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思想家卢梭说:“大自然塑造了我,然后把模子打碎了。”这话听起来深奥,却适用于每一个人。可惜的是,许多人不肯接受这个已经失去了模子的自我,于是就用自以为完美的标准,把自己重新塑造一遍,结果彼此相似,却失去了自我。 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完美是一句极具诱惑力的口号,却也是一个漂亮的陷饼。当我们陷进“完美”的泥塘时,却以为是席梦思软床。追求完美的误区常常是以漂亮的面貌出现,以良好的状态开始,然后被日后的逞强、虚荣所代替,我们心理上渐渐地磨出了老茧,而自己浑然不知。 一位记者去采访两位颇有名气的画家,请他们谈谈如何发现美,并因此而为世人创造出美来的。其中一位画家说道:“追求和发现美,是每个画家梦寐以求的事,将它们:诉诸笔端,现于画纸,更是每个画家的神圣职责所在,当然义不容辞!”他说到这里,无不惋惜地摇了摇头,十分失望地说:“恕我直言,我感到非常遗憾。虽然我跋山涉水,历尽千辛万苦,到过世界很多地方,不管是游历也好,观光也罢,然而,我从来没有找到那胶激情,也就是说,没有找到令我下决心画下来的完美面孔。” 画家说到这里,对记者举例道:“在每张面孔上,我都或多或少地发现了这样或那样的理疵,可以说我的追寻不过是一场梦而已,徒劳而无功。你想,这样充满缺陷的面孔,怎能构成我完美绝伦的画卷?”画家连连摇头表示无可奈何。 而与他齐名的另一位画家,却平淡地对记者说:“我从不把自己当成一位艺术家,也没有到国外去追寻什么灵感,我只是置身其中,与大众融为一体,与他们同哭同笑。结果我发现任何一张面孔都不是微不足道或者一无是处,我总能在其最普通、最平凡的一面,发现其更美、更与众不同的一面来。”这位画家深情地说:“他们的每张面孔,都是一件艺术珍品,是一尊维纳斯像。”说到这,画家的脸上满是圣洁的光辉,他说:“这些对我来说,已深感快乐,即使我不是一位艺术家,但我生活在他们当中,也心满意足了!” 同样是谈如何在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苛求完美的画家看到的是人们脸上这样或那样的瑕疵,因而感到痛苦、遗憾;承认差异、善于发现美的画家却从生活中找到了一件件艺术珍品,发现了一尊尊维纳斯像,因而感到快乐、满足。可见,不同的心态和不同的审美观所产生的结果,有多么不同。 纵是白玉也有微瑕。过分地追求完美,只能使自己产生一种无法实现的落差,进而产生抱怨。只有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才能使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多姿多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