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怎样区别于迷信、沉迷网络、书呆子?杨贵元713次挑战中国教育权威 ☆ 以事实为基础,懂道理就科学,不懂道理就可能迷信。现实中的许多事物现象很神奇,当我们不懂其中道理时,就解释不通,就有可能迷信;当我们懂得了其中道理,就认为这是顺理成章,就能科学对待。如北方人冬天有封窗习惯,就是冬天把窗户关严,并用一些东西把窗缝也堵上。这种封窗同时也带来了一个问题,当封得不严有风孔时,或者封堵的风面不平时,只要外面一起风,这些孔穴一进风就会产生共鸣而发出一些奇怪的声音:不懂这道理的人就迷信是鬼哭狼嚎,一起风就提心吊胆,还永远不知道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而懂此道理的就平静对待,马上或风停后就能立即根本解决这个问题。 不以事实为依据,懂道理就书呆子,不懂道理就虚拟、就神化。应试教育,就是知识脱离实践、教育脱离社会。任何知识道理都是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不会社会实践的任何知识学习,都不是真正懂道理,只是假懂道理,即一坐在教室里一翻开书,就感到自己无所不能,没有什么问题解释不了;但一面对具体问题时,就不知道该拿什么知识来解释,即使拿着知识也不会去具体解释,因此书呆子最怕进入社会,最怕面对现实。而一些文盲,往往把自己没见过的、不懂其道理的常常说成是神仙,而且很向往一种神仙似的虚拟生活,这就是不少应试“坏”、“差”生沉迷于网络虚拟的原因。 只有素质教育才能培养科学素质。素质教育,就是把知识融入实践,把教育融入社会,让人科学认识社会实践的客观规律,让人遵守、利用客观规律去从事社会实践活动,就能有效地培养科学素质,就能根除迷信、虚拟问题等。素质教育具体操作方案,敬请网页搜索“杨贵元七次自荐当教育部长,谁聘我去拯救清华北大?”,“杨贵元八次自荐当教育部长,请社会用三行动来逼迫教改!”。 ☆ 杨贵元:大连市,辽宁师范大学管理学院,ygyyangguiyuan@sina.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