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192|评论: 1

临邛古城位置变迁探析(4)——凡丁 唐文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17 08: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临邛古城位置变迁探析
                                                                             (系列调查之一)
                                                                                凡 丁  唐文栋

    第4节
    三、明清时期的临邛城
    明初筑的临邛城,即当今临邛市围城路内的老城区,这座城池经过明清两个朝代数次扩修后,到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期,城墙仍基本完好。
史料记载公孙城只存在到明.洪武四年。
    《邛崃文史选集》中胡承志先生〈邛崃的城墙〉文:“据史料载,元朝末(1361)年,明玉珍(红巾军统军元帅)入川占据成都,自号‘陇蜀王’,(接着成立夏政权即位称帝,改元天统。1365年其子明升[加日字头]继位)明.洪武年四(1371)年被明将汤和灭亡(在邛崃,同时)‘夷其(公孙城)城堡’,(还将邛州)‘降县附嘉。’(按:嘉定州,现今乐山市)”这样看来,龙兴寺应是在汤和“夷其城堡”时被毁掉的。
    此后的43年,临邛县没有城墙,到明.永乐十四(1414)年,县官门仲昌方才“率民立栅御敌”。
    笔者认为:门仲昌用栅栏围临邛城时,因限于财力,采取分步走的办法,暂将新的临邛城往东南方挪移了一步,把原本位于“州南五里”的卓王孙宅址,包括现西街一线以北的地方圈作新的临邛城址,并且西城墙根紧挨着从南河码头过来的南方陆上丝绸之路。
    所以清.康熙《邛州志》补记:“在州南旧县中有卓氏钱瓮。明初城中掘出,大可容五石,色如漆,小口,宏腹,脚有籀文,明时掘地得二瓮,皆贮五铢钱,乃卓王孙宅址。”
    “州南旧县”和“明初城中”的记述,其实已经告诉我们“明初”的“城”已经不是原来的邛州城,而是在旧时的县境内新圈起来的城,这座新城把卓王孙宅圈了进来,因而在明初的城中掘出了卓氏钱瓮。
    此说恰好符合《大明一统志》卷七十二《嘉定州·文君井》记载:文君井“在临邛县南二里,即卓文君当垆,司马相如涤器处。”(按:指当时从木栅栏的城中心出南门至文君井之间的距离)
    又过67年后的明.成化十七年(1481)冬,县官姚垲(言旁)发动民工将栅栏改筑成土城墙时,又大规模向南向东扩张,将现今东西街一线以南,以及东街以北地区筑进土城墙内,延伸部分的西城墙,仍然紧挨着从南河和石灰包码头方向过来的古丝绸之路。(参见清.嘉庆《州境全图》)
至此临邛城规模基本定型。
    所以清.康熙《直隶邛州府志》街巷条目这样记载:“文君巷,南正街左,横通文君井至新贤街。”
    至于《大清一统志》卷三一零《邛州》“文君井”注:文君井“在州东街左,相传卓文君当垆处。”也是正确的,因为明清时白鹤驿的大门大约在今东街粮食局位置。
    白鹤驿又名白鹤馆,本是后人仰慕卓文君和司马相如而修建的纪念性园林景观,园林内靠北是司马琴台,靠南是文君井。因东街原为驿道,唐宋时期曾一度将这座供游览的园林改作驿站,园林内多松树和白鹤,故称为白鹤驿或白鹤馆。
    以上记载既不同年代,更不同朝代,说明明清时期的临邛城是逐步向东向南扩展的。
    门仲昌和姚垲(言旁)为什么不修复公孙城,大约是公孙城被朱元璋下令夷为平地后没有恢复价值,再说战乱后的地方政府也没有财力去恢复。
    而旧城之东南原城乡结合部则相对保存较好,这一带不仅有卓王孙宅和文君井古迹园林,而且卓王孙宅和文君井园林位处通往成都的通衢要道两侧,从汉唐时期起,这一带包括兴贤街在内,早就形成为繁华的商贸集市。
    这个结论依据:一、西汉时期卓文君就在此处当垆卖过酒;二、现东街菜市场下叠压有经考古发掘出的汉唐至宋古街道遗址;三、兴贤街步行街段的中央有保存下来的汉、唐、宋、明、清地层关系和汉代排水沟遗迹。
    再者,南河坎历来是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因此,文君井园林右侧通往南河坎(玉带街西侧原有一条古街名叫屈巷字)的南线早就形成为繁华街道,所以明洪武九年(1376)临邛县公署就设在原来的南街小学内。
    107年后的明.成华十九年(1483)临邛县升为直隶州后,新建大堂(按:审理案件的地方)始设在原县府街人民政府处(按:旧时衙门)。
《邛崃县文物志》宋临邛郡公署遗址条目:“明洪武九(1376)年,临邛县公署在南街。”按即今南街小学。《邛崃县志》云:成华十九(1483)年,邛崃县升为直隶州后,新建之大堂,按其遗址即邛崃县人民政府。
    明.正德十五年(1520)州官李廷诏改筑土城墙为石城墙,墙周长1700余丈(约9里7)墙高2丈,加厚6尺,
    李廷诏改筑土城墙为石城墙的原因,据《1987版邛崃县志》城乡建设篇说:“历代培修均用泥土夯填,屡筑屡颓。”
    改筑城墙时,以卵石为墙基,“以砂岩石墩垂直包砌,内填泥土,成(约)45度斜坡,坡顶青砖砌垛,路宽1至2米,周长9.3华里,计3700垛口。城门4门,门洞(以条石)卷拱呈半月形,洞深2丈许,双扇木门以铁皮乳钉抱饰。城上建楼,一座三间,匾题:‘东望锦城’、‘西宁番倮’、‘南挹蒙蔡’、‘北跨鹤雾’,东南角建‘聚奎楼’”。
    清.乾隆29(1764)年冬,因“明末,城楼毁于战火,城墙多处崩塌。邛州知州王采珍主持修补城墙,约一年时间完工,砌石72段,计279.1丈,新增1738座垛口,四城门改建重檐歇山式戍楼:东名“涌泉楼”,匾曰“环江沃野”;西名“鉴湖楼”, 匾曰“瑞蔼云吟”;南名“挹翠楼”, 匾曰“崃山拥秀”;北名“跨鹤楼”, 匾曰“灵绵雾岭”。城南东南角上竖楼一座,独起三层,八角攒尖,俗称“小南门”。题名“聚奎”, 匾曰“文笔擎天”。
    其时临邛“城周长1638丈,计9里1分。”
    清.嘉庆版《直隶邛州府志》中“州城图”与上世纪八十年代临邛镇旧城区比较,其格局基本未发生变化,不过清人称东街为正东街,南街为南正街。(见清.嘉庆《邛州城图》)
    清.咸丰18(1858)年,州官许培率民修补被农民起义军攻破的城墙,用石灰加棉花捶打后和糯米浆,用于粘结城墙红砂石条。
    清末,诸城楼匾额已不复存在。
    民国年间,城楼渐残破,仅雉堞基本完好。
    1950年初土匪暴乱时,两百多名解放军仍凭借这道基本完好的红砂石城墙,坚持了七天七夜,抵挡住了数倍于我的围城攻打的土匪,使新生政权得以巩固。
    (以上部分参见邛崃文史选集 胡承治:《邛崃的城墙》文)
    这道城墙在为邛崃人民的安宁立下最后的功劳之后,从1958年起开始拆除,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彻底消失。
    拆下的红砂石条,用于修建西河堤与羊安大桥,以及环城公路。
    原先的城墙址,除东北段用作建房地基外,其余改筑成现在的环城路;城周的护城河唯西北一段尚依稀可辨。

州城图.pn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5-11-17 09:03 | 显示全部楼层
州境全图
邛州图.png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