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高温难耐,但铁佛镇“脱贫之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暨送文化下乡活动依然有序推进。7月25日,镇脱贫之星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团走进了河西三村,由党委副书记向勇国带队。 上午8:00,小岭子村委阵地前的坝子上,早就聚集了来自熨斗山、黄嘴头、小岭子村的干部、村民和贫困户,有序的坐在小凳子上等待报告会的开始。 来自全镇贫困户队伍中的三名代表,在脱贫路上不等不靠,自力更生,做出了一定成绩。他们用自己的事例向在场的河西三村的父老乡亲分享了脱贫成果。 贫困户赵家友给大家交流,“信用社给我评级授信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我还参加了镇政府组织的养殖技术培训班。有了资金有了技术,我底气足了,我在猫儿垭建起了占地20余亩的林下养殖基地,用在镇政府借来的产业发展周转金购买了鸡苗,搞起了生态土鸡养殖。经过一年多的养殖,2016年,我一共出栏了土鸡12000只、野鸡500只、贵妃鸡300只,实现了纯收入8万余元。今年,预计收入能在去年的基础上翻一番。”。 贫困户李学明讲述了他家评信授级后在信用社贷款购买农用车搞运输。短短两年,通过自力更生,家庭外债还了不少,还通过实施土地增减挂钩项目,住上了新房,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对摆脱贫困信心满满。 贫困户伍运财讲到,“在镇党委、政府和帮扶单位、驻村工作组的指导下,给我家制定了养殖脱贫的计划。2016年初,我在信用社贷款和利用产业发展周转资金,购买5头牛,修建了牛棚,开始搞肉牛养殖。2017年初,我又购买了2头母牛、20头山羊,建起了小型家庭农场........我还利用党员示范工程吸纳了困难党员和贫困户,现在,我的养殖规模达到了100头,我对脱贫奔康充满了信心。” 宣讲结束后,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下来,送文化下乡活动在舞蹈“红红的中国”中拉开帷幕。气温逐渐升高,丝毫不影响老百姓的热情,歌曲《我的未来不是梦》、《母亲》把现场的气氛推向高潮,掌声不断,舞蹈《青春魅力》、《健美操》精彩纷呈,老百姓连连叫好。文艺演出期间,主持人还多次穿插脱贫攻坚政策、安全常识的宣传。
活动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聆听了其他村贫困户的先进事迹报告,很受鼓舞,对脱贫奔康充满信心,将主动配合主动参与,不等不靠。 今年以来,铁佛镇党委、政府从树立脱贫先进典范入手,借助送文化下乡活动为载体,用贫困户这个群体中的脱贫先进榜样激发更多贫困户的主观脱贫意愿,破解贫困户脱贫内生动力不足的难题,深度解决在脱贫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船上人不努力,岸上人挣断腰”问题。通过挖掘,白土垭村贫困户李学明用小额扶贫贷款购置农用车搞运输,大佛寺村贫困户赵家友建林下养殖基地搞土鸡养殖,伍家塬村贫困户伍运财建小型家庭农场吸纳贫困党员和贫困户共同脱贫致富,大佛寺村贫困户何远义虽自己住土坯房却主动将易地扶贫搬迁名额让给其他贫困户等,一个个鲜活的发生在贫困户身上的先进事迹被发现。镇党委政府把他们的事迹挖掘出来,并授予他们“脱贫之星”称号。将组织这他们赴全镇22个村开展先进事迹巡回报告,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助力脱贫攻坚,引导广大贫困户众力同向,脱贫奔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