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4092|评论: 11

油榨场,一个因天然气而兴衰的古县城

[复制链接]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8-11-9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油榨场,一个因天然气而兴衰的古县城

    民国初年的一天的午夜时分,万籁俱寂,油榨沱场沉沉地睡在文井江边。各家各户的灯已经熄灭,人们鼾声四起。突然,有人高喊,李二嬢的房子遭火了。人们惊慌失措的跑出房子,看到李二嬢的房子燃起来了,火已经窜到屋顶了。整个街道被火光映得如同白昼。大家赶忙帮助打火。一直到天亮,大火才被扑灭,不过李二嬢的房子,已经烧成光架架了。大家议论纷纷,这个月,场上连续发生三次火灾了,这里经常莫名其妙地发生火灾。乡民说,如此下去,如何得了。
   几位乡贤聚在一起讨论。他们认为,此地古称火井,火井之名,有火也。现在名油榨沱,而油榨沱之油乃易燃之物,本地火灾频发,实乃地名犯了忌讳。于是大家决定将油榨沱场,更名为清和场。清者,从水也,水能克火。和者,平安也。将来就不会发生火灾了。民国版的邛崃县志说,更名是因为“厌火祥也”。但更名之后,火灾还是依然不断发生。当地老百姓说,就在民国时期,火灾也非常频繁。老街是屡烧屡建。以至于老街上,很多人不敢盖木架房,只盖茅草房,因为茅草房被烧的损失要小点。因为火灾,人们纷纷搬离油榨场,鲜有人在街上修房子。油榨场,一直是邛崃的一个小场。
     油榨场经常莫名其妙发生火灾,现在这个现象能很好科学解释了。油榨地区岩层有裂隙,天然气沿着裂隙上行泄露,天然气无声无臭,遇火燃烧。所以这个地方经常发生火灾。但正是这种天然气的泄露,被油榨的先民发现并利用。用来熬盐,于是,这里成了世界最先使用天然气的地方,成就了邛崃的世界第一的美称。
油榨沱场,后来,又采用了油榨场的地名,只比油榨沱少了一个场字。我问了很多老百姓,他们不知道油榨过去曾经用过清和场的地名。
   油榨沱的名字,来源于在场镇旁不远山边文井江的一个水沱。地名因它而起。那么为什么叫油榨沱呢?  民间传说,在这个沱里,有红砂石岩层,形状犹如榨油的工具油榨壳。因此当地很多关于油榨地名来源说法,都与榨油工具有关。
     过去,我在地震遗迹考察中,乡民告诉我。1947年夏的一天,有人发现小地名新碾子这里,有大量黑黄色油渣冒出,浮在水面,他们准备回家拿家具打捞,但因为后来暴风骤雨,河水猛涨,未成。其地离油榨沱约40米,断层明显。乡民所述,完全是石油冒出水面的情形。推测,历史上,这个地方经常冒石油。所以,油榨沱其实原来叫油渣沱,油榨之说,应该是油渣被人们的雅化或者讹化了。
   油榨场现在还遗留一条很窄很短的街,叫老街。历史上,它曾经多次被泄露的地下天然气而遭火烧,它现在连场都很难赶起来了。那些铺向河边的水巷子的踏脚石,已经长满了苔藓。老人告诉我,这条街近百年来没有什么变化,民国时,街上有几十户人家,一个幺店子,还有几间商铺。当时,邛崃到火井还没有现在这条公路,人们从邛崃到油榨火井,要步行经马湖,穿纸房沟,到油榨场对面河边。过去,岸边有一个摆渡船,在它上游,还有一座廊桥,人们过河到老街,走过老街,然后分两条路,往西一路往大川进入康藏,往南一路到火井高何。应该说,油榨场处在茶马古道的一个节点上,地理位置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到油榨拍片。随便逛了保留下来的那条老街。它顺河修建,我走在有些破败的浓烈沧桑感的古街上,老街不长,大概200多米。现在场也赶不起来了,街上人很少,有两个老人坐在街沿晒太阳。我很难想象,这里一千多年前曾经是繁华的古火井县的县城。
在中国历史上,各个朝代,对盐的管控是非常严格的,盐是国计民生的重要物质。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油榨地区发现了天然气和盐,生产量很大,这引起了朝廷的重视。三国时诸葛亮也亲往视察。 隋炀帝大业12年(公元616年),政府决定在这里置火井县,对盐的生产销售进行管理。而且就用火井作为县名,没有采用其它地名,可见火井在当时的影响比较大的。唐初著名相士、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袁天罡曾经在这里当过县令。
    现在油榨场的横街子不远处,有一座天罡祠,周围发现有输送天然气的火槽子。人们认为天罡祠就是袁天罡的火井县的衙门遗迹,在它的旁边,确实有一个小地名叫衙上,油榨方言,衙上就是在县衙上边的意思。志书上也说,油榨是唐火井县旧治。意思是,当时的火井县衙门驻地就在现在的油榨。或者说,油榨这里曾经是火井县县城。但是奇怪的是,现在火井的地名不在油榨,却在他南边五里的一个场镇,叫火井镇,那个地方同时还有一个名字叫高场。当地人告诉我,这是因为油榨场经常发生火灾,不但场镇时不时被烧毁,县衙门也经常被烧,当时的火井县管辖高场(现在的火井镇)和现在的油榨场。于是袁天罡决定将火井县衙迁到了不远处的高场。所以,高场又叫火井。考察油榨场经常发生火灾的历史,老百姓的说法是有些道理的。
   有人争论,世界第一井具体是在油榨还是火井,其实意义不是很大,因为这两个地方靠得太近了,古人的文献记载比较粗略,5里路左右,完全可以看成一个地方。不管火井县衙如何搬迁,第一口井也在火井行政区划内,不过,根据更多的历史记载,我更偏向于文献中记载的火井地理位置在现在的油榨。历史上,火井县衙门还迁到过平乐,被人津津乐道,邛崃民国县志说。宋开宝三年970至道三年997,平乐曾为火井县治地。历时27年。志书说,“北宋曾移火井县治此,从本县令肖琢之所请也”。说是火井县的县令请求衙门迁到了平乐。但为什么县令要把火井县治搬到平乐,其原因,历史记载语焉不详,但不排除其中有一个老百姓的说的原因,那就是油榨场经常发生火灾,所以把县治迁到了平乐。火井县衙,历史上时而在油榨,时而在高场,时而在平乐,不得不怀疑是火灾所致。油榨场因为天然气的发现而兴旺,也因为天然气引起的频繁的火灾而衰落,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油榨场的兴衰,使人欷吁不止。
  我走进老街,在老屋中寻寻觅觅,老街上老屋已经不多了。我发现,那些古屋墙壁上残留着很多中国近几十年历史文字图画,它们居然能够保存下来,使人眼睛一亮。这在其它地方是很难看到的,这些文字,深刻打上的历史印记。那条“除四害,讲卫生,大跃进,放卫星”的文字,应该是1958年写的。下面画了一只很大麻雀,旁边写有“捉麻雀”的文字。写有“勇跃储蓄”的文字,时间应该更早。大概在1953年左右。为人民服务的文字,应该出现在文革期间。还有几个字,可以依稀看出前三个字“坚决镇”,估计第四个是压字。因为,镇和坚是繁体,推测是“坚决镇压。。。。”的标语,这条标语应该出在解放初期。这些残存的文字,蕴含丰富历史信息。非常难得,使人浮想联翩。
     油榨场置火井县,距今已经有一千四百多年了。这座千年的场镇,历史上,辉煌过,也衰落过。风水轮流转,现在新的历史机遇又出现在它的面前。为了发展南宝山的旅游业,油榨乡原行政区划并入南宝山镇,油榨场成了南宝山镇政府的驻地。我走出老街,一座崭新的,勃勃生机的新油榨场呈现在我的面前。在天罡祠周围,新修的居民小区鳞次栉比,是老街的面积的数十倍之多。里面桃花盛开,街道纵横,窗明几净。在那个油榨沱的岸边也修了一座公园,很多老人在那里休憩闲聊。人们在天罡祠附近,塑了一座袁天罡立像,纪念这位油榨场的第一任县令,最早的父母官。油榨场正在发生变化,一个山区小场正在努力建设成为一个中心场镇而大踏步前进。
  古油榨场虽然衰落了,但新油榨场正在崛起。场口桃花滩那棵巨大的古榕树还在叙述油榨过去的历史。油榨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的天然气和石油使用的世界第一,仍然彪炳史册。
  我们期待着新时代油榨场的再次辉煌。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3241.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302.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鍞愬垵鐏簳鍘夸护琚佸ぉ缃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娌规Θ鍦哄彛鐨勫崈骞村彜姒曟爲.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321.jpg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21:59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4336.jpg

发表于 2018-11-9 23:3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师写的这篇文章很好,让我更好的了解了家乡的历史,听家里长辈说。油榨学校以前是一个很大的寺庙(就是那棵大榕树那里),那颗树应该有几百上千年的历史了,我感觉和古火井县可能有关系,现在火井镇上也有几颗大榕树,比油榨学校(桃花滩)那颗要小些,老师有时间、有机会的话可以去调查了解下这些东西,让家乡历史可以清晰完整的传承下去。

发表于 2018-11-10 06: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1-10 08:2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非常详尽,非常生动。曾经向扫地大爷请教,他说油榨学校以前叫桃花府。

发表于 2018-11-10 09:19 | 显示全部楼层
摘录:
1993版《邛崃县志》中“临邛火井遗址”条
近年来,经文物工作者实地考查,火井遗址位于县城西25公里的油榨乡北面。北周时,今火井、油榨乡一带,因有天然气井,故名火井镇。隋大业十二年(616)升为火井县。唐时,火井县治移至今火井镇(一名高场)。《太平寰宇记》卷七十二“火井县”条载:“火井在故城八里。”故城,即今油榨场。
在天纲祠附近,多处发现石制管道,每节长0.43米,厚0.11米,上宽下窄,两头凿空如水槽,槽宽0.1米,深0.06米。下面安置石板,石槽覆盖其上,相互连接成输送天然气管道,当地人称之为“火槽子”。
专家根据地貌、碑文记载、口碑介绍、实地测量和对管道的研究分析,确认“火槽子是古时输送天然气的管道”,“盐井(黄盐溪)四周300平方米的范围为古代盐场”,“距封家宅25米之河边为火井遗址”。火井遗址就分布在这一带。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楼主| 发表于 2019-11-17 22:36 | 显示全部楼层
油榨场的怀古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