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来阆中古城过年体验独特春节文化
寻春节之源,到阆中过年。1月22日,中国(阆中)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新闻发布会在成都举行,宣布中国(阆中)首届落下闳春节文化博览会2018年1月24日至3月18日在四川省阆中市隆重举行。从即日起,开启春节老人形象全球征集活动。同时,春节前后阆中还举行古城年味美食节、古城新春曲艺节、古城迎春花灯节、春节发源地向全球华人送祝福等活动,和全世界华人欢欢喜喜过大年。
“红萝卜,抿抿甜,甜着甜着就过年......”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重要最热闹最隆重的传统节日。阆中,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春节发源地、中国春节文化之乡、中国春节老人——西汉民间天文学家落下闳诞生地,建有全国首个春节文化主题公园,是全国现存最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被誉为四川最大的“风水古城”。欢迎到风水之都——阆中古城过年,感受浓浓年味,体验独特春节文化!
阆中拥有2300多年历史,文化积淀厚重,旅游资源众多,自然风光优美,素有“阆苑仙境”之美誉。著名景点有张飞庙、华光楼、风水馆、滕王阁、天宫院、四川贡院、四川构溪河国家湿地公园等,著名特产美食有保宁醋、张飞牛肉、白糖蒸馍、保宁压酒、锭子锅盔、油茶馓子、牛肉面、羊杂面、酸菜豆花面等,阆中多元文化和谐共生,包含浓郁厚重的风水文化、三国文化、科举文化、天文文化、本源文化、巴人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饮食文化、红色文化等。
西汉阆中人落下闳(姓落下,名闳,字长公,巴郡阆中人<四川阆中>)在制定太初历时,改变了旧的历日制度,规定每年以孟春正月朔日为岁首,被汉武帝采用。落下闳确立正月为岁首后,人们将正月初一称为“元旦”、“新年”,民间习称“过年”,民间也就有了“春节”的说法一直沿用至今。所以,今天,我们也就尊称落下闳为“春节老人”。鉴于落下闳在天文历法方面的杰出成就,2004年,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批准,一颗国际永久编号为16757的小行星,被正式命名为“落下闳星”。2009年,阆中获得了全国唯一的“中国春节文化之乡”称号。
阆中作为一座“活着的”古城,春节文化源远流长,春节民俗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独具特色,好玩好耍。在阆中春节民俗中,从冬月杀年猪就拉开了春节的序幕,尤其是腊月初八吃腊八粥就开始正式宣告进入春节的序曲,而整个春节的一直要持续到新年的二月二这一天,所以说在阆中天天都是年。
农历腊月初八这天,阆中的家家户户要用米、花生、腊肉、豆类、胡萝卜等不少于8样的食材,来熬香香的腊八粥,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第一顿团圆饭就这样开始了。
腊八粥一喝,家家开始忙于采购年货,忙到腊月二十三,就要“祭灶”,向灶王爷敬香。接着,年的味道也更浓了,挂灯笼、贴春联。
除夕的年夜饭,是阆中人团圆的时刻,餐桌上没有客人,都是自家人。饭前,敬祖宗、放鞭炮,然后围坐团聚,敬酒祈福。饭后,一家大小带上吃的喝的、香、纸钱、鞭炮等,祭拜祖先。接着,守岁开始了,当新年的钟声敲响,城里乡下鞭炮齐鸣,声音此起彼伏。
大年初一早上要早起,3点至5点(寅时)还要到井边去挑水抢银水,预示着来年金银满罐;5点至7点要听开山炮,家家户户争先恐后的放鞭炮,预示着来年红红火火,人寿年丰。正月初二起,亲友之间送往迎来,互相拜年。
春节民俗文化大联欢是阆中春节历史文化的积淀物。从除夕之夜到新年正月十五,城市乡村热闹非凡,耍狮舞龙的、唱川剧灯戏的、演皮影戏的、捏糖人的……大人小孩跟着撵着凑热闹。特别是在城市,街头更是人山人海,舞火龙、耍龙灯、踩高跷、打钱棍,欢声动天。期间,还举行春节老人赐福活动。
到了正月十六,家家都走出家门,到锦屏山、大佛寺、滕王阁等地,登高望远游百病。据《阆中县志》记载,阆中正月十六游百病习俗历史悠久。该活动已被国家体育总局列为中国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推广项目。
祭拜年神:团年饭和三十夜,阆中习俗是在敬祖宗之前要敬天敬地敬年神,春节期间要结伴到二交寺、长青寺、武庙三圣殿拜祭年神伏羲。
赶年、舞草龙:阆中流传,在远古时期,大巴山里有一种吞噬生灵的怪兽叫做“年”,它头生触角,面目狰狞,专门到农户院落中吞噬生灵、行凶作恶,刀枪不入,任何猎物都拿它没有办法。但是,人们发现它只怕突如其来的响声和红色的东西,于是每逢除夕之夜,家家户户便挂上灯笼,燃放鞭炮,敲打锅碗瓢盆等器具去驱赶,“年”被吓得远远躲藏,不敢出来。
做花灯、写春联、贴门神:春节前夕,阆中城乡不论寺庙和街院、农家,都有挂花灯迎春和家家户户写春联、贴门神的习俗,装点出吉祥兴旺的春节气息。
春节老人赐福巡春:为纪念“春节老人”落下闳,春节期间,由身体康健的老人,装扮成春节先圣(春节老人)身披红袍,手举春联,迎着鞭炮声在锣鼓声中游春,赐福人们新年吉祥。
春倌说春: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商代,便有春倌一职,掌典礼。说春就是专门从事说春的艺人说唱吉祥如意的歌谣。村倌手执一个小木雕,拄着一根孝春棒,肩上搭根二九(口袋),走进老百姓的堂屋门口,根据主人的职业和家庭环境,吟诵与之相关的吉令。如果说的主人十分满意,主人便会给以喜钱,一是对村倌的赏赐。春倌歌谣题材广泛,内容丰富,曲调流畅,过年说《过年春》,见农耕说《二十四节气歌》,见药铺说《药王春》,比如《春根生》的开场白就是:太初元年定日历,那时送春人不少。九州四海开春会,朝廷封我是春神。头戴春帽穿春衣,脚蹬春鞋来说春。
游百病:唐代人称这一天为耗磨日,是财物虚耗之意,官私不开仓库,以防饥荒,宜饮酒。清《阆中县志》载:“上元后一日,锦屏山游人如蚁,谓之游百病。”民谣云:“正月十六游百病,游了百病不生病。
提灯会:新年初一和元宵夜,在广大的农村、古城街巷的少儿手提五彩灯笼,在田野、街头巷尾,大人尾随其后,见面互祝年吉祥,高潮时耍“碰灯笼”。
亮花鞋:正月初一和二月二为“女人场”,漂亮的女性穿上新衣花鞋,赶场上街,以舞蹈的形式通过抬脚、举步、伸腿等动作,比谁的鞋子做得精巧、漂亮、鲜艳。该习俗在阆中所辖全国历史文化名镇老观镇尤为鲜活。
巴渝舞:巴西阆中有渝水,賨人居其上,皆刚勇好舞,汉高祖募取以平三秦,后使乐府习之,因名巴渝舞也。它是鼓舞,是战舞16。阆中民间叫巴象鼓。流传至今二千多年,在春节期间表演,更加体现了作为中华舞蹈史上熠熠生辉的瑰宝。
……
一般来说,北方地区的春节习俗要较南方地区为多。阆中地处南北交汇处,在本土留下了许多春节民族融合的丰富内容,传统文化的色彩更加浓厚。活态的阆中古城,有着最为原始的春节文化样本,既保留了传统节俗文化的原真面目,又随着时代变迁融进了现代的审美意识。既有家人团聚、祭神拜祖、喜庆丰收、除旧迎新的传统内涵,还有迎銮出銮、“张飞巡城”、“状元赶考”、“击鼓飘香”等特色习俗。
心动不如行动,多说不如一见。风水之都阆中古城向全国人民拜年啦,欢迎您到阆中来过年,游风水古城,品浓浓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