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06|评论: 5

临邛古城位置变迁探析(2)——凡丁 唐文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6 11: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邛古城位置变迁探析
                                                                                           (系列调查之一)
                                                                                              凡 丁  唐文栋

    第2节
    一、秦筑张若城在西河西边
    推测张若城的位置在西桥西头以北,包括半边西河在内靠近山边的平坦地带,推理有三:
    1、两千三百年前张若修筑临邛城时并无西河,现在俗称的西河,是发源于大邑境内的出阝江流入邛崃境内的一段。有史料显示:“县城之北,有出阝水由出阝坝流来,即《汉志》三仆干水也,水源仆布,故又名布仆。”
     历史上的出阝江“正流南至邛崃王沱东拐,经泉水河,在灌溪堰处注入南河,别为县之东河。明末清初东河淤塞,此水遂由石灰包入南河(《邛崃县志》)”,是为西河。
    “经考,东河故道,地层砂砾,地下水丰富,水位较高,自然流出地表,原来桑园、拱辰、东安、宝林有近3万亩农田基本上靠司马堰、马蹄堰、蜚虹堰等15道泉函堰灌溉。1977年桑园、拱辰、东安在桑园故道挖沉井,曾发现有地下水流劲,并挖出鱼虾和螃蟹……”而“西河的形成,是因出阝江洪水将右岸尖山子山伸出的一条黄泥粘土夹石埂冲断,才使得出阝江水流到石灰包入南河。”
  (以上摘引自水利专家王文彬:《邛崃境内河道的变迁及其防治》一文)
    《邛崃县志》这段补记虽然清楚,但因明末清初有近半个世纪的战乱,根据清康熙《邛州志》第3卷乡里条目记载:邛州“惨遭逆贼张献忠屠戮,人民死蓰,仅存遗孑数十人家。”所以东河改道西河究竟发生在哪年哪月哪日,邛州史料无考,后来的大多数移民多知西河而鲜知东河也不奇怪。
    笔者6月11日采访到拱辰乡三好社一对七十多岁的老夫妻,也说“祖祖辈辈相传,很久以前,这儿原本没有西河,只是有一条沟,跳都跳得过去。”
    从以上资料推断:秦时并无西河,张若要筑的临邛城是在东河以西南、南河以北、西北面是山的一处扇形的平原上。
    2、秦筑临邛城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和镇慑土著的邛、笮等少数民族入侵,而张若需要筑城防卫的地方是一片开阔的平原,地理上并无天堑可凭,这样的地形要防卫好,城池的选址应当越靠近山边隘口越好,退一步则四面受敌。
    3、据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载:秦惠文王更元七年(公元前318年)意欲伐楚时,司马错力主“蜀有杰、纣之乱,其国富饶,得其布帛金银,足供兵用。水通于楚,有巴之劲卒,浮大舶船以东向楚,楚地可得。得蜀则得楚,楚亡而天下并矣。” 可见秦筑临邛城还有一个目的——利用僻远的邛崃(当时的邛崃包括现在的大邑)境内宽阔的水域秘密训练水军伺机伐楚。
    而西边的马湖和北边的王泗正好作为水军训练基地(此二处只是众多水军基地中的两个地方)这两处水军营地与临邛城之间,恰好形成可以互相呼应的犄角之势。
    因为马湖营和王泗营有水军驻扎,可以抵御西北方和西南方的邛人入侵,而临邛城守军要抵挡的,是可能从西向山地而来的邛人。所以当时临邛城的位置,应是在靠近山边隘口的地方。
    4、晋.常璩《华阳国志》载:临邛“城周回六里,高五丈,造作下仓,上皆有屋,而置观楼、射栏。”不难想象这座城池当时的宏伟规模和特殊功能。
    从城墙“上皆有屋”可知,张若城应是半土半木结构,下半裁为土城,内城墙下有“下仓”,土城墙之上建有“上屋、观楼、射栏”,总高度是5丈。
    有了以上思维和推理后,为了找寻佐证和依据,笔者特地分别于2013年5月16日、20日、24日,以及后来多次前往西河乡西江村和白鹤乡鹤鸣村,走访了数位村民并进行实地查考,发现了疑似张若城的重要迹象,继而推测张若城城墙的大体位置在:距西桥约500米处以北,包括西江村3、4、5组及喻坎村1组(部分)的区域内。
    东西两侧护城河至南河石灰包处交汇范围包括:华夏景园、邛崃水务公司和白鹤乡鹤呜村15组(部分)。(见示意图)
    城墙基础呈长方形,东线在西河中心,南起距西桥约500米处,北至“黄泥巴墩”(地名)止,南北长约2里;西线靠山边台地,从尖山子起至“黄泥巴墩”止,南北亦长约2里;南线从西河心至尖山子,东西长约1里;北线为“黄泥巴墩”至河心,东西长约1里。(以上均为目测)用现今长度标准和未统一前的秦制长度比,与“城周六里”的记载可能略有出入。
    此推论有以下根据:
    (1、)5月16日那天正值西河枯水,经村民指点,河中心有前两三年因挖取沙石后裸露出来呈带状分布的黄泥层,宽处达十余丈,深不知底,与砂石形成鲜明对照,然而当地村民皆不知其所以然。
     经实地勘查后发现,其黄泥质地纯净紧密、粘性很强,明显经过人工夯实,裸露部分经过数年的河水浸泡,有的地方仍像壁立的岩石深插水中未垮塌,特别是“黄泥巴墩”处更为显著,连当地人也视为奇观。(见彩照)
    (2、)令当地人不解的还有:“黄泥巴墩”上的田地都是黄泥巴,而两旁的田地却是当地特有的黑色沙壤土,两种土质迥然不同。
南线未见有隆起的黄泥土埂,但河岸边的表土层下亦有经夯实的、宽数丈的黄泥墙基裸露。(见彩照)
    一位村民无意中说:“西山边上有一处叫‘尖山子’的蛮碗山”。所谓蛮碗山,正是邛窑一处遗址——尖山子遗址。那一道优质黄泥的城墙,可能被窑工们用作陶瓷原料使用了上千年后从地表上消失了。从残破的陶器件发现,有的已近瓷而非陶,说明这不仅是烧结温度高、而且还有泥质优良的原因。
    (3、)黄泥巴墩一线的北侧,有一条被当地人称作“回龙潭”(不远处原有一座龙潭寺)的河道从大邑县新场地界迤逦而来,注入西河后往南流去。此河流在清.嘉庆邛州《州境全图》有标注。(见附图)
    此河道现已严重淤积成沟,宽不足两米,但当地人听老一辈人传说,回龙潭原先的宽度起码五、六十米,深达两篙杆,河中的鱼有板凳长。
此河顺着山边,分析系人工开凿作为护城河和城内守军的生活水源,而东、西护城河下游到石灰包与南河交汇后,又使整条河流形成一道天堑。
     黄泥巴墩到尖山子一线以西为台地,应为人工取土后形成,此台地北高南低,遍插水稻,虽未见护城河痕迹,但有修护城河的条件。
    上世纪50年代末,离西桥以西约400米处有一道石桥,现在的水泥路下仍有沟水流入南河,应是原张若城西护城河之遗存。
    (4、)清.嘉庆《州境全图》绘有西河和南河,但当时的西河和南河都无桥梁,只是有渡口。标示的南方丝绸古道(或交通要道)有北、东、南三条线:
    北线从大邑方向至北城门;
    东线从前进方向进入东城门之后出北城门,与北线一齐顺城墙根往西绕过黄泥巴墩,经梁机房上的山岗至葫芦湾,或者经白鹤后山至马湖,然后往南经孔明、平落、夹关,上里、中里、下里至雅安、荥经以南;往西经尖山子、油榨、高河、越过镇西山至芦山以西或以北。
    北线和东线皆可穿城至南河码头。
    南线从十里桥以及文笔山脚方向而来,往北经大通街(土地坡到南河坎之旧街道名)过南河码头后右路进南城门,左路经黄坝村沿西城墙根至城西北角,与北城墙根到“黄泥巴墩”的路相交形成路口。
    以上间接说明张若城历史上在该处必然存在过,同时不难理解,过去的骡马店为什么开在北街,而西街则有钉马掌的店。
    (5、)笔者在黄泥埂子内的河心中捡到一块烧结过的“陶团”,重约5斤。此物是否曾作为兵器使用不得而知,但值得怀疑的是为什么要经人工捏造后又将它烧结?
    可能有人早于我发现了这块外表奇特的“石头”,检起它研究过又没有结论,便随手一丢以致摔成数块,笔者奇怪于它的外表似石头,内部却是低温烧结的土陶,故特意将它捡回并修复。(见彩照)
    (6、)唐.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载:“临邛县南二里有铜官山,为邓通所封,后卓王孙买为陶铸之所。”这条记载证明笔者的推测站得住脚:
    因为邛名高速路黄坝大桥收费站处的山,距石灰包正好二里。而张若城的东、西护城河与石灰包交汇点以内,笔者认为理应视作张若城的区域。
    笔者还认为:汉文帝赏给邓通的“县南二里”的“铜官山”是一道山脉而非指某一座山。此山脉的边沿东至五面山以远,以南包括蒲江、乃至整个雅安地区;北至大邑以西境内的大片山地河谷,都应当是广义的铜官山范围,只是收费站处的山在张若城南,距离张若城刚好两里而矣。
    史载“秦灭六国以后,在今邛崃境内建制临邛县和蒲阳县,西汉时期撤销蒲阳县,只存临邛县,归蜀郡管辖。
    东汉建武元年(公元25年)四月,公孙述称帝,国号‘成家’,割据蜀郡十二年,临邛归其统治。直至光武帝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蜀郡(按:包括临邛)始正式纳入东汉版图”说明在西汉时期,当时的汉人和少数民族并没有对这一大片山命名。
    又因为这一大片山地中居住的是邛人等少数民族,临邛城也是紧挨着邛人地界的意思,所以汉文帝的策略是慷邛人之慨,让邓通去少数民族地区挖掘铜矿,同时又能体现皇恩之浩荡。
    笔者又认为:西汉时期,这一大片山中既有铁矿,也有铜矿,但铜矿是国家管控资源,故只称为铜官山而不被称作铁官山。
    虽然卓氏早就在此片土地上开采铁矿炼铁了,但是汉文帝赐给邓通的是同一片土地上国家需要管控的铜矿资源,于是“后卓王孙买为陶铸之所。”
    按《现代汉语词典》对“陶铸”的释义是:“烧制陶器和铸造金属器物。”照此理解,南河边上不是有十方堂和大鱼村以及固驿瓦窑山邛窑遗址分布吗?而且十方堂南河岸边的“铁牛”好似在证明当地当年曾经铸过铁或钱呢!推而广之,平落的阎镇子(冶铁遗址)、蒲江的临溪漕(冶铁遗址),今大邑的天宫庙(煤、铁、铜矿)、还有今名荥经的严道(铜矿),卓王孙都可能在那些地方“陶、铸”过。
    话说回来,唐人李吉甫可能是指张若城与“铜官山”距离两里。即便李吉甫指的是公孙城,而公孙城是与张若城紧挨着的,公孙城东西两侧护城河与南河的交汇点重合,仍然在石灰包。
    既然这一大片山都可泛称为铜官山,李吉甫为什么不说城西的山是“铜官山”呢?因为张若城紧靠西边山地,作为军事要塞,张若筑城时压根就不会考虑开设西城门!而且这一大片区域,笼统地说是在张若城之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若城的位置
张若城.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泥巴墩
黄泥巴墩1.png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陶团
陶团.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5-11-1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设城,总要傍水,一是生活,二是交通,河道变迁,城市也要改址,研究邛崃河道的变化,推演临邛的变化,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6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黄泥巴墩
黄泥巴墩2.pn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