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4428|评论: 83

[百家争鸣] 国营川剧团不务正业 纳税人不愿意再出钱供养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7-27 05: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支持hans1978网友的无语,!这是幽默的反对,无声胜有声。请问国营川剧院的神圣职责是什么?不发屈传统川剧,不传承传统川剧,不演传统川剧 ,而是专演对白多,唱腔少而又无川剧味道的几乎像话剧的新编剧,抡话剧的行,这叫不务正业。有人认为成川的新编剧是“戏歌“,本人认为应该是用四川方言演的话剧,中间夹了几段是是而非的川剧声腔。川剧 团(或院、或班)都是为了传承传统川剧而生,没有川剧 演出团体,传统川剧 早就消失了,幸好有川剧 演出团体的薪火相接,才能延至到今天。川剧 演出团体的职守,就是演传统川剧,这是唯一的职责,也是天经地仪的职责。如果川剧演出团体,不演传统川剧 ,纳税人拿钱养你何用?纳税人的钱是辛苦挣来的,养狗为了护家,养猫为了防 鼠,养川剧 团为了看传统川剧 ,如果狗、猫不尽职责,主人就不管它的饭,同理,川剧团不演传统川剧,而尽演非传统的歪剧 ,纳税人有理由也有权力停止对其供养,绝不能让他们不务正业,演非传统的歪戏,拿了钱不干正事,白拿纳税人的钱。请自思自叹网友,帮本人把这个帖子,以主题帖子,转到网页上。标题是《国营川剧团不务正业,纳税人不愿意再出钱供养了》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275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参与人数 3 小米椒 +30 收起 理由
川剧在民间 + 10
zkx397171916 + 10
长穗太极 + 10

查看全部评分

2023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9-7-28 18:5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开了,川剧,包括京剧和各地方戏都在衰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戏剧包括曲藝的兴起和衰落都有其自然过程和时代特佂。我們想保畄传统和省市院团的新编川剧探索实际都是想振兴川剧,殊途同归,但冷静想来,能振兴吗?恐怕只能延缓其消亡的时间而已。我們60到90岁的覌众在有生之年恐怕还是有传统川剧看的。至于以后,也不是我们能预测和操心的事了!
新陈代谢,那是亘古不变的规律!

发表于 2019-7-27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胡美授 发表于 2019-7-27 18:43
传统文化要消失了,这个是不可阻挡的。

专演传统川剧 的国营川剧团,不履行自己职责,而去编辑演出非传统 的新编剧,传统川剧必然会消失。事在人为,如果专演传统川剧的国营川剧团大力演传统川剧,那传统川剧就不会消失。如果传统川剧真正消失了,那川剧院还能存在吗?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营川剧团,不演传统川剧,实际上是把自己往死的整。传统川剧没有了,国营川剧团还存在吗? 新编剧的声腔没有传统声腔优美好听,观众不喜欢。没有在群众心中扎根的新编剧声腔是流行不走的,不能流行,也就不能传承。近三十多年来,新编剧不少,由于他声腔不是资格传统声腔,在观众心中没有扎下根,不能流行,所以演不了几场,就没有人看了。即使是专为青少年编的声腔几乎是流行歌曲,青少年也不看。新编剧的谱腔、改革腔没有艺魅力,吸引不住观众。这么多新编剧,成了短命三郎,不能流行,无法传承。像传统川剧《情探》、《打神》……艺术魅力无穷,百看不厌,百听不大烦,哪个新纺剧能及?哪个新编剧能超越?有人说新编剧的作曲人,是跟师母学的,作的曲“母兮兮的”,会把人吓跑。专演传统川剧 的国营川剧团,不演传统川剧,传统川剧 必然消失,确实没法阻挡,消失就消失呗。









发表于 2019-7-29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风7 发表于 2019-7-29 10:07
新编这些川剧,还是很好看的,对白多(免得一句话就说清楚了,还要咿咿呀呀唱半天);情节紧凑(避免拖拖拉 ...

按照您的说法,川剧加入很多现代元素,多说少唱,加快节奏,摒弃传统,变成现代音乐剧或音乐话剧,那它的现代化水平能赢过到国内的众多的音乐剧团或话剧团吗?人家可是专业的,兔子要是能拉车,那还要大骡子大马干什么。戏曲院团不务正业就是死路一条,戏曲院团首先要做的就是规规矩矩、一板一眼地演唱传承传统戏曲表演模式,守住自己的根本并把它传承下去。把传统艺术中那么多的好玩意儿传承下来,这是它的第一要务,而不是去和人家比现代化水平、比工业化水平,比大机器水平,那是自不量力,也违背了国家设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衷,也违背了国家花那么多纳税人的钱来养这些剧团的初衷。从受众方面来讲,现在社会人心浮躁,对传统没有敬畏,国家就是为了避免这些院团一味迎合这些受众,迎合市场,抛弃传统,才出钱养他们,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传承,等全社会的人心慢慢静下来,中国人的自信心强大了,广大中国人就一定会回过头来欣赏传统艺术的。
发表于 2019-9-16 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与时俱进至少有十多年了吧
这十多年来,川剧的脸面是越来越大了还是越来越小了?
登上台面的机会是越来越多了还是越来越少了?
现实不明摆着嘛

发表于 2019-9-26 11:42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 hqj88老师!的确是这样地。有时、业余川剧爱好者组织活动,要求国营剧团请一兩位老师前来协作,他〈她〉们其中就有人说:我们是请不动的人。难道说这样的人还配作拿国家供养的演员吗?现在有些国营川剧团光拿供养不作为做事的例子多!多!多!一时说不完。

发表于 2019-7-27 11:01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认同该文主题与内涵並強力支持!我等非川剧人对川剧現状实在看之不下。大院团靠着国家级非遗(川剧)吃皇粮(纳税银两)要么不作为.要么乱作为。不作为表现为懒:一月不見面、几月見一靣、一年见几靣、好象只为'参节"、"参赛"任务而动、占有剧场好口岸也好象"养在深闺'需"千呼万喚"即或"亮相"排一剧少则几月、多数半年且还需银子几百万这样的原始生产力倒退几千年!更为甚者是乱作为、扯花架子、拿传统经典开刀':要么换个剧名、耍么換个声腔、耍么在剧目场次上掐头、腰斬、去尾手法、忽悠观众(这几年我发帖n篇、事例举个若干、不便赘述、以免哆嗦)还自翊为"創新"。更为甚者将高腔曲牌胡编乱改为非歌非戏的"谱腔"。戏曲是写意在服铈应为以(除清代)明代为基的"通用型"。就近x团所演汉代科家之剧、非要新制·,'宽衣大袖"、革掉"口条"粘小胡的话剧影视装、演出几场就无用、纳税人银子几百万如此糟蹋、纵有金山、银山恶性循环不需n年!且整个演出是:四川方言(道白)+唱川歌、流行曲'、谱腔+话剧、影視装+川剧锣鼓+歌午这是几不象?是川剧么?非也、于认为是一新剧种用《四川杂剧》(杂七杂八)还貼切些!
反观民营团:为生话奔波、四处找台口艰难、一天几+元一年365天演出400佘场 、有时不卸妆、进行"跑片"、剧目天天换(有许多失传剧、连台大本戏、都只能"火把·"能演出)他们成了继承、传承传统的主力軍!但与大院团旱涝兼收相比、反差大、质价倒置!看一看《话着、唱着》的民间戏班真实写照、也是广大"火把"的缩影!据此、強力呼吁四川省、市宣传文化主管部门、逐渐"並轨"、一年断奶1/3、二年2/3、三年全断、同享对民管团文化扶持政策、倒逼他们为真正继承、传承干实事、踹出"转基因川剧'、实現川剧梦、优秀民族文化复兴梦!

2021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9-7-27 18:43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传统文化要消失了,这个是不可阻挡的。

发表于 2019-7-28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高家庄主 发表于 2019-7-28 21:44
楼上几位师、长,说的很在理!卑人举双手赞同。      文革、历次政治运动把川剧当成“封资修”批,把 ...

发表于 2019-7-29 10:07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新编这些川剧,还是很好看的,对白多(免得一句话就说清楚了,还要咿咿呀呀唱半天);情节紧凑(避免拖拖拉拉);音乐美(最好多用交响乐。气势磅礴);少唱一点(一句话唱半天,瞌睡都睡醒几次,还在啰里啰嗦唱)。时代在进步,生活节奏在加快,戏剧要想拥有旺盛的生命力,总要与时俱进,不断改革。抱残守缺,其结局可想而知

发表于 2019-8-1 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hans1978 发表于 2019-7-30 22:59
看你的发言,你不懂中国戏曲美在哪、价值在哪,你所赞赏的,恰恰是戏曲观众唾弃的。
hans1978 发表于 2019-7-30 22:59
看你的发言,你不懂中国戏曲美在哪、价值在哪,你所赞赏的,恰恰是戏曲观众唾弃的。

hanns1978网友说得对,川剧 不重唱腔,而重“对白”,像话剧那样演实为喜欢戏曲的人唾弃的。说实话,写戏曲唱词比写语言对白的难度大。写不出唱词,说明编剧作者的才学,不怎么样。你看传统川剧剧本的唱词,无不文彩飞扬,文学艺术价值极高。现代新编剧剧本的唱词,口水话多,无文彩,没有文学艺术价值,不吸引人。新编剧的的声腔,也没有艺术魅力,不吸引人,没人传唱。新编辑剧比传统剧更不景气。哪怕媒体吹得闹热,但演不了几场,就冷下来了,自动消失了,当了“睡美人”,沉睡下去,遇不到王子,永远醒不过来。近三、四十年来。为了“振兴”川剧 ,编了那么 多新编剧,没有使川剧“振兴”,反而自身比传统川剧 消失得快,被“振兴”的传统川剧 ,虽不景气,但寿命比新编剧长。那么多新编辑剧,何处寻踪?传统川剧 依然笑东风。有人说新编剧与传统川剧 ,殊途同归,本人认为新编剧不是传统川剧 ,要说“同 归”,只能是同归于尽,新编剧消失得更快。有人想拯救传统川剧,必须把川剧 不景气的原因找准,对症下药,新编剧不是传统川剧的出路,传统川剧 还没有消失 ,他就先消失了。这被事实证实了的,是不争之事。有人认为传统川剧 不景气,是传 统川剧 声腔音乐,青少年不喜欢,不进剧场看戏,于是大张旗鼓,对传统川剧声腔音乐进行破坏性的改革,那些连传统声腔音乐球精不懂的作曲人,很卖力的把传统川剧声腔音乐,乱改乱整一通,借以显示自己的“音乐才华”,其结果,把传统声腔改得不伦不类,没有音乐的美感,没有音乐的艺术魅力,臭如狗屎。哪个新编剧,找他们来重新作曲,哪个新编剧就倒了八辈子的霉,该剧演不到几场,就消失了,比传统川剧剧还消失得快。这是不争的事实。奉劝编剧、导演、川剧作曲人,不要再乱改乱整传统川剧 声腔音乐了,传统川剧声腔 声音乐不会阻挡社会的进步,传统川剧不景气,不能归罪于他。川剧不景气是大环境所致,传统 声腔音乐无罪。积 点德,不再当破坏伤害传统川剧 声腔音乐的刽子手。我认为川剧不景气,是没有看川剧 的接班人,应该大力培养看川剧的接班人,采取强力措施,最好由国家把演川剧 的人,全部包养起来,专演传统川剧 (如不务正业者,不管饭)。并且免费演给青少年看。这样传统川剧 就景气了。国营剧团用的是纳 税人的钱,又不是当官的私人钱,民营剧团,也可以用纳税人的钱,,羊毛出在羊身上,多向纳税人征收一点税就行了,又不要当官的出钱,这又何乐而不为呢?青少年有免费的民族的优秀传统川剧看,一方面接受传统教育的美德,另一方面可以抵制外来的不 健康的文艺, 这两全其美,又何乐而不为呢?纳税人多交点税钱,也是情愿意的,对自己的子女教育有好处,纳税人 何乐而不为呢?请自思自叹网友帮我把这跟帖,以主题贴转到网页上,谢谢!标题为《新编剧比传统川剧消失得快》














发表于 2019-8-13 16:0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话似乎说得有点尖酸刻剥,我保留看法。
发表于 2019-8-14 1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领工资的川剧人是不是领了工资就休闲度假避暑切了?
多久没漏脸了?想死你们了,出来走两步噻。




发表于 2019-8-15 04:53 | 显示全部楼层
以上老师们说得好!例如人的姓不能乱改,中国的传统代代相传父亲姓啥儿女就应姓啥!儿女乱姓岂不成了……?川剧的祖宗姓川请不要搞乱套。 045032sq1kxjz86oxzkj47.jpg 101204pgmamjlg9niazbh0.gif

发表于 2019-8-15 12:42 | 显示全部楼层
梨园春 发表于 2019-8-15 04:53
以上老师们说得好!例如人的姓不能乱改,中国的传统代代相传父亲姓啥儿女就应姓啥!儿女乱姓岂不成了……? ...

梨园春网友说得好,赞!唱腔有川剧 韵味的戏才是川剧。建议新编辑剧,用传统川剧声腔演唱。如果新编剧的唱腔,没有川剧 的韵味,那吗这个剧就不能称为川剧。你演可以演,任你演,不是川剧的声腔,观众不喜欢看,演几场,没人看,只得下架。这三、四十年来,出了那么多新编辑剧,因唱腔没有川剧 韵味,没有川剧 艺术,吸不住观众,而消失,比传统川剧,消失得快。

发表于 2019-9-16 23:54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川剧在民间网友提出的问题。川剧不景气,明明是大环境造成的,有人偏偏要把川剧不 景气的原因,归咎于传统川剧的声腔音乐没有与时俱进,不吸引青少年。于是乎就大改动传统川剧的声腔音乐,把唱腔音乐改成近乎或等同流行歌曲音乐,以为能吸引青少年进剧场看戏,素不知青少年对改革的新编剧仍然不感兴趣,因此,新编剧比传统剧还消失得快,这是不争的事实。近三、四十年来,为了挽救川剧的不景气、为了“振兴”川剧,新编了那么多改革创新剧,添加了西洋音乐元素,请问,新编剧有几个剧能流传?一年演出了多少场次?票房收入高吗?能与传统川剧 比吗?对传川剧 的改革创新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好上加好,更上一层楼,更加完美,而不是降低等级,降低质量,把好的改坏,更不是革除、消灭。好多新编剧,没有达到改革创新的目的,粗制烂造,文学艺术性差,唱词没有文采,唱腔不伦不类。传统川剧本是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大众化地方文艺,新编剧搞成“高,大洋”,只有条件最好的国营剧团能演出,一般的地市级剧团没有条件演出,如果要演出,只有出大价钱聘请演奏西洋乐器的乐 员来协助,可能主要演员,也得聘请。“高、大、洋”的新编剧的局限性大,只能在大中城市演出,不能普及,没人传唱、传演。他还不如传统川剧 ,不信走着瞧。








发表于 2019-9-17 07:4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初是把川剧当成民族优秀文化非物质遗产,申请成为受国家保护的川剧。现在却有人认为保护传统川剧 是‘抱残守旧’,怎么受到国家政策保护的优秀的川剧文艺,一下就变成了“残旧”的东西了?如果传统川剧 ,是”残旧“的,国家也就保护了残旧。国家能保护残旧吗?作为一个中华民族的子孙,把自己民族优秀文艺川剧,视为残旧,还有无民族自尊心?究竟传统川剧 是民族文化瑰宝,或是民族文化残旧?川剧 不景气,没有观众,自然要消亡。但不 能贬低川剧 的文艺价值,千万别干落井下石的缺德的事,那不是正仁君子的行为。



发表于 2019-9-22 11:4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稗子8 发表于 2019-9-17 09:54
楼上说得好须知什么叫"保遗"哈.

谢廊稗子8网友的认同和支持!在川剧界中却有一大批剧院领导、编剧、导演、音乐作曲人、名演员,看不起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艺和戏曲唱腔音乐、民族乐器,总觉得本民族的戏曲文艺土头土脑,羞于见人,不如西洋文艺“洋气”、光彩,非得要把民族戏曲文艺,搞得“洋俚洋气”,配上西洋乐器,用“洋嗓音”来唱,唱腔也改成流行歌曲音乐,舞台佈实景,加上彩色灯光,增加舞蹈场面……如此等等,他们才心安理得。我就不理解这些人心中有没有本民放的感情?有人把维护民族传统,传承民族传统,认为是“抱残守旧”,本民族的优秀传统文艺戏曲,该不该守?该不该保护传承?

发表于 2019-9-23 10:55 | 显示全部楼层
临风7 发表于 2019-9-16 10:39
抱残守缺,死路一条。时代在前进,什么都要与时俱进,才能有生命力

抱残守缺,这四个字太扎眼了,用这四个字形容我们对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坚守,还说什么还死路一条。说出这话的人根本就没用心欣赏过、用心体会过我们的传统文化。说到底,是因为这人太自卑了,对自己的民族没有自信,不认为我们汉民族曾经创造出过如此优秀的舞台艺术,只有用极度民族自卑的眼光去看待本民族的传统文化,才能说出这样的四个字来,世界上还很少有人对自己民族的传统艺术用这四个字来形容的。西方人对他们的经典传统艺术。比如歌剧,芭蕾等从来都是引以为豪的,谁要是说他们是抱残守缺的,人家会跟你翻脸。汉民族人太多了,什么人都有。

发表于 2019-9-23 17:51 | 显示全部楼层
lxlt1972 发表于 2019-9-23 10:55
抱残守缺,这四个字太扎眼了,用这四个字形容我们对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坚守,还说什么还死路一条。说出这 ...

网友说得好,赞!中国人应有中国人的自尊心,不崇洋媚外,不当洋奴才,不吃里抓外。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