道路黑化和风貌治理工程等。加强园林景观建设,仅2010年就新增园林景观400个,建设公共绿地46万平方米,中心城区绿地率达到34.94%,绿化覆盖率达到38.34%。

  中心城区变化神速,县城乡镇的变化更让人惊叹!

  长宁,青山绿水的好地方,以环境立县,绿色翡翠更加璀璨。皮鞋一周不擦,衬衣几天不脏——在长宁,老百姓都能说出城乡环境治理带来的好处。对于那些早年离开家乡的长宁人,他们对生活在那里的亲朋好友充满了羡慕。“长宁太舒服了,环境好,退休后,我要回来住”。许多在外地工作事业有成见过世面的长宁人,都有这样的愿望。

  生活的舒适,来自于环境的打造。在规划中整治脏乱差,小城脱胎换骨;整洁规范的蜀南农贸市场,安设了多个音响,通过播放轻音乐营造轻松愉快的购物氛围;县城以外的其它11个乡镇场镇及村庄的生活垃圾则采用“村收集、镇集中、县处理”模式进行处理。县城和开佛乡生活垃圾清运率和无害化处理率100%,其它乡镇也达到67%。2010年10月13——14日,全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建设现场会在长宁县召开。副省长、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领导小组组长黄彦蓉说,长宁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五十百千示范工程”树立了全省典范,是全省的标杆。

意识之变——被动变主动

  家住宜宾城区青年街3号院的黄安林以前有个特殊的爱好,就是拣拾杂物。30余年来,他捡回来的杂物从底楼楼梯间一直堆到了5楼,邻居们无不怨声载道,而在他自己居住的约40平方米的房间内,各类杂物更是堆到了天花板,常年散发出怪味。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的春风吹进了黄安林所在的居民院和他那40平方米的小屋。城管执法人员前来帮他运走杂物,还给他做了大量思想工作。当屋内屋外的环境发生根本好转后,黄安林的思想和生活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一名拣拾杂物的爱好者变成了一名卫生突击队的志愿者。

  打扫卫生、做劝导员,黄安林的生活过得很充实快乐。“以前,我破坏过楼院的环境。现在,我要说服和我一样的人,共同维持社区的生活环境。”他常常“现身说法”。有一次,当突击队整治到城区冠英街时,一名张姓老人始终不同意队员们搬走他堆积收藏的各类杂物。此刻,黄安林便站了出来,给老张讲整治环境卫生的好处,并把自己的亲身经历讲给老张听,最终促使老张将一大堆杂物搬出家门。而类似的“思想工作”,黄安林还做了很多。

  同样有感触的不只是黄安林。在筠连县塘坝乡幸福村,村民邓大香告诉记者,自从该村进行环境集中整治后,村民们的卫生习惯变了,现在她每天早晨床的第一件事不再是下地干农活,而是打扫屋内屋外的卫生。“如今,村容村貌变了,我家的精神面貌都好像不同了,对家里的卫生要求也高了。”邓大香说,现在村上制定了卫生制度,要求每家每户每天一扫,每周一大扫,每半月一次集中大扫除,还要进行定期评比。现在全村不仅妇女的卫生意识提高了,就连老人、小孩也特别讲卫生。

  观念意识的转变,得益于宜宾在开展城乡环境治理和“五十百千工程”示范市创建中充分发挥了“群众参与”的作用。宜宾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新闻媒体,对城乡环境综合治理进行广泛宣传,多层次、立体式宣传实施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和创建工作的重大意义、主要任务,营造了人人参与、社会支持的良好氛围。

  为了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参与热情,宜宾还深入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七进”活动、集中治理“三乱”行为、“坚持十要十不要,争做文明宜宾人”、“除陋习、树新风”专项行动和文明劝导等群众性实践活动,成立了6200人的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志愿者队伍,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由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转化为了市民的自觉行动。目前,中心城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知晓率达到92%、参与率达到81%,形成了政府推动、舆论鼓动、群众主动、社会各界联动的良好局面。

  “积沙成塔,集腋成裘,涓涓细流,汇成大河”。两年来,正是凭着这种来自外部和内部的强大力量,宜宾的城乡面貌在一点儿一点儿变化,最终成就了一座城市的新生,实现了脱胎换骨。这首宜宾老百姓自创的词,生动地反映了宜宾城市的巨变:“银灰屋面雪白墙,栗红檐柱青瓦房,翠竹万杆绕庭院,处处新区似画廊”。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5-21 20:28 |
{:3_46:}

发表于 2011-10-31 17:48 |
哈 你逗逗他啊

发表于 2011-10-28 19:37 |
全国的人都知道宜宾!为什么?

发表于 2011-8-5 16:00 |
:lol:lol:lol:lol:lol

 楼主| 发表于 2011-8-5 08:29 |
典型的政府文章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