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凡丁先生商榷
——关于 “对邛崃市文物局批量复制‘自唐故火井处’碑的质疑”的指正
高义奎
近日,有幸在麻辣网上读到署名“凡丁”的文章:《对邛崃市文物局批量复制“自唐故火井处”碑的质疑》。本人对凡丁文中的观点:“毫无疑问,有史可查、有碑记可证的世界第一口火井在古清和场,即今之油榨场!今之油榨场也即古火井县治所在地!”,恕不能苟同。
1、 油榨天纲(或罡)祠不是最早的“火井”遗址
《旧唐书》载:“火井,汉临邛地,周置火井镇,隋改镇为县”。“火井”之名沿用至今。
油榨乡天纲祠的“火井”遗址,并非最早发现的第一口“火井”遗址。《邛崃县志》(1993年版)载:“现有天纲祠系清代重建,祠内有一石碑,高1.2米,宽0.6米,厚0.15米。(凡丁所说的“自唐故火井处”碑,其实)碑文为‘住持僧智越述:自唐时古火井处。大清乾隆二十八年癸未立’。此碑现存文管所。在天纲祠附近,多处发现石制管道,每节长0.43米,厚0.11米,上宽下窄,两头凿空如水槽,槽宽0.1米,深0.06米。下面安置石板,石槽覆盖其上,相互连接成输送天然气管道,当地人称之为‘火槽子’。专家根据地貌、碑文记载、口碑介绍、实地测量和对管道的研究分析,确认‘火槽子是古时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盐井(黄盐溪)四周300平方米的范围为古代盐场’,‘距封家宅25米之河边为火井遗址’。火井遗址就分布在这一带”。
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看出:
(1)碑文记载:“自唐时古火井处”,这七个字十分准确地说明这里是“自唐时”才有“火井”火煮盐之“处”,也就是说,在唐以前这里并无“火井”。
(2)“这种零散的石制管道,当地人称之为‘火槽子’,专家确认‘火槽子是古时输送天然气的管道’”。这说明自三国至唐朝经过近四百年的时间,古时天然气管道已由三国时简单的竹制管道变成石制管道,这是先民们的一大进步。
(3)“距封家宅25米之河边为火井遗址”。这说明此处并非是最早的“火井遗址”,也就是说,古代最早开发利用天然气的第一口“火井”并不在这里。
综上所述,天纲祠这里并非早在三国时就已熄灭的“火井”,而是在唐朝方才燃烧的“火井”。所以,这里只是“自唐时古火井”遗址,而非最早的汉时第一口“火井”遗址。《邛崃县志》(1993版)非常客观而正确地记述了这一历史事实。
2、世界第一口“火井”就在火井
南朝刘宋时之刘敬叔著《异苑》载:“蜀郡临邛有火井。汉室之隆,则炎赫弥炽。暨桓灵之际(147——189年),火势渐微。诸葛亮一瞰而更盛。至景耀元年(258年),人以烛投,即灭”。今人魏尧西著文《临邛火井及火井遗址、火井县治新考》(见1996年《邛崃文史资料》第十辑),对此写道:“这是一篇临邛火井史。其言临邛火井之盛衰,乃‘汉室之隆’,当是东汉光武建武(公元25—56年)时代。其间如‘火井’之被发现,至发明利用于煮盐,及其旺盛时期,当有一段探索实践过程。由此推测,临邛火井之发现时期,还可上溯至西汉。”《蜀王本纪》的作者西汉人扬雄,生活在西汉时期。他最早在《蜀王本纪》中就记载了“临邛有火井一所”,说明魏尧西的推测非常正确。晋人刘逵《蜀都赋注》“蜀都有火井,在临邛县西南。火井,盐井也。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须臾许,隆隆如雷声,烂出通天,光耀十里。以竹筒盛之,接其光而无炭也”。刘逵说:“火井,盐井也,”也就是说,火井先民们是在挖掘盐井时发现天然气“火井”的。
今人张永春经多方考证后在1987年撰文《临邛:世界上最先使用天然气》(见1987年《邛崃文史资料》第一辑)中确认:“现今邛崃县的火井镇,即是古临邛县开发使用天然气的处所,它是确凿的历史见证。隋炀帝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在该处建置火井县,……后因天然气减少才撤销。但是,火井始终归邛崃县管辖。那里的天然气今虽衰竭,然而火井地名并未消失,故井尚有遗址可辨。”
今人何理康在1992年成都出版社出版的《成都百镇》中载文《世界首用天然气的火井镇》:“成都市区西南方100公里远的山岭中,有一个闻名遐迩的山镇——邛崃县火井镇……早在公元前200年就用‘井火煮盐’……‘井火煮盐’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镌刻的一个‘世界第一’。后来发生‘井火’之地冠以‘火井’之名,如火井坝、火井漕、火井江、火井镇。这一重大史事被西汉末文学家扬雄(公元前53年—公元18年)记载于《蜀王本纪》中……2000多年来史不绝书,详载备至。”该文随后指出:“国内外学术界一致公认,中国四川临邛火井是世界上最先开采使用天然气的地方。”
3、根据许多典籍记载,诸葛亮曾经视查过的汉代第一口“火井”就是火井郑家坝“六角井”
根据许多典籍关于火井的记载和世代口碑相传的民间传说(如孔明治火井和六角井的传说)等,十多年前,我们几经周折,历尽艰辛,走访老者,多方探寻,实地踏勘,终于找到了世界第一井——“火井”遗址就在火井镇高家村之郑家坝的“六角井”。
岁月流逝,沧桑巨变,历史的尘埃湮没了六角井。今天,六角井虽然不复存在,但仍有遗迹可寻:
(1)此地当年“引火井火煮盐”的盛况早已不见,现已变成一片稻田。但是,今天人们还是世世代代依旧沿袭着那个亲切的称呼,叫“六角井”。就像泰山一样,一万年前叫泰山,一万年以后仍叫泰山。
(2)距“六角井”约300米处有一条流经火井场镇的小河名叫“盐井溪”,因汉代此处河边有盐井而得名,一直流传至今。
(3)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号“卧龙”。后来火井先民们为了纪念诸葛亮曾亲自查看火井,并整顿和发展利用火井天然气的不朽功绩,特将离此不远的一座山岗命名为“卧龙岗”,并在山上修建一座小庙曰“孔明庙“,庙里供奉着齐人高的孔明的塑像,年年香火旺盛,还特别要燃放“孔明灯”以示纪念。而今小庙已毁,但卧龙岗依旧高耸在盐井溪边,以作历史见证。
(4)1964年“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当地农民在“六角井”附近的擂鼓改土造田,发现了大量灰色古砖,经邛崃市文管所鉴定为汉代古砖,即“汉砖”,这些汉砖有等腰梯形体(上底长26.5厘米,下底长32.5厘米,高30厘米,厚8.5厘米,上底和下底侧面均有菱形图案),有长方体(长41.5厘米,宽17厘米,厚8.5厘米,长的一边侧面有菱形图案),还有多种尺寸不一的长方体(有的长30厘米,宽26厘米,厚7.2厘米;有的长32.6厘米,宽17厘米,厚7.2厘米,等等)。当时,“六角井”附近的郑还均、郑还松、李明成、李明举等人家中曾保存许多汉砖(大多砌成墙壁),同时出土的还有成串的有孔铜钱,不过大都锈坏,至今,胡守忠处仍有保存,上面有“五铢”二字依稀可辨。据查,这种“五铢”钱,始铸于汉武帝元狞五年(公元前118年)。这些精致的“汉砖”和“五铢”钱的出土,证明汉代的火井镇盐井溪下游的“六角井”一带,因有盐井产盐,更有“引井火煮盐”之便利而经济比较繁荣,因而出现不少煮盐致富的巨富人家。
总之,代远年湮,遗迹难寻,蛛丝马迹,弥足珍贵。就现有的诸多典籍的记载和仅有的少许遗迹也足以说明:火井镇的“六角井”就是世界上最先开发利用天然气的汉代“古火井”遗址。
火井人民为了纪念汉代古火井,于2003年建造了一座两丈多火井石纪念碑,并用当地出土的汉砖砌作进出台的古火井,并开辟了一个“古火井广场”供人们游览、凭吊。还隆重举行了古火井纪念碑揭幕仪式。2007年中央电视台还专门在古火井遗址——汉代古火井前隆重举行祭祀古火井的仿古仪式,以摄制《中国影像方志·邛崃卷》电视专题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