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地震博物馆选址原北川中学校址是一个糟糕的方案 今天(3月24日),从勒克尔博客上看到:“地震博物馆主体位于原北川中学校址,主体建筑由3个标高层组成,除了可以对北川中学遗址更好地利用和保护,也使博物馆更具纪念功能。主体由室内展区、遗址展示与利用区、科研教学区和爱心纪念林区组成。” 对于地震博物馆选址原北川中学遗址,虽早有所闻,但毕竟只是传闻,当时我就提出过反对意见: 任何一个稍具文化(文物)遗产保护基本知识的人都知道,作为一处遗址,原北川中学遗址作为一个整体是不能随意分割的,即使是操场,也属于禁止任何新建建筑物的保护范围。这一点作为规划者来说,应该是常识。说得直白一点,凡是原北川中学围墙范围内,都是遗址,应原封不动的得到保护,也只有这样的保护,才符合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和基本方法。而目前的方案,竟是将地震博物馆建在保护范围内,“地震博物馆主体位于原北川中学校址”,这确实不是内行专家搞的规划,其水平只相当于修房子连图纸也不画的北川农民。所有的纪念物、服务设施,都应该远在原北川中学的围墙之外,让这所学校遗址得到全面、原汁原味的保护。 只有这样,未来的地震博物馆才配得上“国家”这套“衣裳”,否则就仅仅是“北川羌族自治县北川中学地震遗址博物馆”。 整个规划方案,让人眼睛暗淡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