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67|评论: 1

[原创] 灵秀达观四川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6-18 16: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将生活艺术化
  四川人不论贫富,都讲究生活情趣。当初我对四川人最直观的感受,来自海口的四川人酒家或茶店看到长嘴茶壶斟茶的那一刻。斟茶这样的“小事”,四川人却能弄出戏剧效果来。

  海南的城市日益美丽,离不开四川人的功劳,没有四川农民工的辛勤劳作,海南不可能有那么多光鲜靓丽的建筑。四川人能吃苦,他们也最善于苦中寻乐,或在生活的种种细节中创造快乐。我在海口公园的门前看到四川人用超长的毛笔在地板上用水写字。生活在海南各城市的人们,最爱玩和最会玩的往往是四川人,有挎专业相机,有带MP3的,常在公园或广场唱歌跳舞。

  四川人更善于将生活艺术化,或干脆将艺术生活化。四川人的细密时常体现于待客的精致上,他们来了海口,依然如此。比如备菜,他们会因人而异,按地域确定。你是北方人他们会选择面食;你是南方人,他们在菜肴放辣的程度上会手下留情。荤素咸辣,色泽的红绿,外在的形状等都讲究搭配,比如蔬菜若成片,肉也成片;蔬菜若成丝,肉则成丝,做出来才耐看。将有限的食品尽可能变出花样来,恰恰从饮食展现四川女人的张扬,表现自我的共性和个性。

  川菜在海南一直红红火火。四川人总能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使食品丰富多彩,比如将“蒜泥肉片”中的肉片切得薄薄的,尽管掀开全是菜,但在白肉中加上红油,又很吊人胃口。他们几乎将所有的菜都可以做出凉菜,且讲究食物结构与色彩,但本钱不是太多,不至于太过奢华,川菜通常贵不到哪去。海口的酒家,广东人注重将菜肴的乌鸦变凤凰,卖出好价钱;湖南人似乎不大在乎食品的精细,四川人相反。别的菜系在凉菜的搭配上没太用心,湖南人甚至不做凉菜,四川人却连干腊肉都可以做凉菜,待客时菜品显得特别丰富。“川国演义”在海口国贸是坚持多年饮食品牌;“巴人治灶”提供几十种菜肴,由你自己来决定数量和品种,由你自己来控制价格。“红餐吧”以红色为主调,店面红色,制作红油抄手,店老板也以红装示人,是火辣辣的搭配。

  四川人开店的火锅让大家围着锅的中心,有温暖,有美味,有亲切的交谈,彼此间的关系就容易火热起来。

  四川人将饮食与生活哲理挂钩,让食客懂得生活像串串一样,吃的东西不能一口吃完,要慢慢品尝,串串加了辣,有味。不管吃没吃饱,关键是吃了没有。四川人聊天喜欢务实,在一起喜欢谈吃的花样,或在哪有新鲜的推出,哪家的串串好吃。

  四川人和湖南人煮干饭的概念不大一样,四川人重在饭是否煮火巴(即煮烂没有),湖南人重在煮熟没有。

  精致地享受生活

  四川人吃喝之余,精神世界格外丰富,精致地享受生活。原先生活在四川盆地的四川人,常年的阳光光照不猛烈,男女皮肤往往都很白净。常年不见太阳的四川人来到海南反而特别阳光,他们微笑面对生活,该买车就买车,该买房就买房。乐得在楼顶上种一片绿,阳台上养鸟,房前屋后多有鲜花,种点菜,院子里种点树……

  做过餐饮老板的王林霞女士告诉南国都市报记者,四川人为什么唱歌唱得好?各大电视台的唱歌比赛节目多有四川人冒头,常出超女超男,是因为四川人天生的情愫,想用另外一种语言表达对生活的热爱,那些靠近青藏高原的四川人唱的歌,尽管未经专业训练,但唱出的歌原生态味道十足,往往更有魅力。四川人平时卡拉OK唱得多,就是在大操场也照样唱。我看过有位农民工兄弟,在椰树广场上点了一首歌,放开歌喉唱完后便心满意足地离去。想象他回家后定能睡个好觉。

  四川人其中一个特点就是幽默,他们既吃苦耐劳、敢于创新,又懂得如何生活。川剧就像四川人一样,能够化繁为简,以情带戏,悲演喜,以喜演悲。来海南的四川人同样爱“变脸”。他们喜欢生活有更多的色彩,享受不同的角色,像诗一样生活,不断变化色彩的脸,生活化走向艺术化,艺术化又带生活化。四川人能在夹缝中求生存,寻找属于自己的那片天,总是能达观进取,坚强快乐,可将商品也娱乐化和艺术化。有一种粉取名为“伤心凉粉”,只因吃了后能辣得你流泪。普通蹄花取名为“老妈蹄花”,便有了老妈的温情;有叫“三大炮”的食品,本来是普普通痛的糯米团,但制作人独出心裁,将糯米团在三米外将三次打向牛皮纸,发出三次脆响,糯米团在滚动的过程中沾了芝麻和花生酱,再直接吃,就有是“文化艺术”的滋味。

  在海南生活的四川人川话味没丢,四川人喜欢到海口的福山咖啡店,说一口川普(四川普通话),点一杯福山咖啡,叫上一些零食,照样摆“龙门阵”。

  富于娱乐精神

  四川人的娱乐精神到哪里都可以体现出来。成都女人来海南后依然时髦。有一位成都姑娘来海口后,竟如此“搞怪”,将自己化妆成埃及艳后,在假日海滩“招摇”,高频率地吸引了众人眼球,有的人一下子难于接受自己所见。

  王林霞通过自己的儿子刘新乔在成都和海口幼儿园的不同经历,谈了在海南的生活感受。因父母工作太忙,刘新乔一度从海口转到成都上幼儿园,一时讲不了川话,难免被孩子们欺生,但他很快学会了川话,也开始吃辣,喜欢花椒油。一年之后回到海口的富南和置地幼儿园上学,因无语言障碍,很快就能适应,也能快乐地享受学习,回来喜欢认字、数数什么的,更喜欢到万绿园享受阳光沙滩,结识全国各地甚至是世界各地的人们。海口有一定的国际化程度,刘新乔认识一个法国人,就认为自己会说法语;认识美国人,就认为自己会说美国话了。王林霞明显感觉到孩子的天性放开了,说什么做什么都很自在,摔开了地域化的东西,纯天然的环境和气候显然容易给孩子带来自然天性,海南自然世界中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可以成为快乐的音符。

  据笔者多方了解,来海南的四川男女,有些人淡化贫穷和富有的界限,更多地在意精神世界和情感世界,选择现在,抛弃过去。过去他们都有过难于取舍的东西,最后都能找到舍弃的理由。来海南后,事业和情感的冒险而动荡的经历,让他们收获动人的故事和丰饶的心灵感悟。

  一位四川女士说起她的情感“绕口令”:“我为什么没有没有选择四川男人,没有爱上他们,是因为我成熟了;我爱他们,我选择他们,是因为我尚未成熟。”这位女士解释说,四川男人来海南前连手掌和手指往往是白净细嫩的,他们往往最有生活情趣,对女性体贴入微,女人所需的所有浪漫,他们通常都能展示给女人,很讨女人的喜欢。但川妹子在满世界闯荡,有了摸爬滚打的历练之后,最后的情感归宿,却未必选择家乡的男人。讲不清为什么。

作者  南国都市报记者  叶海声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6-19 07:17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