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闻内江师院新校区动工修建,吾内心悲切,无期盼之心。全体搬迁之后,老校区如何处理了?开发房产,开发商业?可能是吧。政府还假惺惺的说要保留师院一些重要建筑原貌,我看是自欺欺人,为反对搬迁找借口吧。本人预测新校区建成之时,就是老校区拆除之日。几十年的老师院建筑未必就这样毁灭在我们这一带的手上?同时也毁灭掉了多少师院莘莘学子的青春记忆梦。新校区的建设已近是木以成舟的事,多说无益。如何处理老师院地盘的事情,摆在政府的面前。本人臆想了一下建议,望众位网友参详:
规划一: 大家都知道内江的中学教育在四川是出了名的,2005年高考,省文理科状元均花落内江。这几年教育质量却一年不如一年,其中因素很多,就不做一一分析了。另外一方面,2015年9月,内江天立国际学校正式入驻内江,正式招生开学。天立的口号是做教育的一线品牌,打造国际化的顶尖学校。无益给内江教育记上一笔。既然天立学校都有这么活力,为什么公立学校却没有一股干劲了?本人臆想的是模仿天立学校,把内江老师院校区打造成内江教育的航母——内江师范中学。
内江师范中学不是新建一个中学,是利用师院老校区地盘,分别让内江六中,内江二中,内江七中,内江三中,内江一中,翔龙中学,西林中学等等一些城区中学以及乡镇初中整合在一起组合成一个超大中学。让内江中学生都能够体会到优质的教育。这样既可以不浪费老师院的土地资源,又可以让城区和乡村教育均衡发展。
那么这几个中学学校地址如何办了?很简单,城区小学校舍不是很紧张吗?腾出来的中学作为小学。这样一来,可以解决城区小学入学的矛盾,又解决了中学的入学矛盾,教育的均衡发展得到了体现。
内江师范中学,内江的教育机构坐正其中,可以让三区一市的教育局入驻,统一管理师中,做大做强内江教育的品牌,打造内江教育的航母。。。。安微一个小镇都可以打造一个闻名于国的毛坦厂中学,为什么内江的中学教育,背靠一个偌大的内江师院不可以打造一个教育航母内江师范中学了?
规划二: 把内江铁路机械学校和内江卫生医科学校合并组建一个内江学院,在铁路和护理方面专业方向的专业大学,目前铁路机械学校已经被成都的学校签到鼻子走,卫生学校底盘太小,影响发展,重新修建一所健康卫生学院资金有不够实力。等到师院搬迁之后,两所学校合二为一,分别安排东西区的底盘。假如这两所中专学校还不够吞噬师院这口大象的话,市政府不是规划内江高级技工学校吗,把内江这几个职业中专组合在一起,把技工学校也纳入进来。组建另一所新的内江职业学院。打造成内江的职业教育的航母。假如政府把师院老盘让房产开发商来开房了,师院没有了,国有资产流失了,造成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重复建设。 还是那句老话: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规划要趁早。大道在于行,敢为天下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