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视未了,蒲波生波
蔡方华
今年是个“大年”,新闻很密集,新闻人有点忙不过来。
昨天是母校的校庆日。看了一整天的各路消息,入夜时分我还沉浸在对往事的回忆中,这时传来了中央纪委打虎的消息。只好赶紧切换频道,把心思集中到新近落马的老虎身上。
蒲波这个名字不算陌生。他从德阳市委书记任上高升贵州省副省长,就吸引了我的注意。按照过去的惯例,如果地市党政主官升迁,一般都会在本省担任重要职务。但是十九大之后,副省长异地任职的情况多了起来,其中的奥妙,此前我已经写过文章加以解读。(被“点亮”的副省长)按说蒲波到了新的地方,应该尽快熟悉情况、大展手脚才是,但没成想,仅仅四个月后,他就步了另一位贵州副省长王晓光的后尘。掰起指头一数,最近半年多来,落马的副省长可真不少。
四川本地人士告诉团参君,蒲波这个人“很能干,也敢说”。但在德阳民间,一直对他主政期间的两件事颇有诟病,一是砍树、二是修路。德阳多条街道上的大树都被砍掉或大力修剪,让很多本地人感到不适应,但官方的说法也还算让人信服,说是这些树让城市显得很阴暗,而且存在安全隐患,确实有修剪的必要。几年前,德阳突然在年底启动多条市政道路的改造,不仅普通市民感到困惑,连政协委员也公开提出质疑。不过,修路其实在蒲波调任德阳之前就开始了,很难说,这是由他主导的花钱工程。
他离开德阳之后的这些日子里,四川政坛发生了什么事呢?最重要的一件事,是中央巡视组再度入川。今年2月,中央第四巡视组开始巡视四川省,挂帅的是组长赵凤桐。在动员会上,四川省委书记王东明提出要求,各级党组织要“以最坚决的态度、最优良的作风、最严明的纪律”全力支持配合中央巡视组的工作。巡视尚未结束,已经有多名厅处级领导干部被调查。其中,能够和蒲波扯上关系的,是德阳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李本林。
可不要小看德阳经开区。早在2010年,德阳经开区就升级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了。它不仅身披多重光环,也是德阳政府的钱袋子,同时还是蒲波力倡的“成德同城化”的重要支撑。蒲波在德阳的一项重要政绩,德阳现代金融产业园,就是由德阳经开区联手外地客商共同打造的。在这个金融产业园的“开园”仪式上,蒲波不仅亲自助阵、还发表了重要讲话。李本林作为经开区副主任,则是金融产业园建设协议的德阳方面签署人。李本林和蒲波先后落马,也许只是巧合,但这两件事都发生在中央巡视期间,就不禁会让人产生联想。
在蒲波曾经任职的广安市,同样也有两名当地干部被调查。广安市政协经济委副主任文强,在武胜县工作期间曾经是蒲波的下属,后来还担任过武胜县委常委、副县长。广安日报社原总编辑唐云峰,则先后在武胜县委和广安市委担任过秘书工作,足迹紧跟老领导蒲波,他落马的时间只比蒲波早一天。很难说,这两个人被调查,不是蒲波问题得以被揭露的重要线索。
腐败官员都有一定的隐蔽性,但有时,“能干、会说”会给他们披上更好的伪装,甚至可能因此得到提拔。但是,像蒲波这样一度得到重用的高级领导干部也被掀落马下,再次证明了中央巡视的威力。“发现问题、形成震慑”,真的不是说着玩的。没有什么劣迹能够永远雪藏,没有什么真面目不会被发现,早一天或晚一天,腐败官员总要面对自己的旧账。而这,正是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的意涵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