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471|评论: 3

[互帮互助] 好文章转发:法制日报:戒毒学员如何不走复吸路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1 10: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文章转发:法制日报:戒毒学员如何不走复吸路
  □本报记者胡新桥
  □本报见习记者刘志月
  □本报通讯员田明
  “复吸率”这个词,是肖惠斌最不愿听到但又不得不每天面对的。
  作为湖北省戒毒管理局党委书记、局长,肖惠斌一直想弄明白,到底是什么
原因导致戒毒学员出强制隔离戒毒所后重新走上吸毒老路。
  为此,湖北省戒毒管理局全面部署,对2008年禁毒法颁布实施以来全省解除
强制隔离戒毒3年以上的人员进行回访,追问戒毒学员出所后如何不走复吸路。
  2013年9月至12月,湖北省戒毒管理局组织全省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开展这项
调研课题,回访了512名本省籍解除强戒人员,于今年3月初形成了《关于对解除
强制隔离戒毒三年以上人员的调查分析与比较研究》的调研报告。
  在回访的512名学员中,戒断人数136人,戒断操守保持率为26.56%;复吸
人数248人,复吸率为48.44%,其他情况还包括犯罪、死亡等人员。
  调研报告的结论很清晰:强戒人员戒断成败与否主要在三个方面:个人与家
庭是核心和基础、场所因素是关键、社会因素是保障。
  近日,《法制日报》记者回访了参与这项调研的多名相关人士,关注调研数
据背后真实的人和事。
  个人信心家庭帮助不可或缺
  调研数据显示,在136名戒断人员中,自己有信心的为98名,占比72.06%;
信心不足的仅7名;获得帮助可以做到的有31名。在248名复吸人员中,信心不
足的194名,占比78.23%;有信心的仅为7名;获得帮助可以做到的47名。
  “这说明,个人因素在戒毒成败中起核心作用。”湖北省戒毒管理局的调
研报告中提出这一观点。
  湖北省戒毒管理局教育矫治处有关负责人介绍说,个人因素在很大程度上
会受到家庭及社会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解除戒毒学员在面对回归之后复杂的社
会情况时,家庭及亲友的正确对待和支持在戒断操守保持中起着基础作用。
  调研数据显示,与家庭关系密切的戒断人员为102名,占比75%;与家庭关系
密切的复吸人员仅为21名,占比8.46%。在出所后向亲友寻求帮助的戒断人员有
92名,占比67.65%;向亲友寻求帮助的复吸人员为64名,占比25.81%;戒断人
员家人对其信心十足的94名,占比69.11%;复吸人员家人信心十足的仅为5人,
占比2.02%。
  湖北省宜昌市戒断人员杨明就是父母妻子不离不弃的典型。在得知儿子吸
毒后,杨明的父母及时将他送到湖北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并多次赴所探望。杨
明出所后,父母又帮助他开办了养猪场,让他与妻子共同打理。如今,杨明戒断
已有5年,他还自办家庭义务禁毒教育基地。
  强戒场所成学员“避风港湾”
  如今,41岁的李红保持戒毒操守7年有余。
  李红在18岁那年染上毒品。1994年,因筹集毒资贩卖毒品,李红被判处有期
徒刑7年。出狱后,因为复吸,她三进三出戒毒所。2005年,她被送到湖北省女子
强制隔离戒毒所进行戒毒。
  在了解李红个人成长经历、吸毒史、戒毒经历、身体素质、兴趣爱好、家
庭等情况后,湖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为她“量身定制”了一套戒毒康复计
划。李红出所前,湖北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主动帮她联系到福建一家电子厂
上班。
  “一次厂里拖欠工资,我牙病又犯了,整整肿了一个多月,治疗费远远超出
当时的经济承受能力。烦闷中,我就想到用毒品麻醉自己,但在大街上转悠了一
天也没撞上一个熟悉的‘拿货人’。”李红说,失望中,她拨通了此前管教民警
刘海燕的电话。
  刘海燕得知情况后,不仅在电话里劝慰李红,还给她寄送诊疗费。最终,李
红成功迈过了复吸这道坎。
  湖北省戒毒管理局的调研统计数据显示,在回答“遇到问题会向谁求助”
时,除了家庭亲友因素外,分别有28.68%的戒断人员和23.79%的复吸人员选择
向强戒场所求助;在对“你最受益的戒毒方式”回答中,59.56%的戒断人员与
48.79%的复吸人员均选择了强制隔离戒毒。
  一份稳定工作有助远离毒品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在成功戒断的外因中,良好的就业是基础。”湖北省
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教育科科长余功才说,访谈中,多名戒断人员表示,稳定的
工作使生活充实,既可以分散注意力形成有规律的生活,也有了生活来源保障,
还能得到社会和家人的肯定和鼓励,能进一步增强戒除毒瘾的信心。
  余功才负责组织对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117名出所学员进行了回访。
  湖北省石首市的戒毒学员邓毅从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回归后,原单位没有
歧视他,仍让他负责原事务。余功才说,不歧视、有工作,让这名戒毒学员保持
戒断操守4年多。
  然而,并不是每一名解除强戒学员都能如邓毅这般幸运。如今,因莫名被辞
掉工作而复吸重入沙洋强制隔离戒毒所的聂鹏感觉“很没面子”。“他当初是
所里的戒毒典型,出所后到广东打工。2013年,他突然被解雇,厂方甚至连辞退
原因都没说,这让他觉得受到了歧视,郁闷久了就走上了复吸路。”余功才告诉
记者,聂鹏希望未来出所后不再受歧视。
  湖北省戒毒管理局的最终调研报告显示,在基本就业情况中,戒断人员具有
稳定工作的有77人、务农13人、临时工32人,占总戒断人数的89.71%;复吸人
员中有稳定工作的仅41人、无业人员169人,无业者占总数的68.15%。
  除了拥有稳定工作,如何远离原有圈子也是影响能否保持戒断操守的重要
外因。
  湖北省戒毒管理局的调研报告显示,戒断人员中有81.6%选择远离毒友,而
复吸人员中难以拒绝、正常交往及存在诱惑的达94.76%。
  在肖惠斌看来,影响戒毒学员戒断的因素多且杂,包括强戒所在内的力量还
有很多工作要做。“通过此次调研,我们认为,戒毒工作应该在禁毒委的工作平
台和综合统筹下,充分发挥各组成部门的职能作用,着眼于建立‘事前、事中、
事后’完整工作链条,立足于禁毒、戒毒工作标本兼治的角度,进一步加强戒毒
宣传、理顺管理体制、打击涉毒犯罪、强化强戒工作、提高戒治质量等工作措
施”。
  (文中戒毒学员均为化名)
(来源:法制日报)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6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22 16:11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功戒掉之后,社会不要有异样眼光看待他们,要给他们鼓励和关心,他们才能坚定信心。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22 21:55
我的朋友女儿就是被毒品毁了的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