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28|评论: 2

财政补贴不能变成富人福利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2 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日,安徽六安市裕安区政府网站一条公示信息引发热议。公示显示,一名合肥人在该区同一个小区购买了44套房子。按当地补贴政策,房主共获得约80万元补贴。六安市裕安区房地产管理局一工作人员称,房主票据手续齐全,并未违规。不过,他也承认,当初制定政策时没料到有人会买这么多套房子。

有消息称,这名合肥人购买44套住房,实为开发企业以房抵债,且80万元补贴目前尚未兑现,但这并不影响公众对这起补贴购房事件的负面评价。

按照裕安区城南镇政府此前表态,当地基于“去库存”的购房补贴政策,“既帮助了开发企业解困,又让群众得实惠”。那么,那些为买房焦灼的中低收入民众,从这单生意中又真的获得“实惠”了吗?

买家在同一小区购进44套房,不可能用来“自住”,房子到手之后,依然会适时出手变现。在这一过程中,房子不过是换了换手,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可能暂时实现了“去库存”,但对市场而言,“用来住的”房子并没有实现其价值,甚至还可能被用来“炒房”。而地方政府以公共财政来补贴这样“去库存”,显然是有问题的。

一者,这会不可避免地传递给房地产市场一个信号,即政府对于市场层面的炒房行为,非但无意抑制,甚至还持鼓励、刺激的态度,这对普通民众并不是什么好事。

再者,此举也有碍社会公平。一般而言,财政补贴本该是政府对中低收入群体的一项制度设计,旨在扶持贫弱与无力者,最大限度减小贫富差距,体现社会公平。而一旦在政策运行过程中成为对“大户”和富人的倾斜,必然产生扭曲,让富裕者更富裕,从而悖离了补贴的初衷。

尽管当地有关人士也承认,相关政策制定“没考虑太细”,但这显然说不过去。国家一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并出台各种财政政策严禁炒房,当地怎么可能在设定补贴时“疏忽”了申领补贴的套数,这样一个比较容易想到的问题。

任何财政政策的出台,都应该综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开门决策、广泛听取公众意见,要对政策可能导致的后果有一个预判,避免出现资金误投的情形;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事中监管,全程监控财政补贴资金的规范运行与市场反馈,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政策。这样,财政补贴资金才能够真正用到该用的地方。

其实,不只是购房补贴,当下,不少领域均存在财政补贴不严肃、不规范、随意性强的问题,每每引发公众的公平焦虑。比如,多年来公众吐槽的对中石油、中石化油价补贴问题,每年数百亿的补贴,最终还是落到了相对比较富裕的那部分人身上。

毕竟,公共财政的钱来自民众,也要施之于民众,不能因为种种“疏忽”而变成富人的福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2-22 21:38
不说这,说扶贫款,有的富了谁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2-22 23:55
名女只有母女俩人,在这个世界上有好几年了没房子,没土地还招陷害被打全身内伤没钱看病,四处流浪过日子,冤案快四年都得不到解决,老天呀这是什么世道!……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