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900|评论: 3

[讨论]旗帜鲜明地反对在北川县城地震遗址周边修建索道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3-23 14:07 | |阅读模式

3月23日,在勒克尔的博客上看到期待已久的北川县城地震遗址保护方案的简要介绍,因为没有拜读过方案文本,所以不敢贸然评价。但在勒克尔的叙述中,有个设想是很刺目的,那就是修建空中索道。
修建空中索道的构想,既增加建设成本和维护成本,更破坏遗址的空间视觉。对北川县城地震遗址来说,任何损害空间环境的工程,无论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是不可取的,甚至是败笔。就北川地震遗址而言,要做的是,不是搞大量的人工建筑来满足“参观”(瞻仰)者的需要,而是要采取措施保护好遗址的原貌,即“原汁原味的地震遗址”。这是总体规划和具体设计方案的指导原则。而该方案已经滑落成一个旅游景区(景观)的规划设计方案,而非遗址保护方案。这在原则上偏离了世人,至少是北川人,或大部分北川人的期待。
该方案应取消在县城遗址周边搞索道的设想。对此,提出以下建议供参考。
一、在现在的景家山三倒拐(不是城边的三倒拐)老百姓搭建瞭望台处,建造一有羌族建筑特色的平台,供瞻仰(游览)者俯瞰县城遗址。除特殊者(如国家、省领导等)外,任何人不得进入城边的三倒拐,或者入城。
二、路线考虑。瞻仰(游览)者先在任家坪参观地震博物馆、瞻仰北川中学遗址后,赴三倒拐俯瞰县城遗址,并由此处的公路进入景家山羌寨游览后,再由景家山通往邓家的公路到达县城遗址旁的沙坝村,并由此经县政府遗址,过龙尾大桥、石蓑衣、苦竹坝电站遗址,直至唐家山堰塞湖。其交通工具采用遗址管理者统一提供的、适宜于此路段通行的小型中巴车为主。
三、从龙尾大桥到唐家山堰塞湖坝址段内,除了保护遗址的工程外,应不再建造任何供瞻仰(游览)、休息的设施,包括纪念馆(室)。所有为瞻仰(游览)者服务的设施,规划到堰塞湖原漩坪乡政府后山地段,与当地旅游规划对接,避免重复建设。
四、从龙尾大桥到唐家山堰塞湖坝址段,凡掩埋过村寨的地方,树碑纪念(可将遇难者名字刻于其上)。
五、地震灾难发生(包括整个灾区)后,得到了全国人民,包括国际社会的援助,而板房作为最醒目的标志,是这段历史的见证。历史是过去的今天,今天是未来的历史。因此,有必要将任家坪板房作适当的保留,使之成为地震博物馆的一部分,既见证海内外的援助,也见证灾民曾经的生活。
六、地震遗址博物馆虽然“立足”于北川,但它必须面向整个512地震灾区,如何使这个博物馆名副其实,是需要深思的问题。
北川地震遗址面临的永久性课题是保护,而解决这个永久性课题就是我们的主要任务。从这个角度来看北川地震遗址的保护和利用,过多的考虑人工建筑,必须三思而行,不能主次颠倒,对同一主题反复“强调”,没完没了。过多的人工建筑除了能为建筑材料销售作点贡献外,既无必要,也会因过多而成为过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7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3-31 10:15 |

先生所言甚是!

 楼主| 发表于 2009-4-1 10:50 |

(国家)地震博物馆选址原北川中学校址是一个糟糕的方案

 

今天(324日),从勒克尔博客上看到:“地震博物馆主体位于原北川中学校址,主体建筑由3个标高层组成,除了可以对北川中学遗址更好地利用和保护,也使博物馆更具纪念功能。主体由室内展区、遗址展示与利用区、科研教学区和爱心纪念林区组成。”

 

对于地震博物馆选址原北川中学遗址,虽早有所闻,但毕竟只是传闻,当时我就提出过反对意见:

任何一个稍具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作为一处遗址,原北川中学遗址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随意分割的,即使是操场,也属于禁止任何新建建筑物的保护范围。这一点作为规划者来说,应该是常识。说得直白一点,凡是原北川中学围墙范围内,都是遗址,应原封不动的得到保护,也只有这样的保护,才符合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基本方法。而目前的方案,竟是将地震博物馆建在保护范围内,“地震博物馆主体位于原北川中学校址”,这确实不是内行专家搞的规划,其水平只相当于修房子连图纸也不画的北川农民。所有的纪念物、服务设施,都应该远在原北川中学的围墙之外,让这所学校遗址得到全面、原汁原味的保护。

 

只有这样,未来的地震博物馆才配得上“国家”这套“衣裳”,否则就仅仅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中学地震遗址博物馆”。

 

整个规划方案,让人眼睛暗淡啊!

发表于 2009-8-6 16:16 |
真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啊。。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