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07|评论: 4

新重庆改写西部地产格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4-17 07:30 | |阅读模式
      现状篇
  精彩直辖精彩重庆
  重庆,作为一座古城,积淀三千年,人文厚重;作为一座新城,直辖九年,日新月异。古老又年轻的直辖市,越来越受到海内外的热切关注。
  经济
  重庆处于中国西部的东部,是中国东西部经济传承带,设立重庆直辖市,明确反映出国家发展的战略意图和决心———通过发展重庆,带动整个西部的发展。重
  庆近几年的发展不负众望,2003年,重庆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000亿元,比直辖前翻了个番;2005年又达到3100亿元,年增长11.8%。去年,重庆人均可支配收入位居西部12省市首位。重庆经济连续8年实现了高位增长,重庆初步实现了经济的
起飞。
  开放
  近年来,重庆先后成功举办亚洲议会和平协会第三届年会(AAPP会议)、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等一系列高规格的国际性会议和活动,通过这些活动,让重庆在全球的影响日益增大。去年,重庆先后被世界银行、美国《财富》论坛等评为西部投资环境最优发展最快的城市、中国第四片投资热土。
  商贸
  直辖九年,重庆商贸业由弱变强,商贸设施建设也实现根本性突破。解放碑购物中心赢得“西部第一街”的美誉,南坪、江北、沙坪坝、杨家坪等城市组团,也先后建立起了设施先进的商业步行街系统,其繁华程度直逼解放碑。国内外大型购物中心竞相入驻重庆,易初莲花、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在重庆安营扎寨,太平洋、华联商厦、美美百货、王府井、百盛、永辉超市、好又多等国内知名商业巨头也在渝展开比拼,重庆商贸呈现一派繁荣的景象。
  交通
  “八小时重庆”贯通巴渝山水,“半小时主城”打通城市堵点,高速公路建设更是快马加鞭,渝长、长涪、渝合、渝邻、渝湛高速公路和内环高速公路相继建成通车。“二环八射”2000公里高速公路剩余路段在去年底全面开工。
  高速公路“二环八射”、铁路“一环四射”、水运“一干两支”、机场“一大两小”,长江上游交通枢纽已初具雏形。重庆交通的飞速发展,不仅会使其成为西部的交通枢纽,也将使其成为西部的物流中心,成为带动西部发展的火车头。
  展望篇
  重庆明天更美好
  走在重庆的街头,细心的你会发现,重庆的天空蓝了,云变白了,路变宽了,楼变高了,广场多了,漂亮的小区和绿地也越来越多,老工业基地重庆,正焕发勃勃生机。不过,重庆的未来更让人充满向往。
  重庆发展的目标是,在2010年初步建成长江上游交通枢纽,然后再用十年的时间发展,到2020年建成长江上游经济中心。
  “二环八射”高速公路网将是辐射大西南的基础骨架。“二环”,指围绕主城的两条环线高速公路;“八射”,则是从主城区向四周发散出去的8条高速公路,即重庆至成都、重庆至遂宁、重庆至武胜、重庆至邻水、重庆至宜昌、重庆至长沙、重庆至贵阳、重庆至泸州八条射线。这些工程将在2009年建成。这不仅使重庆变得四通八达,也使整个西部得以通江达海,为整个西部经济腾飞铺就了快速通道。
  通过快速干道的连接,今后川渝之间联系将更为密切。目前已建成成渝、渝邻、渝武高速公路,渝遂、渝泸高速公路建成后,重庆到四川任何一个二三级城市,都可以借道高速公路快速通达。
  “十一五”期间,重庆还计划投资158亿元,加大水运基础建设力度,基本建成长江上游航运中心。将建成万宜、兰渝、襄渝二线,开工建设涪利、渝怀二线、遂渝二线,投运南涪铁路,形成“一环九射”铁路网,成为西南铁路新的枢纽中心。
  市内交通则坚持公交优先政策,加快公交数字化和智能化进程,建设舒适、便捷、安全、清洁的城市公交体系,在已有的城市轻轨交通基础上,加快城市轨道纵横发展,建成八条轻轨线。
  工业建成“三中心两枢纽一基地”。三中心,即以区域性中央商务区、长江上游物流中心和购物中心、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和现代市场体系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商贸中心;以长江上游金融机构聚集地和区域性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金融中心;以区域性科技创新体系、现代教育体系、文化弘扬创新基地、信息资源开发集散基地为核心的长江上游科教文化信息中心。
  两枢纽以内河航运中心和现代国际空港构成的长江上游综合交通枢纽;以西部互联交换中心和国际出口局为核心内容的长江上游通信枢纽。一基地指以汽车名城和摩托车之都、装备制造业基地、化工基地为重点内容的长江上游现代产业基地。
  重庆还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宁静等四大行动,打造优良人居环境。重庆这座历史名城和现代之都,一定会越来越显示出她无穷的魅力。
  楼市篇
  重庆楼市值得成都人投资
  1、重庆房价平均比成都低1300元
  “成都楼市相对成熟,能更快地适应新政策环境,抗风险的能力更强。而起步较晚的重庆楼市则处于快速成长期,开发量、成交量较大,房价相对较低,投资潜力更大。”这是近日中房指数西南研究院研究总监石磊对《2005年成渝楼市调查报告》的总结陈辞。
  “2005年,重庆房地产市场的开发量大于成都,市民的购买需求和购买力也比成都旺盛。”石磊分析称,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重庆楼市里的外来购房者仅占6%左右,“因此,重庆楼市的本地需求更高。”
  2005年重庆主城商品住房成交均价为2587元/㎡,而成都五城区均价为3890元/㎡,高出重庆1303元/㎡。“从房价来看,重庆不仅远低于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比近邻成都也低了不少。”石磊说,对于重庆这样一个经济迅猛发展,定位于长江中上游经济中心的城市来说,今后住宅价格还有较大的上涨空间。
  中国社科院也在日前发布了《城市竞争力蓝皮书: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4》,《蓝皮书》对重庆楼市的定位是“最具发展投资潜力”。
  2、三大理由支撑重庆楼市升值
  2005年重庆主城区商品住房成交均价2587元/平方米,同比增长8.45%。在2005年国家宏观调控的大背景下,重庆房价稳得起,且稳中有升,难能可贵!重庆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黄奇帆表示:“重庆楼市能够经受住中央宏观调控的检验,有三个理由。而这三个理由,也将支撑着重庆楼市今后的健康发展。”
  理由一:投资适度无泡沫
  房地产投资规模既不能过度,也不能太小。“凡是经济比较活跃,而房地产市场也能健康发展的城市,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都在25%左右。”黄奇帆说,重庆通过控制土地供应,调控房地产投资规模,已经有了一套成熟的做法,“从2002年起,重庆房地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例在25%左右。”
  理由二:重庆人还缺房子
  按照建设部的标准,城市居民住房一般人均30-35平方米。重庆2005年城市人均住房面积24平方米,还差6-9平方米。全市1200万城市人口,还需要新建1亿到1.2亿平方米商品住房。另外,重庆每年新增城市人口40-50万,按这个速度计算,20年后重庆会增加1000万城市人口,一个人30平方米就需要3亿平方米商品住房。这笔账算下来,今后20年,重庆全市需新增4亿平方米商品住房,平均每年需要新建2000万平方米。重庆巨大的住房需求,是对重庆楼市发展及升值最有力的支撑。
  理由三:房价合理买得起
  重庆房价一直维持在与市民收入相适应的水平。2002年重庆主城就业人群人均月收入1700元,商品住房均价也是1700元/平方米左右。2005年主城就业人群人均月收入2500多元,商品住房均价2500元/平方米,基本上是平衡的。黄奇帆说:“让房价保持在市民买得起的水平,也是对房产投资者利益的保证。”。
  3、重庆楼盘让八成业主满意
  外地楼盘在重庆纷纷上马,带动了重庆楼盘品质的迅速提升。龙湖、金科、华宇等一线本土房企的影响力在国内也越来越响。2005年CIHAF(中国住交会),这个中国最权威的房地产展会上,重庆有4家房企获得“中国名企”称号,7个楼盘当选“中国名盘”,获奖数量位居西部第一。
  今年3月初,重庆社科院与专业调查公司联手进行了一次关于业主对所居住楼盘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80%业主对自家楼盘满意,对住宅质量及性能满意度更是高居各类分项调查的榜首。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6-4-20 15:37 |
在我们单位,重庆的大量在成都买房,往成都定居,这是事实。

发表于 2006-4-18 15:39 |

我也同意玉班的观点,我只看见重庆人迁居成都,好象就是没有看见成都人迁居重庆!

‘火炉’加‘梯坎’,谁去谁的脑袋有病!~

发表于 2006-4-17 16:22 |

我这个人比较现实,看见事实存在的东西才相信.

面前,我看见的现实是:

重庆人大量迁居成都(成都龙泉阳光城简直就是重庆人的聚居地),

重庆地产业纷纷投资成都(重庆地产老大06年的投资重点在成都),

试问楼主,如果重庆的投资环境或居住环境有那么好的话,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发表于 2006-4-17 19:35 |
我同意楼上的观点![em03]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