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504|评论: 13

打击“反腐谣言”有利于推进反腐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4-7-23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着反腐工作节节推进,近期网上出现了一种新型谣言——“反腐谣言”,主要是关于官员“出事”的不实消息和传闻。日前,公安机关根据群众举报,依法对2名在网上编造、传播“反腐谣言”的网民予以刑事拘留,并对37名编造、传播相关谣言的网民予以治安处罚和教育训诫。(7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从2013年9月至今,国家有关部门加大了对网络谣言的惩戒力度,包括“秦火火”等人在内的一批造谣者和传谣者,都依法受到了法律严惩。在国家对造谣、传谣行为保持高压态势的情形下,为何编造“反腐谣言”会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现象?

  究其因,一方面是因为反腐工作成效卓著,几乎每周都有“苍蝇”和“老虎”被揪出来,让民众非常希望能把“打虎抓蝇”进行到底,对相关信息格外关注。尤其是一些反腐案例中,贪腐官员在落马被抓前毫无征兆。在这种心理预期和“突发式”落马成为常态的背景下,如果网上出现某位官员突然被查的消息,有些人不辨消息来源就会轻易相信,并转发相关谣言。

  另一方面,在反腐工作越来越公开、透明的同时,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反腐调查是非常严肃的工作,信息披露必须建立在证据确凿无疑的前提下,严谨必然要求简略,但简略又让一些公众感觉“意犹未尽”,一些造谣者利用公众这种心理,大肆编造和传播无根据、捕风捉影、八卦式的谣言,迎合部分人的猎奇心理。

  事实证明,“反腐谣言”或制造混乱,蛊惑人心,或把严肃的反腐败斗争“娱乐化”,干扰反腐败斗争。及时打击造谣、传谣,惩戒造谣、传谣者,也是确保反腐败斗争顺利进行的必然要求。

  另外,在打击造谣、传谣的同时,还需在信息公开方面做好文章。一方面,在处理问题官员时,只要不涉及国家机密、不干扰司法机关办案,不妨最大限度地公开信息,不留“猜谜”空间;另一方面,要及时掌握社会热点舆情,对于网上一些苗头性的不实信息,及时以权威声音予以澄清,防止不实消息由“小谣”变成“大谣”。

  比如,对于网上出现的一些传闻,类似天津市公安局原局长武长顺家里搜出上亿元现金、前国家能源局煤炭司副司长魏鹏家中搜出的赃款点坏了数台点钞机等,应有权威回应及时证实或证伪。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4-7-23 11:40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官方舆论总是跟不上形势,这是政府的硬伤,所以政府在舆论攻势下连连败北。

发表于 2014-7-23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信息如此发达,政府的脚步应该跟得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才对。又或者是许多地方政府或单位没有重视的原因。但看中央电视台,对网络的关注度似乎又增强了些,慢慢来吧。

发表于 2014-7-23 11:57 | 显示全部楼层
必须打击

发表于 2014-7-23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打击才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14-7-23 14:41 | 显示全部楼层
丰满与骨感的代价啊

发表于 2014-7-23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公开、透明,谣言自然消失!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7-23 16:49
公开,制度,监督才是硬道理

发表于 2014-7-23 18:01 | 显示全部楼层
:D:D:D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4-7-24 06:35
官谣那么处理!!

发表于 2016-10-25 22:43 | 显示全部楼层
无风不起浪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0-25 23:21 | 显示全部楼层
谣言止于真相
发表于 2016-10-25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6-10-26 00: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空扯这些,不如下村看看,各村公布的精准扶贫困难户,是不是镇穷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