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范政商交往,维护廉洁营商环境
4月25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首次围绕廉洁丝绸之路建设举办分论坛,旨在推动营造风清气正营商环境、提升企业廉洁合规经营能力、共建“一带一路”反腐败和法治交流合作平台。规范的政商交往、清新的政商关系、廉洁的营商环境,既是“一带一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构建良好政治生态,助推廉政建设的题中之义。那么,如何实现“官”“商”之间的公私分明和健康交往,使之为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支撑? 一是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在中央实行简政放权改革前,办事流程繁琐,审批过程复杂,办事难是导致政商交往不清不白、利益交织、腐败滋生等问题的原因之一。因此,各级党委、政府要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加快落实“最多跑一次”各项改革举措,进一步精减办事流程,为企业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狠抓督促检查,通过专项督查、电子监察等方式,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门难进、事难办、脸难看”等现象进行大力整治,营造廉洁营商环境。 二是要深入治理商业贿赂,坚决清除政商关系“污染源”。规范政商交往,构建廉洁营商环境,要持续正风肃纪,打击权力寻租、索贿受贿、利益输送等商业腐败行为。各级纪检监察机关要紧盯征地拆迁、工程招投标、换届选举等当前行贿案件高发领域,严查项目审批、资金拨付、项目验收等腐败易发环节,全面排查党员干部、公职人员涉黑涉恶破坏营商环境相关线索,发现问题严肃查处,坚决清除政商关系“污染源”,不断压缩“围猎”与甘于被“围猎”的生成空间,持续净化政治生态。 三是要进一步厘清政商关系,强化廉政教育。一方面,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政商交往,要出台和完善相应的制度和规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政商交往“负面清单”,明确公职人员和企业双方在交往中禁止从事的行为,促进双方在合法、合规、廉洁、高效的基础上打交道。另一方面,要抓好廉政警示教育,通过开展以构建“清”“新”政商关系为主题的廉政教育,组织党员干部参观警示教育基地,观看典型违纪违法案例纪录片等形式,强化党员干部廉洁从政的意识,促进党员干部在与企业家打交道的同时自觉守住纪律红线,共同营造和维护风清气正的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