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19|评论: 20

蓬安民俗--------------耍狮子--------------------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2-8 11: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3年2月8日早上收到南充著名作家朱兴弟老师告知,笔者创作的散文《耍狮子》收录入南充《嘉陵江》杂志,以此向外揭示了流传于蓬安境内的耍狮子庆贺新春这一古老悠久淳朴独特的民风民俗。
       非常感谢朱老师。
未命名.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娃娃放牛 发表于 2013-2-9 21:2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欢迎老弟到蓬安太阳岛上来放牛牛耍。百牛渡江等你来。

发表于 2013-2-9 21:2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dshak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支钢枪 发表于 2013-2-9 20:3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图片中穿红衣服拧包那美女妹妹脸盘子大哈

那是我雪儿妹子
那是仪陇马鞍美女兼才女
非常优秀的一个奇女子

发表于 2013-2-9 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中穿红衣服拧包那美女妹妹脸盘子大哈:lol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8:4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2-9 17:11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td][/tr]

[/table]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7:11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2-9 14:02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

难忘家乡“薅秧歌”
                                                                                         邓四平/文

  川北农村,勤劳善良,憨厚淳朴的父老乡亲们在插秧后不久便要为秧苗进行一次疏松泥土除去杂草称为“薅秧”的田间劳作。在薅秧劳作过程中,人们一边薅秧,一边拉家常、摆龙门阵,或者谈天说地、打情骂俏等等,渐渐地,这些相互的交流也就慢慢演变成了家乡川北农村那原汁原味生动有趣的“薅秧歌”了。
  儿时的记忆中,古色古香的老家农村“海田坝”那古风古韵的地名就仿佛在告诉人们,这里有着海洋一般辽阔的大田,这里就是五谷丰登盛产民歌民谣和民俗文化的好地方。尤其是流传于家乡海田的“薅秧歌”,那歌、那词、那腔、那调、那韵、那味,更是别有情趣,千般滋味,万种风情,让人久久难以忘却。
  每年农历四五月份到来之时,那是农村最具生机与活力的季节了。桃红李熟果实累累压弯了枝丫,绿油油的秧苗,明晃晃的水田,土地平旷,农舍俨然,宛如世外桃花源。“天气下雨好栽苕哦————天气晴朗好薅秧哦————”天气晴好阳光明媚的日子,在一尺来深的嫩绿秧田里,十来个衣着以青蓝二色为主的生产队男女社员一字形排开,每人手拿一根酒杯粗细的木棍或竹棒,薅秧人一只脚稳稳站住,用另一个脚的脚掌在秧苗周围抹来抹去,为秧苗疏松泥土或者时而弯腰用手拔出隐藏秧苗之间的稗子草,这就是薅秧了。
  平常食不果腹的社员们,在将近中午的对火大太阳的炙烤下,黝黑的皮肤大汗淋漓,无精打采地重复着简单的薅秧动作,“唱个歌来提提神罗!”有人的提议立即得到大家一致地附和。
  于是其中一人迅速高声领唱道:“下田薅秧薅四方哦,一盘萝卜一盘姜。萝卜没有姜好吃呀,家花莫得野花香!”其余之人便紧跟而至合唱,合唱独具特色,有拖腔和衬词,唱起来宛如小河流水,舒缓明朗,婉转流畅;听起来,圆润雄浑,清脆悦耳,悠悠扬扬。合唱的一、三句重复后三个字。如领唱:“下田薅秧哎薅四方哟喂,”众齐:“薅四哎方哟喂。”二、四句众人接着最后一个字唱,有味道的是用鼻音长长的哼唱。如领唱:“家花没有野花哟。”众齐:“香呀哈吆儿吆儿吆呵呵,野花哟香啊。”领唱的唱得很优雅,应和的唱得很有气势,听起来真是别有风情。
  “薅秧歌”歌词多为七言,曲调由四个乐句构成一个完整的调门。都是一人领唱,众人帮合,内容一般很少反映薅草的质量,大部分反映的却是男女之间的真诚爱情。如:“光棍草,稗子草,又要扯来又要薅,又要勾腰扯稗子,又想抬头看阿娇。”
  歌词有传统的也有即兴的。说是歌词,其实也就是一些顺口溜而已,纯乡土文学,典型的原汁原味原生态。传统的歌词是一代一代传唱下来的,内容较固定,如:“大田薅秧行对行,薅秧就把秧歌唱,唱个张飞杀岳飞,唱个太阳嫁月亮。”有些“薅秧歌”有很浓的政治内容,带有时代烙印。如旧社会人们唱的是“大田薅秧行对行,年年薅秧年年唱,我薅秧子脚杆软,东家养得白胖胖。”解放后人们唱的是“大田薅秧行对行,现在薅秧不一样,薅秧唱支幸福歌,翻身不忘共产党。”“大跃进”年代人们唱的是“披着月亮去薅秧,羞得雄鸡急忙唱,一天薅个三十亩,薅个卫星追太阳。”传统歌词数量最多的是表现爱情的,如:“太阳出来一把火,扯开嗓子唱秧歌,唱支秧歌情妹听,情妹听了睡不着。”
  即兴的“薅秧歌”是随口乱编的,见什么唱什么,只要押韵上口就行。因此我常常十分佩服家乡的父老乡亲们,一直以来,我都以为真正的智慧其实是蕴藏于民间的,真正的文学其实也是植根于民间的,民间的土壤才是文学最好的温床。即兴的“薅秧歌”便是最好的证明。如领唱的看见远处有位走路的妇女,他便随口唱道:“对面有位胖大嫂,为啥穿得那样好,一人走路好没劲,我来陪你要不要。”就是看见山坡上有条牛,领唱者也会胡诌一通:“对面坡上有条牛,鼓起眼睛四处瞅,东瞅西瞅忘吃草,嘴里啃块大石头。”时间长了,没有什么可见可唱,领唱者便会即兴编一些“子字歌”之类的,如“我在田里薅秧子,妹在地里割麦子,地里飞出个阳雀子,田里飞出个秧鸡子。”
  说来也神奇,一唱起“薅秧歌”,男女社员们就来了精神,大家唱得很卖劲,唱到高音时,脖子上都是青筋直冒。人们仿佛一下子就忘记了疲劳、饥饿和烦恼似的,那薅秧的动作和唱歌的节奏也十分协调,进退有序,整齐划一,仿佛表演经过长久排练过的舞蹈,劳动效率也大大提高。至今多年过去,回过头去看那时候唱“薅秧歌”,我才蓦然发觉:那哪儿仅仅只是一首首即兴而唱的“薅秧歌”哦,那简直就是绽放在希望的田野中一株株神奇而美丽的忘忧草啊!她给人以慰藉,给人以遐想,给人以曙光,她更给人以希望!……
  往事如烟,岁月如歌。 在那饥饿而贫穷的年代,人们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都极度贫乏,唱的只有《红灯记》、《沙家滨》、《智取威虎山》等8个样板戏和一些调子高的惊人的革命歌曲,至今多年过去,还是觉得那时侯听田野里父老乡亲们唱的“薅秧歌”更加生动而有趣。那“薅秧歌”居然可以使人们仿佛一下子忘记了疲劳、烦恼甚至饥饿,很多时候,我常常思索;也许精神的富足比物质的享受更为重要些吧。
  上个世纪80年代以后,由于田地包产到户,单个的家庭劳动代替了原来的生产队的集体劳动,“薅秧歌”也就缺乏了生存和发展的土壤了,如今的农村已经很少很少再听见有人传唱那仿佛人间天籁的“薅秧歌”了。
  记忆里,睡梦中,家乡的“薅秧歌”呵,她就像家乡川北的青山绿水那样朴实而自然,她也像家乡川北农村的父老乡亲那样淳朴、憨厚和善良。她滋养着故乡的人民一代又一代地在这一片广袤而肥沃的希望田野上繁衍生息并茁壮成长……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4: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2:13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3-2-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恭喜恭喜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9 10:44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20:15 | 显示全部楼层
杜0生 发表于 2013-2-8 14: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喜庆 吉祥

大家都吉祥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杜0生 发表于 2013-2-8 14:30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喜庆 吉祥

:lol

发表于 2013-2-8 14:30 | 显示全部楼层
喜庆 吉祥:victory: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3: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2-8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3-2-8 11:28 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你也来嘛
把你的东西也晾晒出来嘛
非常希望向你学习一哈

说的好,有的人不做事,天天责备他人,无聊!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1:28 | 显示全部楼层
524312165 发表于 2013-2-8 11:26 http://www.mala.cn/static/image/common/back.gif
吹捧与自我吹捧


你也来嘛
把你的东西也晾晒出来嘛
非常希望向你学习一哈
在这里吹捧与自我吹捧既不完税又没得稿费
如果你来稿
稿费从优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3-2-8 11: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吹捧与自我吹捧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1: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3-2-8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