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各界对高铁提速不断高涨的呼声,近日有新闻算了一笔高铁时速恢复350的经济账,具体内容如下:
中国铁路总公司高层表示,“高铁提速是经济问题,技术上没有问题,但经济上是否合理,需要充分论证。”记者从权威渠道了解到,从现行300公里时速恢复到350公里时速,50公里的时速提升,将使运营成本上涨三分之一左右。
2011年,铁路部门出于“更好地确保安全”考虑而将高铁全面降速,五年之后,随着高铁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和高铁走出去步伐的加快,铁路部门对这一问题的态度也从“安全论”变成了强调“经济账”。不过,高铁运行时速提升也对质量、维护等提出了更高要求,有专家称,2010年和谐号动车组在试验中创下486.1公里时速纪录后,试验列车几乎所有的轴承都需要更换。
这是为高铁涨价作铺垫吗?
今年中国铁路好几个大动作哟: 成立了铁总→发改委将高铁定价权下放铁总→提出高铁“提速涨价”。
铁路运输作为国内主要的出行手段,目前属于刚需。目前中国高铁的车次数量已经占到每日客运的车次总量的60%,在东部特别是沿海省份的大部分线路,普通旅客列车基本消失殆尽。所以个人判断,在接下来的几个月,东部以及中部大城市的高铁票价会普涨20%,部分热门城市线路会达30%以上,当然铁总会在淡季适当降低高铁票价,做个样子,但这些都是然并卵,因为除了商务或公务用户出行,我们谁会在非节假日、非寒暑假的周中出门呢。
目前铁总独揽全国所有铁路的建设,运营,维护等业务。垄断企业,获得定价权,导致服务或商品价格普遍升高,是一个普遍现象。具体这样的例子太多太多,比如200x年的手机电话费,比如铁矿石谈判中的铁矿石价格,比如199x年的飞机票。
铁总和这些垄断企业的区别还在于,铁总目前负债4万亿,而且每年都在大幅增加。最近几年,经济放缓,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消费萎靡,这些都是铁总货运销售收入的主要来源。
铁总既然取得了定价权怎么好不涨价?不涨价怎么还这4万亿的债?不涨价怎么从p民手里赚钱?这个事情的逻辑就跟很多地方的自来水厂、人民医院、燃气等保障项目承包给私人老板是一样的,这之后必然是自主定价。你们去看看很多地方,自来水厂私有化、市场化运作之后,简直是漫天要价啊。
作为普通人来讲,尤其是作为社会底层中的群众,面对这样的涨价前奏,我要发出我的声音,虽然很微小但是它存在。
质疑一:下放高铁定价权是为涨价做铺垫?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铁路总货运量与2010年相当,比2014年降低了10%以上。反而是随着人们对高铁的慢慢接受,客运收入一直近年来持续小幅增长。如此这般,铁总获得铁路客运车票的定价权,必然是在全国大部普涨高铁客运车票,以弥补总收入的减少。这也应该是发改委下放高铁定价权的主要目的,既试图扭转近年来铁总的亏损形势。反正下一次大家再抱怨涨价的时候,群众就会将矛头直接对准铁总,发改委就没有关系了。反而是应该下放的油价定价权,他发改委要一直攥在手中,还定了一个荒唐的40美元调价终止线,直到拧干所谓的最后一滴剩余价值。
质疑二:一些专家说,高铁是商业运用,是要盈利,嫌贵坐普铁,普铁才是公益的云云。我就想问问,哪个地方高铁开了不是以停了一大票普铁作为代价?而且有普速不卖票是不是就可以说是不要脸了? 现在的状态是,嫌贵的没有普铁可坐!给我们穷人一些选择的余地好么!
质疑三:能不能把铁路的各项贷款金额和运营成本,人员工资向社会公布呢?看看是男的还是女的亦或是不男不女的妖怪呢,这些是隐私或者国家机密吗?千万别打马赛克。
质疑四:请问降速有没有相应调低价格?不能只有涨价机制没有降价机制啊,能不能来点新套路。
质疑五:高铁上不卖方便面是为了顾及其他旅客的感受,怕“味道大”?
质疑六:高铁因为事故停车,通风系统也随之停止,并且不能开窗户和门,理由竟是为了旅客人身安全,怕大伙儿没有碾死之前就前被二氧化碳憋死了。
质疑七:有座票和无坐票同等价位,中铁的领导们,你像棍一样站一晚上我瞧瞧,并且交警叔叔从来不上车清点人数。
以上质疑,不切合老百姓支付能力的运输基础设施建设,高铁名不副实的价格与服务,恳请铁总能够给予回复,不然高铁算再多的经济账都无法让国人信服。“提速后运营成本将上涨三分之一”、“试验列车几乎所有的轴承都需要更换”……此番高铁提速涨价论,容我先戴上搽过鼻涕的红领巾,先进性太强我怕我拖国家的后腿,把盲肠拉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