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区发展治理的重要内容。成都市郫都区一直以来重视终身教育、社区教育。3月10日下午,郫筒街道奎星楼社区,书画公益课堂和足球裁判知识讲座同时进行。这是今年郫筒街道推出的“筒一堂课”的“子课堂”。今年,郫筒街道积极探索社区教育新路径,打造线上线下并行的社区教育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教育课程满足各年龄段居民多样化的的需求,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学到老”。
课堂开到了家门口
奎星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的二层,来自橘樂堂的书法老师张杨正在为15名孩子上书法课,她是奎星楼社区合伙人,这是她在社区的第一节课,主讲书法的历史脉络和基本常识。另一间教室,郫都区足协裁委会主任裁判讲师寇建枢正在讲解足球裁判知识,近40名足球爱好者敢来听他的课,他们都热爱足球,渴望成为球场上的“黑衣法官”。
“接下来还要开设青少年足球培训课,我们已经招募了20来个6岁-16岁的小朋友”奎星楼社区主任张文涛告诉记者,“届时由国家C级教练代坤鹏来上课”。除了书画和足球外,奎星楼社区
已开设的还有20人的拉丁舞班,15人的非洲鼓班,接下来还将开设拳道班,瑜伽班,民谣吉他班等等。
中国有句老话“管中窥豹,可见一斑”。奎星楼社区的培训课,正是郫筒街道“筒一堂课”的其中“一斑”。今年郫筒街道倾力打造社区教育品牌——“筒一堂课”,以满足居民不同的学习需求。
课程设置靶向明确
居民的学习需求多元,但从课程设置来说却不能一味“散打”。“筒一堂课”就有一定的针对性。“比如村社区的卫生环境较差,需要增强社区居民的卫生环保意识,就举办卫生环保知识的讲座、研讨会;社区居民关注养生保健,就开设防诱导购买保健品相关诈骗的课程,或开设健康知识讲座”,郫筒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截至目前,蜀都新邨社区开设了“爱社区爱环境文明劝导队垃圾分类培训课”;文星村开设了“安全知识课堂”;岷阳社区开设了“如何防老年人食品保健品诈骗专题讲座课堂”。
从受众看,也基本做到了“因人施教”。比如岷阳社区针对老年人开设了“笔墨书画老有所乐”书法鉴赏课;太平村每周四开设“老年乐器学习班”;书院社区妇女节前一天开设了“芙蓉绽放靓丽伊人--化妆课”;针对孩子们的需求,成灌西路社区开设了“缤纷童乐坊:手工衍纸画活动课”,菠萝社区则开设了国学公益课等等。据悉,3月底4月初郫筒街道还将开设人才就业培训课。“筒一堂课就是要以多种形式为居民提供就业、艺术养生、心理健康、家庭教育、传统文化、体育运动、法律、党建、语言等等各方面的培训”,郫筒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巧借外力众人拾柴
居民的学习需求是多元的,“筒一堂课”在推行方式上也特别注重“众人拾柴”。从物力角度,“筒一堂课”注重主动链接辖区各类教育资源,与辖区学校、幼儿园、办学机构、企业与社区的互动合作,以无偿或低偿的方式提供给居民使用。“学校、幼儿园或培训机构可以在晚间或双休日举办各种培训班或开展学习活动,服务居民,自主变成‘筒一堂课’的教学点”,郫筒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他还举例说,濂溪村的“家长课堂”就设在旭旭幼儿园;书院社区的插花培训课堂就设在辖区新消费场景水天一叶,3月15日长乐村的“特色手工课”也将在其辖区小太阳幼儿园举行…
社区教育需要全民参与。从人力角度,“筒一堂课”注重在居民中发现人才,用好人才,要求村(社区)收集居民对社区教育的意愿和建议,挖掘社区的各类人才,发掘居民中的积极分子,发展他们为社区教育志愿者,吸纳他们进入“人才库”,成为社区教育指导员,加入到社区治理队伍,以专业的角度为社区教育出谋划策,更好的服务社区群众,最终实现共同进步。
注重实效双规并行
社区教育是最广泛的无门槛教育,居民的学习诉求多出于自我提升的需要。参加了“老年乐器学习班”的王大爷说,“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专业的学习培训,挺方便的”。除了线上课堂,“筒一堂课”还积极尝试“在线课堂”,方便居民利用零碎的时间来学习。在新学期开学前,就通过郫筒街道公众号推出了《春季开学,注意预防这五种传染病》线上课程,提醒学校及托幼机构要谨防流感、水痘、流行性腮腺炎等呼吸道传染病的聚集性疫情发生。
郫筒街道作为郫都区中心城区,服务居民30余万,“筒一课堂”的推出既有居民的需求,更是街道主动作为的产物。“我们希望有针对性地对各层面、各年龄段的居民进行人文教育关怀,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优秀传统国学、倡导社会正能量…所有有助于提升居民素质的内容都可以进入(筒一堂课)”,郫筒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让社区各个层次的居民可以按照自己的时间和意愿,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式,使他们更快、更好、更主动地融入社区,在社区找到归属感。同时创建社区良好的文化氛围、提高居民的精神生活质量,促进辖区居民的全面发展”。
记者了解到,除了技能、知识培训外,“筒一堂课”也有语言培训;既有针对国内居民的,也有针对外籍居民的。目前,双柏社区开设有“詹叔英语沙龙”,来自美国的詹姆斯免费为社区居民上英语课;“双柏看世界——日语课堂”,日本电子产业专家青木克裕为大家上日语课;也有针对外籍人士开设的“对外汉语培训班”,主要有区内日韩居民在学习;书院社区的“英语角”也让众多居民敢开口说英语……“筒一堂课”为郫筒产业服务型国际化公园社区建设,郫都电子信息产业功能区建设都起到了积极助力作用。
下一步,郫筒街道还将进一步把“筒一堂课”品牌做得更扎实,更多的收集居民的建议和意见,注重实效,及时对开设课程进行意见反馈和效果评估,改进方式方法,满足群众各种教育学习的需求,方便居民家门口“学到老”。
(来源:天府早报记者李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