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里只有几条街道,但是规模绝不亚于100多年前的的韩国首尔。这里生活着几千户人家可以说都不是地地道道的周家乡人。
话说300多年前明末清初时,整个四川也没几个人。明末,有张献忠剿四川,《清史稿.食货志》称:“四川经张献忠之乱,孑遗者百无一二”。清初,四川人顽强抵抗,又遭清军屠杀,人口越来越少。尸横遍野的四川盆地必然发生瘟疫,人死得更快。人一死家畜乱跑,全喂了野生动物,于是又发生了虎患,那时也许老虎比人还多。连年战乱,老百姓无暇耕种,于是又发生饥荒。总之300多年前四川没什么人。
于是我们的祖先从全国各地移民到这儿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家家也有本难识的谱,这就是家谱。前几年花了不少时间研究我们家的家谱,终于找出了些眉目。据家谱记载,康熙年间我们家从湖北麻城孝感迁至四川。最初我们家的祖先迁在离简城很近的一个靠沱江边的地方,那里叫石桥镇。后来他的几个儿子又继续往周围迁移,其中一位迁到了周家乡。估计那时的周家乡还没有名字,旁边的桂花山还是原始森林,山下的小溪水还很清,田地里应该全是杂草,道路很小,被杂草给淹没。刚来这个地方的时候,谁也不知道他们所占的土地曾经属于谁,地下埋藏着多少尸骨和宝藏,但是从此以后,这遍广袤的土地就属于我们的祖先了,他们将在以后的300年里不断的开垦,拓荒,并把这些土地一代代的传递给他们的子孙。300多年过去了。我们家祖坟依然立在后山上,只是石碑上的字迹已经消失;我们的亲人也围绕着这小山布满了周围的弯弯沟沟。现在我们村大概还有300人左右是他的后代。我们认亲很容易的,因为所有人的名字中都有自己的班辈,直到改革开放后出生的一代名字中没了班辈,真担心以后我们的子孙找不到根在哪儿。
上面虽然只是我们一家人的来历,但是相信大部分周家人都是这么来到四川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