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765|评论: 8

南宋杭州城给百姓发钱过元宵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2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元宵节时,杭州城会由官方给百姓、艺人、生意人分发钱、酒,让他们欢庆佳节,以示普天同庆。这天杭州城汇聚舞队数百支,傀儡戏数十家,加上富贵人家的私人乐队,可谓“家家灯火”“竟夕不眠”。
元宵节.3.jpg
元宵节.2.jpeg
元宵节.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在江南,过完初十就进入了灯节期间,人们此时再见面,便是“拜灯节”了。正月十三这天夜里,家家户户在厨房里悬起灯光,用香烛茶果奉祀灶神和祖先遗像,称为“试灯”。直到正月十八夜里“落灯”,这段时间便是灯节。而灯节期间,以正月十五上元夜元宵灯会为兆民狂欢的高潮。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南的元宵灯会,应该以南宋临安灯会最具代表性。北宋汴京因其成熟的都市商业文明,使元宵灯会于此发展到极盛。《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城内上元之夜,宣德楼上下彩旗翻飞,楼前灯棚高耸,百姓用干草扎成长龙,上覆青色布料和万盏灯烛。夜间,皇帝亲临宣德楼赏灯。楼下兆民欢腾,兴高采烈,仰望这灯火,真如五彩金龙降临,辉耀盛世。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虽然元宵灯会以杭州最热闹,但花灯的制作却以苏州最为出名。南宋四大诗人之一的范成大是苏州人,他曾作诗《吴灯两品最高》,说“镂冰影里百千光,剪彩球中一万窗。不是齐人夸管晏,吴中风物竟难双。”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又作《灯市行》说:“叠玉千丝似鬼工,剪罗万眼人力穷。两品争新最先出,不待三五迎东风。”这两种名贵的花灯分别叫做“琉璃球”和“万眼罗”,通常于腊月中便开始制作销售,因其售价昂贵,老百姓甚至要凭手气赌一把才有可能赢下一盏。姜夔的诗也印证了这种说法,“好灯须买不论钱,别有琉璃价百千。都下贵人多预赏,买时长在一阳前。”诗中说琉璃球虽然昂贵,但杭州富户们亦早早下了订金,于冬至之前通常就采购停当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除了赏灯,元宵灯会还有各式杂艺、买卖。前面提到的数百支舞队,多来自杭州周边的农村地区,舞队人物扮演成和尚、公子、货郎、渔妇等模样,到城市里跳起秧歌,博观众一乐。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的舞队戴上彩绘假头,扮成山神、童子,游走街巷,人们笑称之为“大头和尚”。舞队以外,又有傀儡戏班。这些傀儡在那天也被盛装打扮,头戴花朵、珠翠,风引水袖,远远望去宛如真人。吴锡麒作诗:“小队东风里,明灯彩欲流。纱笼乔斋眷,红粉鬼胡由。”乔斋眷便是引用了南宋杭州元宵灯会上的傀儡戏班之名。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宋时,都市里须等到正月十四才搭起灯棚,挂上花灯。发展到明清时期,自正月十三便开始张灯结彩了,至元宵节更是热闹非凡。晚明杭州文人邵经邦写正月《十三夜灯》:“雨暗重城暮,灯仍故日红。”尚未见特别热闹。到了《十五夜灯》便是灯光燎天,一片盛世太平景象,正是“星辰通北极,烟火隔长安”。至正月十七,人们游兴渐弛,于是《十七夜灯》便“天上清光减,人间乐事残”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22 10:59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正月十八落灯,灯节就算过完了。而新年还在延续,有些大户人家还在不断地来往请吃春酒。无论男女,成年人新春应酬并不轻松,而娱乐活动除了元宵灯会的狂欢以外,基本上就是各式花样的赌博了。古往今来,只有孩子们能够尽情玩乐。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