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924|评论: 12

[转帖] 清华大学薛澜:德国日本企业的钻研精神,值得中国制造业学习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1-7 16: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在薛澜看来,许多产品,例如芯片,中国未见得造不出来,只是无法用比较低的成本保证将产品高质量地生产出来,而要想让企业向自主创新发展,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不可缺少的,这方面,德国和日本企业体现出来的持之以恒的投入和钻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6:40 | 显示全部楼层
  今年初的“中兴事件”,将中国半导体芯片行业严重依赖国外技术的弊病暴露无遗,长期以来,中国在芯片、新药以及发动机研制等诸多领域受制于人,但同时新能源、高铁以及航空军事等领域又能够在世界前沿占有一席之地。中国的创新水平究竟如何?制造业的发展瓶颈又在哪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给出了他的见解。

  许多产品中国并非造不出来,只是无法低成本与高质量兼顾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中国的制造业发展有这样一种怪现象:我们的机械制造水平相对落后,但一些大件儿,例如火箭却质量过硬,许多国家都喜欢搭乘中国的火箭发射卫星。

  对于这种现象,薛澜认为“这两类能力需要的不一样”,他进一步解释,在航天、国防这些领域,需要的只是保证其成功,为了达到这一点,在设计方面可以允许有许多冗余的存在,“某种意义上来讲是不惜成本,我就要保证它的成功”。而商业化的产品在市场中的成功却是另一套逻辑,它们在生产制造过程中,不仅需要保证性能,还需要把成本控制得很低。

  他以芯片制造举例:“很多芯片中国未见得造不出来,但是我们能造出十片、百片,我们的成功率可能是5%、10%,而英特尔或者其他的企业是99.999%,人家可以造几亿片(并保证)几乎没有废品”。在薛澜看来,许多产品中国并非真的没有技术和能力生产,只是缺少用比较低的成本保证高质量地生产出来以赢得市场信誉的能力,从这点来讲,他觉得中国的制造业潜力是巨大的。

  制造业的技术创新和发展,离不开健康的市场环境

  在中国,制造业发展的另一个饱受诟病的问题便是缺少自主创新,许多产品都是在“山寨”外国同类产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谈到这个问题时,薛澜觉得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模仿的阶段是不可避免的,但同时他也表示,要想让企业从模仿向自主创新方向发展,完善市场环境至关重要。

  “企业最后竞争不竞争跟市场环境的关系巨大,如果环境污染、排污不受惩罚,如果能够仿冒不受惩罚,如果能够把地方政府搞定就搞地方垄断了,那他干嘛创新。现在我们这些问题太多了,从企业角度来讲,创新是最后的选择,只有把这些漏洞全都堵掉,这个时候他才能真正创新”。薛澜认为,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可以让真正创新的企业越做越有甜头,不创新的企业越做越走下坡路,这才是制造业的良性发展模式。

  德国、日本企业的钻研精神,值得中国制造业学习

  提到中国制造,人们总习惯拿德国和日本来进行比较,那么,德日两国制造业的发展对于中国企业究竟有何借鉴之处呢?采访中,我们也就这一问题请教了薛澜教授。

  对此,他谈到了两点:“总体来讲,日本和德国对制造业技术创新持之以恒的投入和钻研,是值得中国企业特别认真学习的。德国有一大批所谓中小企业隐形冠军,就是做某些产品甚至某几个零件是做到全世界最好的,我觉得这种精神是中国最缺乏最需要的”,同时,“任何一个国家的企业、产业体系都面临这样的情况:一旦我们成功了懈怠了,国家监管体系松懈了,企业监管质量也松懈了,最后就会出现问题。质量保障的体系是任何时候都需要的”。

  采访中,薛澜也表示,像芯片制造这样的领域,长期存在的路径依赖是很难改善的,并不是投入了就一定能够解决,但“关键的技术领域还是得坚持,这样的话成功可能性就大一些”。不过,坚持自主创新也并不意味着封闭自己,“国际合作还是必须得有,而且有些领域如果国际合作成本更低的话,何乐而不为?商业逻辑还是要讲究成本”。

 楼主| 发表于 2018-11-7 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1-7 22:16 | 显示全部楼层
芯片的硬件或许可以买到,但软件肯定是搞不出来的。因为思维方式太不同了,而且人家有专利。我们可以制造,但设计绝对的不行,因为我们几乎没有原创力,只有改造山寨的能力。

发表于 2018-11-7 22:20 | 显示全部楼层
  不保护私有产权,辛苦钻研出来的成果分分钟给别人剽窃了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0:1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体钞 发表于 2018-11-7 19:13
  确实值得学习的地方太多了,不能急功近利!一些创意挺好就是做工不好,不过精细!什么事都马马虎虎的, ...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1:51 | 显示全部楼层
连体钞 发表于 2018-11-7 19:15
  是片面的钻研精神?还是其整体文化使然?

 楼主| 发表于 2018-11-8 15:16 | 显示全部楼层
隐侠a 发表于 2018-11-7 22:16
芯片的硬件或许可以买到,但软件肯定是搞不出来的。因为思维方式太不同了,而且人家有专利。我们可以制造, ...

lkq

发表于 2018-11-8 16:59 | 显示全部楼层
  整个中国大部分就是短视经济,从最基本的教育就开始了,指望学习日德工匠精神,难了!
lkq

发表于 2018-11-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首先要学习人家的先进制度
lkq

发表于 2018-11-8 17:00 | 显示全部楼层
待审核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