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准脱贫户的心声
如今时下,各地扶贫攻坚,精准脱贫工作如火如荼,扶贫方法也自有千秋。在喜神乡有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新房子湾里,这个地方居住着这么一户朴实勤劳的人家——苟光文、刘清香夫妇。目前,他家养羊圈舍约400平方米,存栏大小山羊90余只,鸡38只,鸭46只、生猪6头。山林放养,无污染,绿色食品,养殖初具规模。去年底山羊出栏收入1万余元,鸡、鸭、生猪出售收入近1万元,脱贫致富初见成效。
新房子湾里位于平昌县喜神乡八台村七社圆峰台主峰东侧脚下。西与通江县三河乡清水池村接壤,海拔800米左右,距喜神乡场镇约11.5公里,距本社人口聚居地凉水溪约2公里。现有土路与清水池村相通,还差约600米就与本社社道路相连,素有喜神西陲之称。
该地四周森林茂密,有良田约40亩、旱地约20亩。本村5、6、7社村民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人工建造小型水库一座即蛮洞子水库(2008年地震中已成病库,至今不能蓄满水),山平塘一口即铁路湾堰塘。有灌溉良田近500亩的水渠横穿此地,水资源丰富,可谓世外桃源,森林氧吧!
新房子湾里曾居住3户人家,其中2户因在外务工而致富已在通江县城购房定居,目前只有苟光文1家3口在此居住。
苟光文现年50岁,初中文化;妻子刘清香现年49岁,小学文化;儿子苟鹏现年26岁,在2006年起就患有间歇性精神分裂症,自女儿出嫁后,其实现在只有他们夫妻二人在家居住。
他们勤劳朴实,为了治好儿子的病,曾花光夫妻二人曾在外多年务工的积蓄,曾到北京、上海、成都、大竹等精神病医院治疗无果,现将儿子送到通江县广纳镇精神病医院长期治疗,每月需支付近3000元的费用。为了既能时常就近看到儿子,又能创收摆脱贫困和支付那每月必不可少的费用,一家人想到如此丰富的山林资源,优越的地理环境,经商议便在2013年8月下旬,由女婿出资7万,到山东购买公羊2只,每只1000元,母羊50只,每只800元,其余资金用于建设圈舍。但由于水土不服,气候不适,不懂科学养殖和基本的羊病识别及治疗技术,山林放养,一部分山羊口舌生疮,身体上出现疣疮,未及时找兽医治疗,因治疗滞后而导致死亡母羊28只。又因圈舍建设不科学,2014年冬天冻死小羊无数,经济损失近3万元。另外,天有不测风云,2014年春节,夫妻二人本想将儿子接回家高高兴兴过个年,不料儿子的病突然发作,持刀戳伤女婿,打断刘清香左手,这无疑使原本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一年的辛勤和劳累不但付诸东流,治伤花去大量资金,女婿也因此回了老家,再不提养羊的事情,夫妻二人整天生活在痛苦郁闷之中。
夫妻二人喃喃的述说和轻叹之声,真乃“峰峦夕阳回眸深,羊羔咩嘿戮穷根;精准脱贫策甚好,无赖拙术获益轻!”
2015年6月后,苟光文一户经村民提名推荐,村民代表大会通过,上级有关部门批准同意确定为精准脱贫户,由本村主任帮扶。此后帮护人多次调查了解,认真分析,对症施策:一是帮其协调筹集资金,改善养殖圈舍;二是邀请畜牧、防疫、动检等部门上门技术服务;三是目前正帮助协调租用已荒芜的土地,实行土地流转,购买优良草种,扩大种草规模,解决草料供给不足的问题;四是继续走鸡、鸭等小家禽与生猪、山羊养殖综合发展之路。
虽然,目前收益不大,初见成效,但夫妻二人信心满满,交谈间那初获收益的喜悦之情不时流露在夫妻二人的脸颊上。同时还真诚希望村委会干部努力,乡人民政府争取蛮洞子水库和水渠立项恢复。但更重要的是二人认为资金上的扶持只是暂时的脱贫,关键是养殖技术上的帮扶和传授,只有掌握了一门技能才能从根本上脱贫,长期地致富。所以,他们更期盼好心人士和上级领导多到他家指点迷津,又特别是畜牧、防疫等部门的技术帮扶。
老 平
2016年8月8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