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未婚的黑人女性已成为一种吸引人的文化象征。有线新闻台的特别报道、史蒂夫·哈维和T.D.捷克斯的畅销书、泰勒·佩里的电影,还有关于单身黑人女性及其非婚生子女的新闻让美国公众陷入了惊慌之中。而对于这种社会氛围常会有两种解读:一是把黑人男性写成滥交和不负责任的好色之徒;二是把黑人女性描绘成贪得无厌和蛮不讲理的讽刺漫画类人物。大众媒体从不费心进行小心的社会或历史分析,相反,它们常常助长毫无根据的道德恐慌。
《婚姻是为白种人准备的吗——非裔美国人婚姻数量下降如何影响你我》
拉尔夫·理查德·班克斯著。289页。25.95美元。
看到斯坦福法学教授拉尔夫·理查德·班克斯新书《婚姻是为白种人准备的吗?》,我以为书中要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但我错了。班克斯并没有哀叹黑人家庭观的堕落——而这是其他许多人会做的:他们从来只会反复引用丹尼尔·帕崔克·莫尼汉1965年的报告《黑人家庭:国家行动》,把黑人家庭结构描写成“顽疾缠身”。班克斯别开生面地就为何黑人美国人的结婚率如此之低提出了一个资料充足而且值得深究的论题。
班克斯清爽利落地勾勒了黑人美国人的爱情生活图景,而且消解了关于失败婚姻的传说:即失败的婚姻大部分发生在下层社会。他把重点放在中产阶级黑人妇女身上,并试图回答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黑人妇女“已婚率只有白人妇女的一半,而终身未婚者是白人妇女的三倍?”
班克斯对一百名非洲裔美国人进行了采访,询问他们的婚姻和约会经历,这些访谈指导着他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寻找其他答案。他准确地发现,虽然离婚在美国很普遍,而且非婚生育情况在各个种族中越来越广泛,但在美国文化里,结婚依然是一种社会理想和地位标志。他写道,虽然有上述数据,但非洲裔美国人和其他人种一样珍视婚姻,,只是他们要面对的婚姻障碍纷繁复杂,令人望而生畏。
黑人妇女在中学和大学的表现优于黑人男性。因此,黑人中产阶级很大一部分是女性,贫困的黑人则大多为男性,而且这一分野正在日渐加大。黑人男性坐牢的比例非常大,而在就业过程中他们这些案底又使情况更加恶化。班克斯提到了几项研究,说明“在考虑可能的结婚对象时,非洲裔美国人依然比其他族群更注重经济稳定。”但她们很可能没办法找到这类保障,所以就终身不婚。
此外,非洲裔美国人要在婚姻中获得好处并不像其他种族那么容易,这恰恰又是因为他们经济状况的不稳定。班克斯以调查数据为例,说明黑人婚生子女在学业和经济前景上并不比非婚生黑人子女更乐观。班克斯认为,我们也不能假设非婚生子女就一定没受到父亲的关爱,或者婚生子女就一定生活在稳定的家庭里。一个例子就能说明问题:黑人夫妇的离婚率和对婚姻不满的报告比白人夫妇要多。
班克斯认为黑人妇女在寻找另一半时并不像一般所认为的那样挑剔。实际上,他留意到黑人妇女的想法更像其他族群中教育程度和地位不如她们的女性。班克斯通过大量采访得到的细节驱散了黑人妇女头上挥之不去的“福利女王”、“水性杨花”幽灵,并梳理出她们的感情生活,描述了当婚姻前程灰暗时她们所感受到的孤独。班克斯还解释道,因为生活富裕的黑人男性极为少见,所以他们在婚姻市场上的权力正在提升:富有的黑人男性可以无限制地滥交,这同样对婚姻产生了负面影响。
这些导向了我对此书的批评。班克斯提出的建议是:黑人女性应该更开放一些,接受与其他种族结婚。班克斯认为,因为黑人女性的根性,她们会“下嫁”却不会“外嫁”——她们更愿意嫁给那些教育程度低和收入少的黑人男性,而不是嫁给其他种族(不过他没有注意到,历史上白人男性与黑人女性婚姻之间存在的强迫和剥削式的性关系可能是黑人女性不情愿嫁白人的根源)。而班克斯的价值观定位是值得赞赏的:在一个多元社会里,人们应该跨越种族建立关系,毕竟,爱情是一种惊艳——它不会你的期待完全一致。不过考虑到班克斯把黑人男性的社会现实描述成灾难性的,加上上述对非洲裔美国人结婚率低的解释,他提出这样的解决方案也是顺理成章的。在这里,我们应该注意,大量调查表明,黑人男性在学校、工作场合和法律实施方面都受到歧视。通过纠正约会选择来解决这一婚姻问题只能被视为针对个人的一种措施,而无法解开社会或结构上的症结。这点缺陷出现在一本描述这种基本社会制度的书中,显得十分奇怪。
另外,班克斯并没有进一步探讨黑人群体中女同、男同、双性恋和变性人在爱情上所要面对的问题。在一本以性为主题的书中,这是一个引人注目的缺失,班克斯注意到了黑人的经济分化,却没有注意到其他形式的分化。同样,此书还应该留意黑人群体中的婚姻。第一代和第二代黑人移民人口在过去四十年间有所上升。考虑到这一明确的史实以及一部分黑人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现实,对比一下这些黑人与其他黑人的结婚率,应该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瑕不掩瑜,《婚姻是为白人准备的吗?》仍是一部重要的著作,其读者不会仅仅是那些对非洲裔美国人生活感兴趣的人。班克斯成功地说明:黑人美国人是不稳定婚姻的领潮者,但这股潮流在非黑人族群中同样波涛汹涌。他对婚姻和健康的关系进行了区分,留意到欧洲一直广泛存在着稳定的非婚关系(因此,他写道,在那里结婚率的降低并不被视为危机)。所以,他的书并没有浪漫化婚姻制度,而是对美国同居关系的失败敲响了警钟。他就家庭的后果警告了我们,而我可以添加一点婚姻以外的警示,这一警示事关更广泛的社会崩坏,包括邻居之间的不信任、弱化的社会联系和社会机构、住房抵押权的丧失、机会的减损、对所谓“另类”的敌意、以及对对人类关系的怀疑。简单地讲,联结人与人之间的纽带应该更为紧密。
伊曼妮·佩里,普林斯顿非洲美国人研究中心教授,《更美的,更糟糕的:拥抱并超越美国种族不平等》一书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