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482|评论: 45

【长篇连播】三分天下之蛮王孟获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10-15 04: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内容简介】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当刀光剑影慢慢暗淡,鼓角铮鸣渐渐远去,一个个鲜活的面容飞扬在眼前,闪现出最为耀眼的竟是史上为诸葛七纵七擒,吃尽苦头的蛮王孟获。是的,千古之下,他永不服输!
在另外一个三国的时空中,蛮王孟获雄才大略,他以南中三郡的云南、永昌和建宁为依托,广揽天下才俊,积累力量,时刻准备着蛮族的崛起。此时,刘备栖身永安,公孙瓒盘踞幽州,张燕进占并州,袁绍掌控冀州,袁术坐拥淮南,曹操统领豫州,吕布霸占兖州,陶谦治理徐州,孔融把守青州,张绣、刘表分拥荆北,孙策、严白虎各占扬州,张鲁据汉中,刘璋居蜀地,马腾雄陇右,李傕夺长安,韩玄取长沙,群雄割据。而昔日销声匿迹的黄巾余党骤然发难:他们聚众兴兵,攻城掠地,迅速控制雄关隘口,抢占坚墙巨城。更甚的是,他们还掳汉帝刘协于洛阳,欲挟天子以令诸侯,天下大乱。然而,雪上加霜的是,蛰伏于四周的异族也开始蠢蠢欲动:匈奴、羌胡、鲜卑和乌等异族纷纷南下,并州的羯胡密谋叛乱,西方高地的氐族图谋东进,岭南的山越频频发难。
大厦将倾,风雨飘摇之际,他已二十九岁,而立将至,正欲建功立业;而她才十七岁,青春貌美,嫁鸡随鸡,无怨无悔!
故事的开始源于一封远方的来信……
【题外话】孟获的故事计划两年内完成,字数控制在200万字左右。三分天下系列故事计划十年乃至二十年内完成,约莫2000万字左右。与诸君共勉,一起品味那金戈铁马中的温柔,甚谢。
【墨客声明】本文系本人原创,只是首发之地非在此,特此说明,免引误会,惨遭删除厄运。感谢您的支持。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2-3-3 15:1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孺子公牛 的帖子


谢了.学习中,先顶!!!
发表于 2012-3-2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孺子公牛 的帖子


谢谢了。。。 我很赞成,继续努力吧

发表于 2012-3-2 10:3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挺好的,大家的看法呢

发表于 2012-1-30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期待下回再解。

发表于 2012-1-30 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孔明神算始为相;
孟获蛮来终似佛!(新韵)
---胡德棒为马湖金龟岛孟获殿所撰联


 楼主| 发表于 2012-1-12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公告201105】三分天下之江湖通告  蓝图变更

亲爱的读者朋友:

您好!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阅读。
按照我之前的设想和写作大纲,《三分天下》需要20年完成,字数约莫在2000万字左右,计划二十一部长短篇相结合的故事。
这段时间,随着对东汉三国历史的了解的深入,当初的设想显然是很不成熟的,而且最致命的问题是不符合史实,有恶搞的嫌疑,而花一生的时间去恶搞一件事情,显然不是我所期望的。

因此,之前的写作蓝图将做变更,未来的书写将会依照史实,然后加以合理的演绎,力求做到在史实的框架下,写尽英雄豪杰的雄心壮志和忠肝义胆,以及各色美丽的柔情万种。军事战争方面将力求做到让读者朋友在阅读的时候有“场面感”和“立体感”;人物形象方面,尽量争取刻画得更加丰满和耐人寻味;语言描写方面,对话尽量采取质朴的古典文字,不一定全部是文言文,但尽量争取符合汉朝人说话的习惯,比如“我”,则使用“吾”、“某”、或者自己的“名”(刘备经常自称,“备”),比如“你”,则使用“明公”、“公”、“汝”等古典字眼。地理方面,将会自制三国时期的地理配图,每一个章节都会配上“人物头像”(部分取自电视截图)、“山川险要”、“战争态势”、“政区图画”,力求让读者朋友在阅读的时候,能够明白和了解故事的发生地,以及当时那些豪杰们是如何思考战争和他们的奇谋诡略。

在我开始创作《三分天下》系列小说之前,曾有过大纲,根据当时的蓝图,《蛮王孟获》的故事已经完成了8万多字,共35章,这些文字,我会保留在我的博客上面,供感兴趣的朋友阅读。我的博客地址就在签名档里或者我个人信息里的“个人主页”上,很容易找到的。
未来新的写作大纲确定后,之前所写,权当练笔,重新书写的时候,不再采用。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明年秋天的时候,我将会开始动笔书写从东汉末年到西晋一统,这一百多年精彩绝伦的历史。
那个年代,群雄并起,豪杰之士数不胜数;亦有美色温柔,风流之处,别有情思;更有大江滚滚,黄河滔滔;亦有江东富饶,川地肥沃,中原鼎盛,关中四塞,汉中洞府,河西草原,河北险要,辽东隅居,南中莫测,陇右俯瞰,西域风情,夷州渺渺;还有交州臣服,倭国进贡,南方丝绸,海上航行,西域交通;当然亦不乏儒家正统,佛主慈悲,道主济世,法家威慑,兵家称雄,史家录事,纵横家弈棋。

用文学演绎历史,那一定更有意思!

另,未来的小说更新,会以我的博客为首发之地。一切正式的讯息,皆以博客上的申明为准。
各地论坛上的更新,我会根据时间的闲暇程度,做合理安排。

墨客1980敬留
写于2011年12月23日 午十一时 福建古田翠屏居

发表于 2011-12-1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先生对祖国西南部好熟悉啊,很多地名当地人都不太清楚。
发表于 2011-12-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1-12-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1-12-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1-12-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1-12-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1-12-12 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lol
发表于 2011-12-1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lol
发表于 2011-12-1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lol:lol
发表于 2011-12-1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发表于 2011-12-12 23: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不错不错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5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十四)孟优拜师

暂且按下孟获夫妇的恩爱不表,且说越巂城内诸将面对将亡城困,纷纷自觉以祝融夫人马首是瞻。祝融夫人当仁不让,道道命令发布下去,竟丝毫不让兀突骨,众人尽皆叹服。
战前会议上,祝融夫人肃容道:“刘厚骄横无谋,今我援军已到,午夜三刻,当是此贼枭首之际,众将但各率本部兵马依令而行!”众人各自领命遵行。
自从兀突骨阵亡,无论汉军将士如何愵战,蛮军就是不出。刚开始,刘厚还甚有耐心,专门选择部分声音洪亮,口齿清楚的军士,列于城门外高声辱骂,从孟获的父亲起,十八代祖先都问候了遍。孟优大怒,欲引兵出战,却为祝融夫人所阻,性如烈火的她笑对孟优:“此乃刘厚计耳,弟何中计?”孟优顿悟,羞惭不已,出告阿会喃:“吾嫂真乃奇女子也,优原不信吾兄之言,今乃拜服!”

孟优长相与其兄甚是不同。他给人的第一印象就像一个文弱书生。只是,当你留意他的眼神时,才会看出那种文弱的背后透露出的却是无比的坚毅和不屈。
十一年过去了,那晚惨烈的场景还会经常浮现在他的脑海里,令他无法呼吸:寂静的黑夜里,谧静的孟家庄突然被阵阵的喊杀声惊醒,但见漫天火光中,无数凶神恶煞的汉军和部族武士手持利刃,冲进孟家庄,见人就砍,逢人就杀:仆从阿贵被一名汉军从后背一枪捅死,死前还叫他快跑;刚满六个月的妹妹孟香被一名武士从母亲怀中抢过,摔在地上,血肉模糊;母亲翠娃被一名部族武士当头一劈,身首异处,血溅窗台;闻讯而出的父亲孟翔持枪杀死不少乱军后,找到了他和兄长孟获,然后率领众壮丁且战且退,护卫他们朝密道退去,却在踏入密道的刹那,乱箭齐至,万箭穿心,含恨而死。
那晚,才十二岁的他除了满满的仇恨,还有深深的恐惧,不知所措。
但兄长孟获却平静地告诉他:“血债必须用血才能清偿!但在我们力量还很小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不是愤怒和恐惧,而是忍耐!”

之后,他被兄长送至哀牢山,那里有他父亲的至交好友柳非承,他是哀牢族族长。
兄长将之托付柳非承后,毅然返回建宁,临行前告诉他:“兄当回建宁,联合旧部,图谋大业;弟当用心,学好本领,出山助我。”
自此,他便于哀牢山中苦学本领。

柳非承是哀牢王柳貌的六世孙,他对祖上的“丧国”之举痛恨异常,他无时无刻不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光复先祖的无上荣光。
自从先祖九隆开国以来,哀牢人自给自足,国势日盛。他们感谢上苍赐予他们丰富的资源:耀眼的黄金、发光的琥珀、碧绿的翡翠、剔透的水晶、斑斓的玛瑙;还有那开屏的孔雀、笨拙的犀牛、长鼻的大象;以及那肥沃的土地,潺潺的流水和茂密的森林。他们是幸福的。
但汉人的到来,改变了一切。资源被抢了,幸福感慢慢地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刻骨的仇恨。
汉武帝时期,由于张骞出使西域时在大夏发现有蜀布,便断定由蜀西南取道身毒(今印度)可通大夏,便劝汉武帝开西南夷道。开道之举虽为昆明族所挫,但汉军却渡过了兰沧水(今澜沧江)袭破哀牢国重镇保山、昌宁和施甸等地,并设巂唐、不韦两县。哀牢国自此元气大伤,一蹶不振。
及至东汉明帝时期,哀牢国王柳貌给了国运日衰的国家致命一击:举族降汉。东汉王朝便乘机于此设哀牢、博南两县,并划益州六县,合成永昌郡。
哀牢族人对柳貌的丧国之举异常愤慨:汉人大举迁徙入内,不仅抢夺了他们的丰富的资源,还要他们无条件的称臣纳贡,是可忍孰不可忍。七年后,哀牢新国王类牢举兵反抗,但不到一年便告失败,类牢被杀,哀牢国亡!
但哀牢族人的反抗却从未停止,此起彼伏。
虽然身负先祖骂名,但柳非承却无时无刻不积极准备着复国的努力。他刻意结交僰族首领孟翔,意图借助僰族势力光复哀牢国。孟翔虽然很钦佩和羡慕汉族先进的文化,但却不满汉族官吏的刁难和盘剥,二人遂结盟待机举事。不料,事机不密,结盟所图之事竟为人所告。建宁郡守祝坤联合亲汉的滇族、靡莫族、劳浸族和叟族各部突袭孟家庄,意图一举摧毁僰族首脑,杀鸡骇猴,以恐吓周遭蠢蠢欲动的蛮族各部。
柳非承听闻孟家惨事,连忙率部躲进哀牢山中,据山筑寨,以抗汉军。待得见到故人之子,他悲怆异常。孟获委托他照顾孟优,他当仁不让,并表示愿意将毕生所学传授孟优,助其成才。同时,他告诉孟获建宁郡的滇族内部颇有矛盾:族内二头领木杉对大头领木融的亲汉行为颇多怨言,建议他回建宁召集旧部的同时,不要忘记争取滇族的支持。

孟获东去之后,柳非承除了训练族中勇士外,其余时间就不断思考着如何教导孟优武功。他见孟优身形羸弱,就有心训练他的力量。哀牢山中多有险溪峻滩,他先令孟优学会在湍急的河流中扎马步,随着力量的增长,慢慢地寻找更富挑战性的地方:先是山中的小瀑布,接着是大瀑布,直至那滔天巨浪的濮水(今元江)。
濮水(今元江)上承绿汁河,下接红河(今越南境内)。绿汁河自千米高原直泄而下,其势如万马奔腾,沛不可挡。孟优在那条江中整整泡了三年,加上哀牢山中的三年光阴,六年时光就这样悄然而逝了。身形依然瘦削,但浑身却充满了力量。
他深深地感激着柳非承,但却只能对着一抔黄土默哀。

柳非承死了。
一年前,他率哀牢部族勇士进攻永昌郡府时,却为流矢所中。回来后,因箭上有毒,不治身亡。临终前,他将随身武器“金马槊”送给了孟优,还将哀牢族的势力全部委托给了孟优,希望他能持槊败汉军,光复哀牢族。
孟优含泪接槊,但见槊长七尺,柄上六尺,槊头为嵌金的铁锤,上面密布六排铁钉,柄尾有棱形铁鐏。轻轻一挥,隐然便有风雷之声,端是威力无比。
他遵照柳非承的吩咐,继续练功,直至力量大成,方才率部直奔建宁郡寻找他大哥孟获去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楼主| 发表于 2011-11-22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三)三箭定情

较武场上,二人对峙,彩儿持弓,孟获持枪。
“若大头领能接彩儿三箭,彩儿但凭处置!若不能,彩儿宁可孤独一世,亦绝不愿嫁人!彩儿之弓,名唤追魂,吾师所赐,乃上古宝物,穿墙透石,锋锐无匹,大头领但请小心,切莫大意!”彩儿忍不住提醒似是有些懒洋洋的孟获,她可不想一箭之下,他就魂归西游。
“多谢姑娘厚爱,但请放箭,吾当全力以赴!”孟获正容道。
“看箭!”一声娇叱中,但见一箭飞出,直奔孟获左臂而去。
射箭较艺,彩儿还是动了不少心思的。首先,箭簇一定要拔掉,不然,一旦射中,非死即伤;其次,射箭的部位决不能是要害之处,她很清楚,以她的功力,即使没有箭簇,一旦要害命中,轻者重伤残废,重者立毙当场。虽然,她听兄长介绍孟获武功盖世,但依然不得不小心应对。是以,首箭射出,她只用了三分力。
“魂”者,精气也,无色无形无态亦无状,人死,便散之于天地间,乘风万里,随风而逝,无物可拘,无物可降。然,追魂一箭,乘风御行,拘魂夺魄,威力可见一斑。昔日黄帝斩杀蚩尤于涿鹿时,祝融便用之立过奇功。

箭若流星,转瞬即至。孟获不动声色,举枪便挡!
箭落,人退!
孟获连退三步,心下也是吃惊,没想到这么一个娇滴滴的女儿家竟有如此力道。他还不知道彩儿才出三分力哩,否则,更要惊呼连连:奇女子也!
当然,他出枪也才使了一分力罢了。不是他小看女人,而是他对自己的力量深信不疑,十年征战,罕有敌手,无论多么彪悍的对手,最后都一个个倒在自己的面前。他没有理由不相信自己。是以,刚开始对阵的时候,他才会有些懒洋洋之举。彩儿的提醒听到他耳里不是担心,而是甜蜜:没想到她还挺关心我啊!
连退三步后,他这才开始真正重视起彩儿的武功。于是,摆开架势,准备迎接第二箭。
彩儿见到孟获能够用枪接住弓箭,心下也是高兴。要知道,能够闪身躲开弓箭,那不算什么本事,只要眼疾手快,判明来箭大致方位,就可做到。但是要用手中长枪去接住迅雷不及掩耳的弓箭,那不仅仅只是眼快了,更是要凭借一种本能的第六感,这种感觉是经过战场血战千锤百炼出来的。
虽说只使用三分力,但就是在这三分力下,又有多少恶虎伏诛,多少雄狮称臣,多少战象驯服。虽然迄今为止,她尚未有机会上阵杀敌,但她已然深知其弓威力了。见孟获连退三步,她也不感到有什么意外。只是继续提醒道:“虽然彩儿之箭仅使三分力,但大头领能以枪拨箭,足见大头领不凡。今彩儿欲射大头领左臂,使七分力,大头领且需留意!”
得知彩儿才使三分力,孟获大为吃惊。帐下诸将中,董荼那和阿会喃均是神射手,二人皆能力挽两百斤。但孟获只需出五分力,便可挡下二人十分神射。如此看来,彩儿的弓射功夫岂不比自己帐下猛将更为厉害。若得妻如此,不仅可享闺房之乐,更兼得一员巾帼女将,大业可期矣!
孟获紧握长枪,严阵以待。

枪名“不周”,乃上古宝物。昔日炎帝后裔水神共工与黄帝之孙颛顼争帝位,不敌,持枪怒撞不周山。“不周”之名由此得。其后千年,“不周”数易其主,后落入西楚霸王项羽之手,巨鹿之战,破釜沉舟,大败秦军,持枪入咸阳,分封诸侯,天下莫不敢当。然神枪虽利,定鼎天下则不足以凭。垓下之围,霸王无颜以对江东父老,自刎而亡。“不周”亦下落不明。及至王莽篡汉,神枪复出,为孟获先祖“僰”部首领孟迁所得。他与义弟若豆举族反抗王莽暴政,持枪杀了益州尹程将,后不久暴病身亡。而“不周”便于孟家代代相传,直至孟获。
曾有人言:“不周”暴戾妨主,得之不祥。自孟迁之后,孟家男丁但凡持枪者皆不过四十而亡,或暴病、或亡于刀兵、或溺水而亡等不一而足。孟获曾祖因见家族变故皆与“不周”有关,遂封枪于滇池白鹤山孟家祠内,严令后世子孙不得擅自启用此枪。孟获祖父未用,享天年而逝;孟父好武,擅启“不周”,却因部族之乱,死于乱箭,年仅三十五岁。临死前要求孟获封枪勿使。孟获口头答应,后见神兵不凡,却是无论如何舍不得将之封存了。

“但教姑娘放马过来,获定不教姑娘失望!”孟获正颜道。
看着孟获持枪而立作天神状的样子,彩儿不由“扑哧”一笑,右手一松,箭若闪电,疾扑孟获左臂。好个孟获,不慌不忙,抬枪迎箭。针剂对麦芒,竟以“不周”枪尖迎向追魂之箭。但听“噹”的一声,箭枝落地,而孟获的身形却是晃也不晃,纹丝不动。
彩儿见状,心下佩服,却有些许不服气。有心再考校孟获一下,是故,她不再出声,蓦然引弓发箭,直朝孟获左臂射去。
她心下颇为矛盾:一方面,她希望孟获能接住,这样的话,三箭考校就完成了,她也就顺理成章地嫁给自己心仪之人;但另一方面,她却又不想让孟获轻易地接住,少女心中的骄傲让她不想让自己的意中人觉得自己没用,三箭尽皆无功而返。
正柔肠百转纠结之际,耳畔响起一声惨叫声,却见孟获捂着左臂摔坐于地。追魂箭却是檫过孟获左手臂,带出一蓬鲜血。彩儿见状,芳心大惊,连忙弃弓上前察看孟获的伤势。
“大头领,彩儿死罪,且让彩儿看看伤在何处?”说着,彩儿连忙上前翻开孟获残破的左臂衣袖,却见左臂檫掉一大块皮肉,鲜血还正不断涌出。彩儿忙撕下自己的衣袖,低下头给坐在地上的孟获包扎伤口。
但闻得一阵幽香阵阵,孟获心神俱醉。其实,以他的功力,挡下来箭,易如反掌,但他却故意不接,待见得彩儿满脸焦急,他心下窃喜。此时,那姣美的容颜就在身旁,触手可及。
轻轻地,一只手臂绕过后背,环抱住小蛮腰,她才赫然发现,她竟然跌入他的怀里。满鼻尽皆阳刚之气,中人欲醉,迷迷糊糊中,她只觉得光洁的额头一阵湿热,然后,耳朵里灌进丝丝热气,脖颈处麻酥酥甚是舒服,耳畔边传来那磁性的声音:“得妻如此,夫复何求!”
她大羞,干脆伏在他的怀里,一动也不动。半晌,不见动静,她忍不住抬头,却见他拿着那枝没有箭簇的弓箭,仔细端详。见她望来,拿起那枝箭朝她晃了晃,嘴角、眼里竟然却是笑。
“情若此箭,缘定三生”,却是无比的庄严。

那夜,他们便洞房花烛了。
她幸福极了,无论是在梦里还是在现实中,她似乎都可以随时笑出声来。
只是,此时的她并不知道幸福这种东西其实是个稀缺品,在漫长的人生生涯中,它竟是如此的短暂,短暂到当一个人回首往事的时候,竟然很难还能再找得到它的身影。
只是,没有人能够否认当下的感觉,无论幸福还是悲伤。
也许只是,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