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99|评论: 26

[生活•情感] [推荐]王尔碑与她的诗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9-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尔碑
  

       王尔碑,本名王婉容。1926年农历冬月11日生,四川盐亭人。1946年开始发表诗作,曾用笔名海涛、非非、浮草、王念秋等。1951年在北京新闻学校毕业后,曾在<<川北日报>>、<<四川日报>>作记者、编辑多年。1983年迄今,出版过小诗集<<美的呼唤>>》、《王尔碑诗选》等诗集和散文集<<云溪笔记>>。散文诗集<<行云集>>、<<寒溪的路>>,深受读者喜爱。她喜欢艾略特说的:“诗,是为安慰有教养的人所做的游戏。”

     其中部分作品收入<<中外散文诗鉴赏大观>>等多种选本。部分小诗收入<<中国四十年代诗选>>、<<中华诗歌百年精华>>等多种选本。现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黄河文化促进会顾问、微型诗联谊会会员。


  目录

  第一辑:无邮的书简(32章)

  遥寄/致一位陌生的少女/无邮的书简/题大宁河赤壁/莲花峰/珠穆朗玛/西北风/沙滩上/帆/幻象/礼物/老人/少女头像/巫山姑娘/漂亮的老头儿/山里的妈妈/细雨中/在小巷里/云溪/等候海边/岩石/木化石/即使……/子午莲/小雨珠/萤/燕子/江鸥/骆驼/丹顶鹤/鸟市抒情

  第二辑:无名武士的石像(42章)

  致乐山大佛/行云/鸣沙山/索溪峪遐想/沙漠/石屋/父亲/长眉罗汉/寒溪的路/群山/牧童/一个老人的独白/小沙子/一个人的独语/死神/烛火/雾中/雨中人/在聂耳墓前/题一个青年的自画像/无名武士的石像/建筑者(一)/建筑者(二)/登山者/送行者/歌者/影子/拾荒者/醉者/深山/新月/第一个……/妇人/一个妙龄女子的独白/一个人和一只猫/雪朝/无头的女人/冷美人/陌生女子/时间女神/女人和蜘蛛/爱神

  第三辑:红蜻蜓(32章)

  红蜻蜓/黑与白/叶子/夜景/舞者/狮子和人/幻影/晨/少年之梦/钟/丑石/古瓶/闪电/月亮/时间/画外/瞬间(一)/瞬间(二)/断简/鸟会/小鸭/信鸽/画眉/白乌鸦/蝴蝶泉/下关风/洪椿树/抱塔树/横卧在小溪上的树/古树心音/长海/大宁河/

  第四辑:维纳斯的独白(13章)

  晚潮/海上黄昏/题油画《月夜》/题油画《椅中圣母》/观鱼/眼睛/落叶/玫瑰/雪/书边小语/维纳斯的独白/读希门涅斯/泉城访孔孚

  跋:走自己的路

  这里的作品,多半选自我的《行云集》、《寒溪的路》、《云溪笔记》,以及少数近作。让各个时段的散文诗同时出现,这是我不曾梦想过的。也许,上帝怜我年老且痴于诗,才赠与这一幸运吧?

  散文诗——我心中的东方美神、小小的白玉观音。她的美目凝情于大地;她的心灵、意态,自然流露出洁白;她的头上戴着一个纯蓝的天空,那里,有飞鸟,有白云无尽的幻想,有人类思想的钻石,星星们神秘的眼睛……我捧着她,捧着一个神圣的梦,生怕不小心会打碎了她。因此,我走得很慢,写得很少,创作于我只是偶然。

  毕竟有些不安,因为写得少,淡淡疏林中能选出奇花异树吗?

  以格少的文字(带感情的、浅白的文字),写出跨越时空的意境,给人较大的想象空间――这是我的追求。可惜我的作品多半流于单纯也、直白、写真,缺少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只有《石屋》、《父亲》、《遥寄》、《红蜻蜓》等少数作品接近于我的追求。

  散文诗——自由的精灵,她要我无拘无束地去写自然、人、神和风景;写不该忘记的昨天。于是我写了《行云》、《致乐山大佛》和《爱神》。接着又写了近于荒诞、魔幻意味的《无名武士的石像》、《丑石》、《古瓶》、《女人和蜘蛛》、《长眉罗汉》、《影子》、《无头的女人》……这些作品,有人喜欢。也许,有人摇头。但我个人比较比较偏爱。

  走自己的路吧。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23:03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国当代女作家三十六人自述(续)

  王尔碑

  我原名王婉容。1926年12月生。四川盐亭人。解放前夕,是重庆南林学院外文系学生、新民主主义青年社社员。1950年考入北京新闻学校。1951年至今,—直在地方报纸作记者、编辑。现在四川日报文艺部任诗歌编辑。

  我在封建地主家庭中度过童年。母亲原是城市贫民,有不幸的身世,姐姐早年奔赴延安,哥哥爱好文学,这些对我的性格、志趣不无影响。上中学以后,在一些好老师、好同学的熏陶下,我爱读书、痴于诗、好幻想、富于同情心和正义感。中学和大学时期(1946—1949),曾以王尔碑、王念秋、海涛、非非等笔名,在成都《西方日报》、《光明晚报》、重庆《新华日》等副刊上发表诗作:《故事诗》宝石花》、小诗《纺车声》、《寸讯》、《长夜》等,都是揭露黑暗、呼唤黎明的。解放后的十七年,因学习新闻专业,发表诗作极少。仅《农村去安家》三首收入《四川十年诗选》、《南河》一首收入《诗选》(1949—1979)。十年动乱中我没有写过诗。1979年,为迎接诗的春天,我重新写诗。近三年发表有《镜子》,《鸟市抒情》、《一棵树》等小诗80余首(见《诗刊》、《星星》、《海韵》、《文汇月刊》等刊物)。在学诗的路上,我立志每一步从零开始,为新的历史时期唱出自己的声音。

 楼主| 发表于 2009-9-9 22:5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读《王尔碑诗选》

  一

  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于成都女中上学,并以海涛、非非作笔名开始发表作品了,我们现在看到她的最早一首诗是写于1946年夏的《纺车声》:“纺车,在深夜里哭泣/哀怨循环地/仿佛谁在说:苦呵……/呵,是那个孤独,驼背老人/不停地纺着她凄凉的命运/手,已经僵硬了/声音,渐渐微弱了/仿佛谁在叹息;饿呵,饿呵……”俨然是一幅旧中国下层人民悲怆生活的缩影!近期出版的《王尔碑诗选》,以“夜歌”为辑一,收录作者1946—1948年间在成渝两地《西方日报》、《光明日报》、《新华日报》等报章上刊发的诗作9首,《纺车声》就是其中之一,1946年至1948年,正是光明与黑暗搏斗的如火如荼时期,这些诗作抒发了一个年轻的正值的知识分子女性对旧世界的不满、愤怒和抗议,对新时代新生活的追求、向往与憧憬,短小、自然、清新是它们共同的特色。

  二

  1949年,王尔碑从新闻专科学校毕业,长期供职于四川日报社,“为他人作嫁”,繁忙的采编之余,她想到继续写诗,为新中国放歌,原先的诗艺显然已不适应,她试图采用新的手法表现新生活,谁知怎的,写着写着连自己也颇感踟蹰,不知如何是好。在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年代里,她索性停下手里的笔,选择沉默,这本诗集中,1949至1978整整三十年是片空白,也就无言可说了。

  三

  直到1979年拨乱反正,我们才重新听到王尔碑的歌唱:“我是大湖的知已/我是老鹰的旅伴//小船上,有过雷雨/此刻,风轻,云淡//我把双浆当成彩笔/我把湖水当诗笺//呵,我蔚蓝的诗笺上/有银鱼跳跃,有青鸟盘旋”(《湖上》),歌声依旧那样清新、含蓄凝炼,正如一位诗评家所说:她的诗温柔但不纤细柔靡,低徊但不消极沉沦,热烈潜游于自然明净之中,研雅不失隽永深邃,在平易简洁的诗句背后,我们仍然感受得到时代的脉搏跳动,十年浩劫在诗人心灵上留下的投影与折光。仅一年时间,就发表诗作十余首,开始自己诗艺人的第二个春天。

  之后更是一发而可收,一首首情真意切的诗章,一篇篇丰美灵秀的散文,频频出现在全国各地报刊的版面上,先后出版了《美的呼唤》、《影子》、《云溪笔记》、《寒溪的路》等作品,其中散文诗集《行云集》曾获四川省文学奖,由此可见,宽松的政治氛围,良好的合作环境和空间,对于一个作家或诗人何其重要!

  四

  时代在发展,社会前进,王尔碑的诗风也在跟着发生变化,八十年代中期,北京《诗刊》刊发了她的《遗憾说……》,原诗10行:“碎了的/不要缝补/针针线线/给你新痛苦//亿万年鱼的泪/晶莹了海/海很宽/不要去填//最好,有一叠波涛/明亮你心的深谷”,她不满足,在和东方神秘主义、新山水诗派的奠基者孔孕的相互改诗中等到启发,觉得太实太满,出现蛇足,还可用“减法”使其进一步升华——此次出版的诗集被删削为两句:“亿万年鱼的泪晶莹了海/不要去填”,前后一对照,读者不难发现,形式上诗行减少了许多,内容和空间却被增大了,让你去补充去想象。类似作品她后来写了不少,如《雪兰》、《深山》、《沉思者》、《吹箫人》、《戏》、《影子》、《山寺》、《朋友》以及《故园小集》、《想象汉字》中的不少篇章。

  作者坦言,早期的诗比较泥实,尽管有的诗真情动人,但有一览无余的毛病。后来受到孔孚《远龙》诗学的影响,“平常心,家常语,而又深不可测,方可至境”,诗风自然就有所改变,同时她还热衷于“戏剧型”小诗和“不为什么”的小诗创作实践,收获不菲。

  五

  总观整本《王尔碑诗选》,大多属于雨雪风霜、花草虫鱼、十行以下的短章和只有三两行的微型诗,须知“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小诗不小,比如“百年/独坐//等谁呢”(《黄昏江亭》),“葬你/于心的一隔/我就是你的墓碑了”(《墓碑》),“众树鞠躬/你漠然//还是那时的风么”(《风动石》),“一个天才被关进屋子里/阳光走不进去/谁去敲门?”(《闭》),“小树说:/我想亲一下天空”(《故园小集》之一)。简约、空灵、皙恩、美是她追求的目标,难怪有人说读王尔碑的诗,总有一种“小视角,大时空”的感觉,信然。

  作者:一只蝴蝶满天飞

发表于 2009-9-9 23:38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尔碑是盐亭县黄甸镇利和办事处木耳湾人。。。 。。。

记得我当年在黄甸小学读书时,她曾经来过一次。当时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盛况犹如发生在昨天。。。。。。

只是当时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欢迎,想来颇觉有趣!!

发表于 2009-9-10 09:26 | 显示全部楼层
王尔碑老师是我们盐亭文艺界的一面旗帜!盐亭的很多文人,都的到过她的帮助.我发表在四川日报上的第一首诗,就是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发表的。感谢九龙兄,把王老师推介给大家.

发表于 2009-9-10 09:2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ecan62608在2009-9-9 23:38:00的发言:

王尔碑是盐亭县黄甸镇利和办事处木耳湾人。。。 。。。

记得我当年在黄甸小学读书时,她曾经来过一次。当时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盛况犹如发生在昨天。。。。。。

只是当时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欢迎,想来颇觉有趣!!

       小朋友,我就在你说的那个学校教过书。你是哪一届的?

发表于 2009-9-10 09:43 | 显示全部楼层
九龙老弟,我知道你是谁。你是搞文化工作的,请你多发布一些盐亭的名家名作,办出盐亭论坛自己的特色。谢谢啊!!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网上再说在2009-9-10 9:43:00的发言:
九龙老弟,我知道你是谁。你是搞文化工作的,请你多发布一些盐亭的名家名作,办出盐亭论坛自己的特色。谢谢啊!!

        不用这么客气哈,只因我们都是:盐亭人!

   

 

     关于我是谁,是哪个都不重要,我们都像王尔碑前辈学习才重要。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2:0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tr在2009-9-10 11:40:00的发言:
王诗人如果还健在的话已经80以上的高龄了,值得尊重

是的,八十好几的人了。

ytr

发表于 2009-9-10 11:38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网上再说在2009-9-10 9:29:00的发言:

       小朋友,我就在你说的那个学校教过书。你是哪一届的?

崩老资格不太好

ytr

发表于 2009-9-10 11:3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ecan62608在2009-9-9 23:38:00的发言:

王尔碑是盐亭县黄甸镇利和办事处木耳湾人。。。 。。。

记得我当年在黄甸小学读书时,她曾经来过一次。当时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盛况犹如发生在昨天。。。。。。

只是当时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欢迎,想来颇觉有趣!!

至少跟我是校友,当年的欢迎学生中也有我。

ytr

发表于 2009-9-10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王诗人如果还健在的话已经80以上的高龄了,值得尊重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网上再说在2009-9-10 9:26:00的发言:
盐亭的很多文人,都的到过她的帮助.我发表在四川日报上的第一首诗,就是在王老师的指导下发表的。感谢九龙兄,把王老师推介给大家.

           王尔碑老师是我们盐亭文艺界的一面旗帜!

 

  

 

 

   顶一个!王尔碑老师才是盐亭可以算上“家”!的人物。其他的文人都还没成家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1:4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tr在2009-9-10 11:37:00的发言:

至少跟我是校友,当年的欢迎学生中也有我。

    可惜我们没赶上去欢迎哈。

 楼主| 发表于 2009-9-10 14:3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tr在2009-9-10 14:20:00的发言:

有可能您还是我的老师,是应该多尊重您一点。不过在网上大家都一般不在乎现实中的人的社会地位或年纪阅历什么的,统统叫网友,没有叫别人小朋友的

        呵呵,网上在说,是当年有才能的人,有才能的人一般就是有性恪的人。

 

 

  可现在的90后我认为个个都是有性恪的人了。

ytr

发表于 2009-9-10 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网上再说在2009-9-10 13:57:00的发言:

真不是崩老资格。这是岁数大了,不好称呼你们年轻人.请见谅!!

有可能您还是我的老师,是应该多尊重您一点。不过在网上大家都一般不在乎现实中的人的社会地位或年纪阅历什么的,统统叫网友,没有叫别人小朋友的

发表于 2009-9-10 13:57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ytr在2009-9-10 11:38:00的发言:

崩老资格不太好

真不是崩老资格。这是岁数大了,不好称呼你们年轻人.请见谅!!

发表于 2009-9-10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09-9-10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hecan62608在2009-9-9 23:38:00的发言:

王尔碑是盐亭县黄甸镇利和办事处木耳湾人。。。 。。。

记得我当年在黄甸小学读书时,她曾经来过一次。当时受到全校师生的热烈欢迎,盛况犹如发生在昨天。。。。。。

只是当时还不能理解为什么要欢迎,想来颇觉有趣!!

王举人的二女儿,姐姐叫王剑清,我家亲戚。

上次回来在北街回民食店吃过饭,一转眼都十好几年了。

发表于 2009-9-10 22:09 | 显示全部楼层
QUOTE:
以下是引用网上再说在2009-9-10 9:29:00的发言:

       小朋友,我就在你说的那个学校教过书。你是哪一届的?

我是83年小学毕业的,你是哪年在哪里教过书啊?当时杨福永还是校长,过后才是赵国熬。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