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861|评论: 5

[转帖] 六十年代的粮票有多重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4-6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现在的年轻人,往往把粮证和粮票混为一谈,在老一代人看来是很可笑的——粮证是从粮店领粮的凭证,上边记录着家庭人口和每人的粮食定量。而粮票则是供出差、看病、探亲等外出活动去饭店吃饭之用。要想得到粮票,城镇居民需拿粮本到粮店办理,并扣除粮证上的相应定量,农村人口则拿粮食到公社粮管所换取。

  当时发行的粮票有三类:一类是全国粮票,由国家粮食部门发行,在全国各地均可使用。第二类是地方粮票,由各省市粮食部门发行,限于在本地使用,如果出省办事,则必须将地方粮票兑换成全国粮票。第三类是军用粮票,由军队统一拨付。特点是面额较大,从50—1000斤不等。那个年代出门没有粮票,就算亿万富翁也寸步难行。

  当时的粮票比金子都金贵,因为金子不能吃,而有了粮票就保证饿不死——下边是一位老教师写给他学生的一封求救信,读来实在令人心酸:

  “xx同学英鉴:久未晤面,尊况想必胜常。兹有急事,恳祈援手。我一时不慎,遗失粮票四十余斤,在陈厄运,势将不起。瞻望前途,毫无生趣,只恨无勇气自杀耳。我诚知每人皆不充足,但集腋成裘,聚沙成塔,助我暂渡难关,以免发生意外•••”

  一位堂堂的人民教师,竟然因为丢了四十斤粮票而要自杀,由于没有勇气去死,只好向毕业的学生们伸手乞求,而且多少不计。这样的一封信函,现在看来实在不可思议,但在那个年代却绝非稀奇。因为四十斤粮票相当于一个重体力工人一个月的口粮。如果四口之家,就等于本月每人减去了十多斤口粮。您说这个月怎么过?如果求借无门,不饿死才怪!

  ——注释:在陈厄运,指孔子周游列国期间,在陈国被匪人围困不得脱身。因为没有食物,以至于面有菜色——哈,写信这位老先生可真够有才的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lkq

发表于 2019-4-6 15: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为什么打击“投机倒把”?一是防止农民“瞒产私分”,二是防止城市居民摆脱票证体系的控制。
lkq

发表于 2019-4-6 15: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管理低水平的年代

 楼主| 发表于 2019-4-6 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lkq 发表于 2019-4-6 15:00
  为什么打击“投机倒把”?一是防止农民“瞒产私分”,二是防止城市居民摆脱票证体系的控制。

@wert999

发表于 2019-4-6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计划经济年代,没有粮票会寸步难行,粮票实在是太重要了。

发表于 2019-4-6 23:30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年轻人都知道。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