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737|评论: 12

[民生杂谈] 和老公的消费观深深不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23 06: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和老公都31岁,在成都生活,有一套三居的按揭房,一辆代步的二手车。两个孩子,一个上幼儿园,一个周岁以内。我们两个都是本地人,我成长于小康家庭(但是从小家里比较节俭),他成长于中产家庭。我们都从事IT行业,我年收入18w,他年收入保底42w,多的时候有48w、50w。基本背景介绍完毕。

  之所以发帖是因为最近和老公有消费上的分歧。我们每个月至少都要支出3w零500(算上房贷),遇到临时要买个什么大件的时候,支出更多。最近几个月每个月都不停地超支,这要买那要买,可是我老公总是有一些奢侈的习惯,所以我就和他谈了,我说奢侈的习惯只要保持两三样就可以了,他反问他有多少奢侈的习惯啊?

  我们每个月支出如下:
  房贷 14500
  水电煤气管理费 500
  给婆婆 3000(也想给我妈3000但是我妈说她不缺钱,叫我存起当私房钱)
  保姆 4000
  大娃上学 2000
  小娃喝奶 1500
  夫妻零用 2500(包含了聚餐、衣服、化妆品、公交费、小电子产品等等)
  油钱停车费 1000
  买菜 1500
  合计 30500

  以上不包括车的保养、维修、车险,还有买电器、换手机等等,如果算上,更吓人。虽然花销很大但其实花在我们夫妻身上每个月才2500。我总是想节省一点,但是我老公那个人,少爷惯了,总是说你省那么一点钱有什么用。所以花销根本降不下来。

  我老公有一些我觉得奢侈的消费:

  1.买数据线。让大家笑话了,不是我小气,是他奇葩。一买就买4、5根,美其名曰车里一根,客厅一根,房间一根,婆家一楼一根,二楼一根。换手机后插口变了,又得重新买。而且旧的数据线科技落后,充满要3小时,新的数据线充满只要1小时,他就又买一套新的回来。家里的数据线算上扔掉的已经超过20根,我说,不要再让我看到你再买一根新的数据线。
  2.买饮料。每周必去超市,每次去必须要买一箱加多宝回来(加多宝让我老公当代言人好了,这脑残粉),酌情购买椰汁、维他奶、深晖凉粉。
  3.电子产品。家里的路由器、网络盒子、移动硬盘啥的,一言不合(版本落后了,新科技的产品又出来了)就买。移动电源已经买了4个。
  4.电器。我会告诉你们我家电饭煲是2500港币从香港扛回来的么?还有4000多的净水器、4000多的空气净化器、3000多的抽湿机、三部空调也是从香港托运的。
  5.养车费用。这个不细说了。
  6.电脑。家里有一台台式,一部手提,一个平板,一部surface。外加我们两个的工作电脑都是手提的可以方便带回家。
  7.淘宝。经常买家里已经有的东西回家,然后经常买回来又用不上。比如他常年不运动的人,居然心血来潮买了一对登山杖回来,然后一次都没用过。
  8.买药。比如那些清热解毒片啥的,一买买10盒,他说婆家人口多,可是,买回来大家也没吃啊。香港的久咳丸,200港币一大盒(六小瓶),一买买5盒,连我婆婆都说买那么多干什么。
  我们的收入也不是一直会这么高,他最多到40岁,我最多到35岁,我们就得转行了。我担心的是由奢入俭难。而且,有钱的时候就可劲儿花,不存点钱到没钱的时候。
  我老公确实是个好老公,钱全部给我管,他每月只留三千五在手,还要包小宝的奶粉尿布,停车费油钱和水电管理费。不过,他没钱花了我也会再打给他的。
  前几年刚毕业两年时,那时新婚,没有孩子,我们试过每个月还完房贷后只剩两千五的生活费,那时也过来了,没觉得很寒酸很辛苦啊。这几年收入一路涨,花费也节节攀升。
  但是我们还没有学位房,没有好的学位,我还想存点钱给两个孩子弄两个学位来着。
  两年多前,由于我老公一声不吭就把40万装修款垫付给他哥(但是半年后才花掉装修的大头,所以其实他哥是用我们的钱来周转他生意周转了半年),我意识到要为自己打算一下,我俩的钱要分开,所以我开始把我的工资存私房钱。并且以娘家名义借了30万,实际上被我存了定期。我老公也不追讨这30万,他说,他就当作没有了。
  可以看出,我老公是一个很心大的人,也是这种人,存不下钱来。现在,加上私房钱和这30万,我自己存了67万,我管着。我们"共同财产"8万,也是我管着。但是私房钱我不会独吞,还是会用在家里,但是,不能让我老公管。
  前阵子我想买房,准备抵押。老公说就算抵押了,首付也不够啊,怎么办?我支支唔唔说还有几十万,从娘家拿的。我老公不信,问我娘家是不是说了什么附加条件。我说,说了就要家变了(知道我存私房钱他可能会生气)。后来在他追问下,我说了。他说,切,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事,(马上笑脸)原来老婆有那么多钱啊,我要买surface,我要买手机~
  好多网友说楼主一家四口一个月才花1500到底是怎么花的,我来解释一下:

  首先平时也就我和保姆两个人天天在家吃。我老公的公司包三餐,每两周一共才在家吃7顿,大宝也是周一到周五在幼儿园吃两顿,再说大宝也吃不了多少菜。小宝还在喝奶。所以约等于两个半大人的食量吧。

  然后米是公婆统一买来分给几个儿子的。油是茶油,也是公婆负责买,他们坚持让家人吃茶油,要他们减肥。水果是公婆拜神剩下的。

  所以也就是说我家只相当于两个半大人在吃饭,1500还只管买菜。我又从来只买猪肉、鸡肉、汤骨、海鱼,不买有机食品、牛羊肉、海鲜,所以花不了几个钱。但是,我从来不觉得吃得很可怜啊。再说,就算我买回了高级食材,我也做不好吃。

  下馆子的花费不是包含在1500里面的,1500只管买菜。我们现在有两个拖油瓶,基本上都不下馆子了。有时候撇开了孩子和老公去下馆子,都有点罪恶感。
  婆婆在我刚结婚的那年春节,对我老公说,我都没有几件新衣服,叫我老公带我去商场买两套衣服~

  然后结婚这几年相处下来,我婆婆对别人说,我老实,我光赚钱,不花钱。

  但是呢,有时候我出去逛街,我对我婆婆说要去商场逛街买衣服,她又说,商场太贵啦,去东门买就好啦~
  楼主之所以有那么节俭的观念,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

  楼主4岁以前相当穷,那时候8几年,一家四口在深圳(楼主还有个哥哥),爸爸的单位才发得出50块钱工资,只够买点肉和米,菜都买不起,要靠妈妈在棚屋旁边种。用我妈的话说,是差点在深圳饿死。爸爸的单位里,有的家庭一天才吃一顿早餐和一顿正餐的。

  楼主的爸爸妈妈也很勤劳,想尽办法赚钱帮补家用。爸爸的单位效益不好,爸爸就去当苦力扛麻袋,爸爸才110斤的人不到120斤,麻袋200斤...妈妈要留在家里带两个孩子,但是她有拿一些手工活回家做,每天做到半夜2点,清晨5点又起床干活...

  楼主的哥哥在读学前班过61儿童节时,老师让每个孩子交1块钱买糖果,61那一天会开班会,玩游戏,分糖果。家里实在是穷地揭不开锅,所以妈妈没有给哥哥1块钱。然后61那一天,除了哥哥,所有孩子桌子上都分了糖果。哥哥的桌子上什么都没有,哪怕是一个安慰性的糖果都没有。

  后来家里的情况好了些,已经不会饿肚子了。哥哥经常带楼主去邻居家看电视,有时候小孩子之间吵架,邻居家孩子说你们不要再来我家蹭电视,楼主的妈妈记在心里了,拼命赚钱,买了一部3000块的康佳电视。以前的国货质量就是好,这电视一直用了20多年屏幕才花。
  楼主发帖的起因,是因为孩子上幼儿园经常要打印几张照片交作业,我家附近打印一张照片1块钱。老公说比较贵,而我们打印照片的机会又比较多(我内心OS:excuse me?这也叫多,能有几百张吗?),所以要不要买一台打印照片的打印机。我内心瞬间就¥#!#¥%……&**(*%了。家里已经有一台普通打印机了。

  然后我就说,奢侈的爱好只要有两三个就行了,然后他就反问他有哪些奢侈的爱好啊?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
  老公开玩笑说,他现在很拮据,已经从淘宝转战折800了~
  前阵子朋友送了一张健身会所的周卡给我体验,我就去练了一个星期的瑜伽,回来之后,老公说,不如给你办张年卡吧,我说不用了,我不用看孩子吗?然后我就上迪卡侬买了张40块的瑜伽垫在家练练得了。
  楼里很多朋友疑问为什么我婆婆家境中产却还要收我们3000,我妈小康却不要我们钱。

  其实我娘家这30年来由于我爸妈的勤劳,家境越来越好,到我快大学毕业的时候,已经挺不错了,现在也是有房有车,和婆家差不多。只是,因为我爸妈是苦日子过来的,而且本来就比较节俭,所以在物质方面一直都只是保持一般的生活质量。

  我之所以在首帖中说我家境小康,是因为,从小到大,影响我消费观的,都是一个小康水准的生活水平,和我那节俭的妈妈。

  虽然节俭,但是我爸妈在教育上很舍得投入。小学时候我爸的工资才1000多,但是却给我交了相当于别人的5倍学费:我没户口,学费加借读费是别人的3倍;还交学校的尖子班补课费用;还交市奥林匹克学校的补课费用。相反,小区里面别的家庭,看着每天大鱼大肉的,父母经常出去打麻将打扑克的,却只是给孩子交一份学费。

  我婆家是“斤斤计较”的教育方式。孩子们的学费都打了欠条,平时帮买什么东西都要把钱算清楚。甚至我老公小时候要买一双波鞋,要200多块,他手里只有100多块压岁钱,他爸妈也不给他补足不够的钱,要他去亲戚公司打暑期工,一天10块钱,把钱赚够了再买波鞋。现在,我公婆的几个孩子,一个比一个孝顺,这种教育应该算成功的。

  相反,我娘家的教育方式就显得有人情味地多。父母孩子之间相互送什么东西,都不需要提到钱。不过,目前来讲,我哥是啃老的,眼高手低游手好闲的。

  所以,关于我婆家收钱娘家却不收钱的问题,是因为两家的教育方式、行事风格不一样罢了,并不是和前面某位网友所说的,“劫贫济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11-23 09:38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2024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11-23 09:53 | 显示全部楼层
家家都一样的

发表于 2016-11-23 11:25 | 显示全部楼层
:lol

发表于 2016-11-23 13:25 | 显示全部楼层
牛逼,一个月开支30000+

发表于 2016-11-24 1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天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2-27 23:41
不简单
发表于 2017-1-7 23:05 | 显示全部楼层
沟通解决

发表于 2017-2-14 11:03 | 显示全部楼层
强帖!狂顶!

发表于 2017-2-16 11: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炫富嫌疑

发表于 2017-2-16 11:5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炫耀,球吃多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