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074|评论: 20

[原创]羌笛悠远:云端的非主流生活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12-12 11:11 | |阅读模式

  这是八月份写得一篇文章,发表在《中国三峡》杂志第八期,发上来和大家分享一下。请大家多多支持。

  羌人都生活在大山之巅,有“云朵上的民族”之称。站在山巅,仿佛伸手便可以触摸到蓝蓝的天,连白云也在指缝间游走。岷江从这里流向远方,滋润着这块土地,孕育了坚贞不屈、不断进取、百折不饶、捭阖纵横的羌族人。从古至今,他们始终充溢着古朴的人文气韵和独特的精神脉象。

  今天的羌族,主要分布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的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绵阳市北川羌族自治县境内,以及甘肃、贵州、云南的部分地区,现有人口约32万人左右。高山深处,住着朴实的羌寨人家;他们的家门外,云雾缭绕。这些高山里的羌寨人,不管经历了多少年的风雨变迁,他们仍旧保留着完整的古老羌民族习俗和神秘而独有的民族文化。

  这个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离我所在的成都并不远。只是我从未仔细的去聆听过这个古老民族的历史故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开始走进羌族,用心去感受这个强大民族所蕴含的巨大力量。

  羌区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美如油画的风景:湛蓝的天空,雪白的云朵,有如无数非洲菊倒挂天空,素雅纯净。置身连绵的群山,什么闹市的喧嚣、人生的酸楚早已被抛到九霄云外,人们的心灵在这里得到了从未有过的净化和升华……

  大山把羌寨紧紧地拥入怀抱,古朴而坚固的羌人民居是当地人在无砖无瓦的情况下,靠勤劳的双手,用有菱有角的石头修建起来的。千年的风吹雨打,无数的战火洗礼,未使房屋丝毫受损。站在寨边远远望去,一片黄褐色的石屋依着陡峭的山势,高低错落,鳞次栉比,屋屋相连。高达数十米的碉楼在经历了地震和数百年的风雨侵袭后依旧巍然耸立。家门的木锁显得格外地奇特,自家的木制钥匙绝对无法打开别家的大门。简易的小木锁比铜锁铁锁还安全,这也正是羌人智慧的体现。

  自古以来,羌人择水而居。现在的羌寨仍保留着羌族先民的传统,在山寨中构建了复杂而又合理的水网系统。远山冰雪融化而成的大沟从寨边奔流而过,冰凉清澈的泉流打自家的房屋周围流过。这不起眼的细流在生活中给羌族人民带来了许多的便利。小寨中有水的浸润,更加富有生机和灵气。在有数千年历史的小巷,时常能见到上了年纪的羌族老人的身影,这些一辈子生活在古寨的老人,见证了岁月的痕迹和羌寨的历史。

  在羌人的传统生活中,少不了精美的服饰、千姿百媚的绣花鞋、精致的腰刀、香醇的青稞酒和酥油茶、优美动听的山歌,还有那神秘的图腾。高耸的喇嘛塔让人不得不对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羌文化和顽强不屈的羌人精神肃然起敬。

  古朴悠扬的羌族小曲叙述着羌人的历史,将人引入时间的隧道,去追寻祖先的足迹,去纵览这个伟大民族的历史进程。

  羌,中华大地的一个古老族群。在历史上,“羌”是对西部游牧民族的泛称,主要聚居在今天的青海、甘肃一带。早在殷商时代的甲骨文中就有“羌”这一族群称号的文字记载。《说文解字》:“羌,西戎牧羊人也”;在《后汉书·光武帝纪(第一下)》中有“羌有百五十四种”的记载。羌族群不是一个单一的民族,他们有不同的语言、服饰、习俗,唯一的共同点就是“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方式。

  羌人是古代戎人中的一部分,亦或全部。在四、五千年前的黄帝时期,羌人中的一支较早进入经济、文化、科技、政治都相对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生活,与当地居民相互影响交融,他们凭着自己的辛勤劳作,成为中原农业文明的前驱,并形成了中华民族的祖先——华夏族。约公元前2100年,善于治水的古羌后裔大禹,为了天下子民的安生,告别家乡的大山,走上了一条大规模的艰巨治水之路。他专心治理水患,疏通了九河,战绩显赫,民间还有大禹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美传。作为华夏族人,大禹继任部落联盟总首领,大禹王破除了“禅让制”,传位于其子启,启即位后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禹治理了洪水,拯救了人民,建立了国家,同时开创了华夏文明。而他在治水过程中所体现的精神也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留居西部的羌人,仍保存其传统文化的特点。春秋战国时,以河湟为中心的羌人部落还处在较落后的阶段。随着自身的发展,羌人逐渐向外迁徒或向外扩张,而东阻强秦,最后决定向西南及西北发展。经过一段时间,先后迁到岷江上游;直至西汉,羌人已由西北南下到岷江地区。岷江是长江的一条支流,发源于阿坝的贡嘎。岷江的源头,只是一条清浅的细流,然而,正是这涓涓溪流在奔腾千里后,造就了羌族不平凡的历史。秦汉以后,岷江上游一直居住着羌人。这时期,陇西宕昌羌、邓至羌在其势力扩张后都曾统治过岷江上游一带。居住这一地域的羌人部落,自汉以来多归属中原王朝的管辖,其中大部分同化于汉族和藏族;一部则保存下来从而形成了今天的羌族。岷江,一条悠悠的母亲河,哺育了世代羌族勤劳勇敢的儿女,更润泽了羌族人民渊源流长的文化之水羌人的不断外迁,与不同的民族融合发展,形成了我国历史上大部分的民族。羌人的部分部落先后向北进入蒙古大草原,形成匈奴、吐谷浑鲜卑等民族;向西进入青藏高原形成藏族;向东南进入四川形成古蜀人,造就了灿烂的三星堆文化;向东北进入宁夏形成党项族,建立了西夏王朝;向南进入广袤的云贵高原,形成土族、纳西族、彝族等十几个民族。羌族是一个极富文化底蕴的民族,羌人造就了中国历史上一大半的帝王诸侯,始终占据着统治地位。炎帝、黄帝、尧、大禹、夏王周君等等都是羌人的后裔。杰出的羌人层出不穷,光耀中华。所谓一方水土,养育出代代伟人。

  羌族是一个信奉“万物有灵”的多神崇拜的民族,在这里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震撼。羌人的发展历史造就了羌人不同的宗教信仰。走在幽静的羌寨中,每家每户石头垒砌的房屋檐上,常能见到羊头被高高挂上,这是羌区人民对原始宗教的动物崇拜。他们对宗教还一直保留着对多神崇拜的原始宗教特色,而且以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为主。自然崇拜是羌民族信仰的主要内容,他们对白石尤其崇拜。所谓“白石莹莹象征神”,一切都以白石为中心,白色的饰物在他们眼中视为纯洁的圣灵,在门楣、窗口、碉楼、神树、神林中一般都会供奉着五块白石,分别象征着天神、地神、山神、山神娘娘和树神。天、地、山、树因为在自然界中与羌民的生产生活最为密切,自然也就成为了他们崇拜的对象。羌族人民认为在人的世界之外还有一种超自然的力量在主宰一切,笃信大自然有无数威严神圣、法力无比的神灵治理其间。

  羌族的祭祀仪式中以祭天神最为频繁,以祭山神最为隆重。每天早晨和黄昏,羌民都要在屋顶供奉天神的塔里燃烧柏树枝以表示崇敬。祭祀山神的活动通常在村寨附近山上的神林中进行。羌民认为,只有用虔诚的祈祷祭祀方式,祭拜、祈求、祈神佑福,才能保证国家昌盛、社会平安。这样,人们的生活就繁生出婚嫁时的择期、安葬和超度、禳灾纳福、生老病死等成套礼仪和民族习俗。其中诸如祭山、还愿、治病、驱鬼、安神、除秽、招魂、消灾以及敬神和祝福在羌族社会中有较高的地位,且必须请一位男性释比来主持活动。如果不仔细品味羌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很难领略到羌文化的那份厚重。

  如今,虽然羌寨人的生产生活已开始略显平淡,但点点滴滴之中我们依然能看到一种坚韧和希望正被传承和发扬广大。羌族,有着悠久的历史,但她又是一个年轻的民族,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才被正式确定为一个民族。直到上个世纪40年代,羌族的文化传承仍处于以口耳相传和观察模仿为主的原始状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发掘、搜集、整理羌族文化遗产和开展民族文艺创作,对其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羌文化的大河也将因此在辽阔的中华大地上越流越宽、越流越长、越流越欢。



  PS:以上图片是三峡总公司宣传信息中心的同志友情提供。

  [em13]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2 11:22 |
我以为没发送成功呢。

发表于 2008-12-14 07:15 |
[em01]

发表于 2008-12-15 11:20 |
是一篇不错的文章

发表于 2008-12-15 11:26 |

哎哟.不错喔.支持

发表于 2008-12-15 11:14 |
[em03]

发表于 2008-12-15 10:32 |
支持。好文章。

发表于 2008-12-15 12:02 |

不错的文章啊,希望还有新作哦~~~

发表于 2008-12-15 12:05 |

又看了一次,还是不错

发表于 2008-12-15 12:58 |

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4:50 |
谢谢大家支持。[em15]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6:23 |

呵呵,地震虽然摧毁了羌族很多文物与建筑。

但是它的美丽依然在我们心中。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5 16:25 |
QUOTE:
以下是引用stock在2008-12-15 16:11:00的发言:
再顶一个

这位兄台是?谢谢你的鼓励。哈哈

发表于 2008-12-15 16:11 |
再顶一个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7 16:38 |
没人顶贴呢?[em03]

发表于 2008-12-19 14:45 |

顶起

发表于 2008-12-19 17:18 |

支持楼主、

 楼主| 发表于 2008-12-19 16:52 |
QUOTE:
以下是引用川川漂漂在2008-12-19 14:45:00的发言:

顶起

有你这样的热情,我们论谈不就火热起来了?

发表于 2008-12-22 15:14 |

文字细腻

发表于 2008-12-25 21:52 |
已经看了七柒的好几篇贴子,再给这篇顶起!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