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南京市民李先生最近刚刚摇到买房的号,但是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银行卡里的55万元买房首付款,竟然被人在广州给刷走了。警方调查后发现,这事跟他在一家烤肉店消费过并且扫了二维码有关。而且,南京地区跟他有相同遭遇的还有14个人……
●二维码陷阱
>>55万不翼而飞,南京多人银行卡遭盗刷
3月30日下午,南京李先生突然接到一连串手机短信,显示他的一张银行卡正在POS机刷卡消费,每笔5万元左右,一共12笔,共计55万元。
李先生震惊了,自己的银行卡就在身上,怎么会接到刷卡短信?而且消费地点还在广州!李先生立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求助。他按照民警的建议,告知银行这些消费不是他本人的操作。
当天,南京市有多起同类盗刷警情,且盗刷地点均指向广州,警方立即展开了案件走访调查。
>>烤肉店里扫二维码,竟是下的“套”
民警调查后发现,南京被盗刷的14名受害人中,大多在去年5-6月份期间,都在南京新街口一烤肉店POS机上进行过刷卡消费。
李先生回忆称,确实去过烤肉店吃饭,当时有人过来推广母婴类公众号,称只要扫二维码关注公众号,并填写相关个人信息,便可享受刷卡39元吃59元套餐的优惠活动。
李先生觉得很划算,于是同意了。但正是这么一刷,他的银行卡信息和支付密码就被盗取了。
>>嫌疑人精心写好策划书,找商家合作
南京警方基本确定,程姓女子便是盗取银行卡信息的主要嫌疑人,她招聘大学生做兼职,以推广公众号搞优惠为由,诱导消费者刷卡消费,然后利用有问题的POS机来窃取银行卡信息。而程某则定期取回POS机,将窃取的用户数据导出,利用这些数据信息交给其“合作伙伴”仿造银行卡,并以此进行盗刷。
通过走访多名当时参与程某“活动推广”的大学生,专案组于5月15日在深圳对嫌疑人展开抓捕,并成功将程某抓获归案。经查实,程某其实姓牟。
牟某交代,一开始她就为整个刷卡优惠活动精心制造了一份商家合作的策划书。她先在微信上找到了一家母婴类的微信公众号,以这家母婴公司公关部门的角度撰写了一份39元吃59元的刷卡优惠活动策划案,而这家公司并不知道公司的微信号曾被人用来做活动推广。
牟某利用微信号中的扫码注册会员功能,来给刷卡消费编造一个合理的理由。
>>改装POS机,窃取银行卡卡号和密码
目前,8名主要犯罪嫌疑人因涉嫌盗窃罪和银行卡诈骗罪已经被警方刑事拘留。
经查实,这个犯罪团伙的分工十分明确,由嫌疑人刘某、牟某将在南京盗取的银行卡资料制成伪卡,并将制作好的伪卡交给翁某,由翁某利用刘某、时某等人提供的中汇pos机现场盗刷,窃取受害人资金。盗刷成功后,翁再指挥刘某、时某等人转账给刘某某,然后继续分散洗白。
而南京的受害人均是因为在 2016年5月至6月期间,落入了这个团伙的陷阱。通过改装后的POS机,嫌疑人窃取银行卡数据信息及密码,制成伪卡后在2017年3月30日下午盗刷银行卡65张,窃取人民币共计124余万元,其中南京约20余起,约80余万元。
●警方提醒
◆保护信息,莫贪小便宜,少用磁条卡
近年来,银行卡犯罪屡见不鲜,且在银行卡信息的窃取、买卖、传递、使用等各个环节形成一条黑色产业链。这里面存在两处关键点:
>>盗取市民的个人信息
>>利用技术手段和盗取的个人信息盗刷银行卡
所以,市民在刷卡交易时要多留心,要注意保存个人信息,并及时更换支付密码。一旦发现银行卡被莫名盗刷的情况发生,一定要立即冻结银行卡、即时报警、保留证据。
另外,警方提醒市民尽量不要使用磁条卡,芯片卡和复合卡的安全系数高,不容易复制。如果有市民仍在使用磁条卡的话,应尽快更换芯片卡。
另外,对于扫码换取优惠还要填写个人信息等活动,也要多留个心眼,防止信息泄露。
街头扫二维码免费领礼品?
饮料、洗衣粉、小玩具……只需扫一扫二维码,礼品即可免费到手,这种活动俨然成了街头一景。扫二维码得礼品,是天上掉馅饼,还是商家另有所图?“这样扫描二维码安全吗?”很多网友对此疑惑不解。
警方提醒:小心泄露个人信息
对于扫码注册还要填身份证号码的行为,不少市民质疑。民警对此表示,对于正规商家推出的扫二维码送礼活动,其最终目的在于关注微信号,提高关注度,但在街头扫码需输入身份证、银行卡号注册的,存在一定隐患。
一旦个人信息泄露,一种风险较小的可能是,对方倒卖信息获利;
还有一种风险比较大,因为现在大多数人的手机都绑定了银行卡,如果扫描并注册的软件存在问题,而对方又获取了你的姓名、电话以及身份证号码等与银行卡有关的信息,那么卡里的存款就危险了。
另外,针对网上流传的获取他人信息后进行贷款的传闻,银行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在正规银行,个人贷款必须持本人身份证原件向银行递交借款申请,银行进行多方面审核后,方可借款,仅仅持身份证号码贷款,在正规银行是不可能的。
不过,随着各种网贷平台的不断出现,不法分子通过非正常手段利用他人信息牟利还是有可能的。
此前发生不少利用二维码进行诈骗的案例
如在广东佛山公安局破获的一件二维码诈骗案中,犯罪嫌疑人通过更换商家收款二维码,放上植入木马病毒的二维码,以此获取消费者的手机信息和密码,进行盗刷,获利90余万元。
不法分子为何能轻而易举用二维码进行犯罪?民警分析说,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
第一是二维码的制作技术几乎是零门槛,不法分子可以轻而易举地将木马程序、病毒、扣费软件等植入到二维码中,让消费者上当受骗;
第二是二维码是一种用肉眼无法识别的信息技术,一些不法分子采用粘贴的方式,用带有病毒的二维码遮盖商家提供的二维码,普通消费者根本无法识别,难以有效防范。
据了解,二维码是一张可以存储个人信息、网址、付款收款等信息,拥有特定格式的图形,能够在有限的面积内容纳大量信息。国内广泛应用的二维码来自于日本的快速响应码(QR码),该码是免费开放的,谁都可以利用二维码生成器生成其所需的二维码。在百度上搜索,有关二维码生成器的搜索结果达到了299万多条,其中有不少生成器能够在线使用,只要输入文字、图片、邮箱、网站,就能轻而易举地生成一个二维码。
民警再次提醒,不要贪图小便宜,不要在自己不了解的情况下,随意泄露身份信息,向他人提供身份信息之前,一定要谨慎。
点击订阅四川手机报
移动用户编辑短信sc发到10658000
电信用户编辑短信sc发到10659700
联通用户编辑短信sc发到1062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