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身家乡教育事业 潜心致力教育科研
恢复高考后第二年,他轻松考上南充师范学院。毕业后,他放弃到大城市做地委总工会机要秘书的优厚分配待遇,毅然回到家乡,选择了做一名人民教师这一光荣而艰巨的职业。
“参加全国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在张家界的座谈会,有幸与魏书生一起探讨语文教育教研,得到鼓励并题词”,回忆往事,他总是面带微笑。以“每一堂课都要生动活泼,每一次课都要常备常新”为主旨,他实现了真正的桃李满天下。他精心的备课、精彩而富于亲和力的讲课,赢来了不少的参加培训的干部和老师们的敬重;他还潜心致力于教学研究和写作教研论文,取得显著成效,很快被破格晋升为教师进修校高级讲师,继而被聘为四川省特级教师、副校长。几十年过去了,虽然离开了教学第一线,昔日的学生仍对他钦佩不已,时时来拜访请教他,与他共同探讨人生、规划未来。
受熏陶与民盟结缘 开天辟地共创简阳民盟
他博览群书,大学期间,更是孜孜以求。顾培基先生栩栩如生的现代文学课让他沉醉其中、受益匪浅,先生还是民国时期闻一多先生的学生。对两位先生的崇敬之情,让他也对民主党派产生了憧憬。1987年1月,简阳第一个民盟支部终于诞生,盟员12人。“组长李冠雄,我负责支部的计划、总结、对外宣传,当时网络和信息都不发达,全靠找书、借书、订杂志来了解国家的大政方针以及中国共产党对民盟的要求。为民主党派做事没有报酬,就用边角余料时间去做好”。
每年的盟员总结大会,他都要充分准备,让组织生活有序开展。如今,盟员已发展壮大到118人,老盟员会为新入盟的会员进行盟史和盟务培训,爱国爱盟爱家的传统一直传承下来。
塑形象勇挑重担 带领民盟助推简阳发展
“他为人正直,热心盟务工作,高度重视民盟与简阳市委的联系,通过他渊博的学识、风趣幽默的总结讲话,带头要求盟员们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把中共的政策方针不断灌输到民盟中来,为简阳发展倾注大量心血,带动民盟助推简阳经济、教育发展”。任市政协、人大主要副职领导后,仍默默无闻地支持张成贵同志抓盟务工作14年,谈起与他的合作,简阳民盟第七届、第八届主委张成贵同志赞不绝口。十几年来,他呕心沥血,牵头落实“盟金合作”,为金马镇引进花椒新品种,现已形成产业,成效显著;发动社会为金马九义校捐赠教学课桌椅,为贫困生捐资助学,并一对一支助该校优秀贫困生。如今,简阳民盟已经茁壮成长为助推简阳教育和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为民盟发展添新鲜血液 显大爱千里迢迢送温暖
他非常注重发掘和培养年轻同志,并亲自把关,给年轻人压担子,“为发展一个好苗子,他与时任内江市委组织部部长的葛永红同志一起走泥路、过铁路,步行10余里路到简阳石桥中学,考察、发展了骆登宇同志”。老盟员卢丽说起他,敬重之情溢于言表。如今,骆登宇同志已经成长为党的好干部、盟内的好榜样。
“当我上传金川大渡河边蓝天上鳞甲样的白云图片时 ,蒋主委点赞关注我的金川支教行;当我有好点的文字出现时,他毫不吝啬他的赞扬;当我偶有“豆腐块”见诸报端时,他会为我的进步竖起他的大拇指;当我在空间里感叹山里的娃娃难教时,他为我打气加油。可知,除了在老家简阳政坛是一颗璀璨的星,他还是简阳文坛的领军人,许多和简州历史人文等相关的书籍,都有他操刀把脉,让我等简州人羡慕佩服不已”。
“三月,他们千里迢迢,奔赴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专程来金川看望支教人,一张张心疼老师的热情笑脸,一封封厚实的慰问信,温暖的握手,亲切的问候,让远离家乡的支教人,心里暖暖的,甜滋滋的,耳畔里总响起蒋主委的话:好好工作,注意安全,爱护身体!”
“春天 ,总是让人欢喜的,我内心里,在金川支教的这个春天,是明亮的!
这是一位普通盟员的支教日记里的几段话。百忙之中的他,带领盟友们远赴金川,送去了一份暖暖的呵护与关怀。这样的关心爱护与真诚的帮助,感染了多少“在路上”的盟员们,让他们,带着温暖前行。
勤耕耘文坛活跃 结硕果著作等身
2007年加入四川省作家协会,2009年成为为资阳市作家协会副主席,足迹遍及简阳及神州大地。他主编的《简州岁华纪丽》获四川省政协优秀文史资料;《简阳羊肉汤》获资阳市社科成果二等奖;《简阳民俗》获资阳社科成果三等奖及资阳市重大题材创作优秀奖。迄今为止,他已编辑、编著、出版书籍10余本,家乡的许多校本教材,多取自与他的文史书籍,盟省委的许多重大课题,都有他的扛鼎之作。
为民盟发展,他率先垂范,自觉践行参政议政的责任,想尽办法筹措资金,促进民盟各方面工作开展。为此,简阳民盟先后获民盟中央、民盟省委表彰。
2016年7月8日,民盟简阳市基层委员会换届成立大会接近尾声时,鲐背之年的李冠雄老主委发言,他用庄严而响亮的声音为蒋向东先生吟颂了一首诗:
两帜高擎迈步坚,卅年盟务半生缘。
简盟壮大扬声誉,不乏君襄一路搀。
这是对简阳民盟三届老主委蒋向东先生三十年盟务工作的真实写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