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牵梦萦攀枝花
我在攀枝花工作了十七年,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在那里度过,攀枝花的一切都深深地烙在我的记忆中。虽然我离开攀枝花已经十多年了,但往事仿佛就在昨天。我的思绪不时飞回那遥远的金沙江畔、宝鼎山麓,那里有扎根攀枝花的南充市人;有来自天南地北曾与我共过事的同事和朋友;有蔚蓝的天空,明媚的阳光;有火红的攀枝花,嫣红的凤凰树;有丰富的矿产,珍稀的宝藏……
2004年底,我回到了令我魂牵梦萦的第二故乡——攀枝花。攀枝花的阳光依然灿烂明媚,金沙江水仍然一泻千里。然而,攀枝花市已旧貌换新颤!山变绿了,水变清了,道路桥梁多了,高楼大厦多了,飞机通航了……今天的攀枝花是两代建设者辛勤劳动、艰苦奋斗的成果。仅仅四十年时间,攀枝花就由原来的不毛之地成为一百多万人口的现代化城市;短短的十多年,攀枝花在市政建设、文化、交通、通讯、商贸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攀枝花人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我刚回到家乡那几年,闭口不提自己曾是攀枝花人,因为金沙江边这座建在山坡上的移民城市被一些南充市民瞧不起,攀枝花在他们的心目中是荒山野岭、穷乡僻壤、物资匮乏的代名词;攀枝花给人的印象是灼人的烈日、漫天的飞尘、陡峭的坡道。而近几年,我常把自己曾是“攀枝花人”挂在嘴边,毕竟攀枝花越来越富饶,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引起世人的瞩目;毕竟南充人为攀枝花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毕竟我在攀枝花工作、生活了十七年,我的骨子里至今还透着那么一股散不完、道不尽的“攀枝花人”的味道。我对攀枝花的眷恋和思念,乃是对自己青春时代的追忆,对昔日艰苦岁月的回味,对仍在攀枝花工作和生活的南充人的牵挂。在过去与现实这种真切的对比中,我目睹到百里钢城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感受到攀枝花所蕴藏的巨大潜力,体会到攀枝花所充满的勃勃生机。我为今天仍在为攀枝花做出自己贡献的南充人而祝福,我为受到地震灾害和影响的攀枝花人祈祷……
攀枝花,您永远盛开在我心中。攀枝花,我还会回到您身边,踩着我走过的足迹,去看巍巍宝鼎浮云缭绕,去看滔滔金江浪花翻卷,去看二滩电站湖水似镜,去看攀枝花红遍钢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