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红火火庆羌年蚕陵尔玛
茂县羌城位于九鼎山下,海拔1400余米处,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彩云间的多民族的古城”,站在羌城沙朗广场眺望四周,重峦叠嶂,云雾缭绕,宛如仙境。每年农历十月初一是羌族新年的开始,恰好这天天高云淡,金秋送爽挂,瓜果飘香,满山红叶点缀,各村的羌族同胞们已经情不自禁地“嗨”了起来。
茂县作为全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现有“瓦尔俄足”、“羌年”、“羌笛”、“羌碉”等国家、省、州、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220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158名。2008年6月“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6年,“羌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8年6月,“羌年”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2009年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那么大伙儿可能要问2019年我们茂县羌历新年咋个过今年的?咋个热闹法?
金秋十月,瓜果飘香,坐落在岷江河畔的茂县羌城迎来羌族一年一度最盛大的节日——羌年。茂县古羌城的庆羌年是在释比的引导下,将祭祀队伍引入羌文化广场、再进羌王官寨由羌王官寨出发,以游行歌舞的形式前往羌圣祠,诵读祭文,祭山神、拜先祖,挂羌红、献祭品、等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
2919年10月28日,农历十月初一,羌山儿女喜迎羌年的到来,羌族同胞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羌年,这个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
“羌年(羌历年)”,羌语称“日麦节”(现居阿坝州内茂县的羌族自称“日麦”)、“日美吉”,意为“羌历新年”、亦称;“过小年”、“丰收节”等,是羌族一年中十月初一这天是庆丰收、送祝福、祈平安的最为隆重的节日。每年这天为迎接羌年,人们身着节日盛装,在释比(羌语,意为祭司)的引领下来到古羌寨神庙塔前在释比的主持下,祠祭拜天神、先祖,诵唱经转神塔、转庙子,行施拜礼、祈福丰登丰年献祭品、祭山神、送祝福……
从农历从九月25日傍晚开始,寨民们为即将到来的新年庆祝活动忙碌着。男女老幼身着羌族传统服饰,彼此见面都要互道“纳吉纳鲁!”(羌语:吉祥如意!)
农历十月初一这天举行羌年庆典,为期三至五天,有的村寨要过到十月初十。按羌间习俗,过羌年时要还愿敬神,要敬祭天神、山神和地盘业主(寨神)。全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萨朗,直到尽欢而散。整个活动仪式由“释比”主持。有的羌寨无释比,咂酒则由寨中德高望重的长者开坛。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品咂酒唱年歌》《谈农事庆丰收》《话团圆送祝福》。 吉祥羌年,人们开坛咂酒,香气正浓,持杆作词,酒歌送喜,年歌纳福,家家户户、村村寨寨欢聚一堂。人们身着节日的盛装,带着喜悦的心情,谈农事、庆丰收,一曲曲盛装舞、丰收舞,以萨朗形式,跳出羌家欢乐的幸福生活。羌山儿女用歌声、舞蹈赞美今天的幸福生活,祝福伟大祖国繁荣昌盛。
2019年10月27日(农历九月二十九),羌年的前一天,以“祭万物祈平安”为主题的羌年庆典活动在中国古羌城拉开序幕。这次羌年茂县羌城“释比”在先农坪举行展示非遗傩文化绝技表演,展示上刀山、下火海、走刀桥、踩铧头、舔铁砖、等傩文化技艺。羊皮鼓儿敲起来、祭祀祈福演起来,古老羌家唱经(诗歌)唱起来、喝咂酒,酒歌唱起来,莎朗舞跳起来……汉、藏同胞与羌民共同庆祝“羌历年”充分体现了各民族的团结,同享羌文化的灿烂、辉煌的真谛。
茂县古羌城区拜谒结束后到十月初一,聚集在古羌城区的群众到现场上万,人们穿着节日盛装,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齐聚古羌城,恰好数百车游客们,零距离参与其中体验着羌人过年的别样风情,感受着“羌年”的独特魅力。
羌年伊始,茂县古羌城开城仪式后今年羌历新年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在茂县城古羌城的羌族传统仪式中拉开了帷幕,羌族群众给客人献戴羌红。此次演出分为“秀美羌山”“欢乐羌年”“迈步向前”三个篇章,还有羌族大型原生态歌舞《羌魂》,该场歌舞将以“序”、“祭”、“耕”、“酝”和“魂”五大章回,以羌族民俗节庆礼仪与歌舞表演相结合的形式为载体,通过绚丽的服饰文化、羌区精品歌舞献唱,使节目环环相扣、精彩纷呈,各式羌族服饰、各种羌族歌舞让人目不暇接。台上精彩,台下欢呼。一台喜庆、祥和、感恩、奋进的庆羌年展演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视觉盛宴。
受此感染,游客们也纷纷加入欢乐的队伍。,合着欢快的节奏与羌族同胞载歌载舞。
羌族最盛大的节日羌年为国家级非遗。羌年是羌族最隆重的节日,和汉族的春节一样隆重。”当地羌民,每逢羌族新年,各羌寨人要吃团圆饭、喝咂洒、跳萨朗舞,直到尽欢而散。节日期间亲朋好友可互道祝贺,相互迎请。
灿烂的阳光照耀古羌城时羊皮鼓儿打起来,青稞咂酒品起来……在阳光灿烂的广场,羌族群众和来宾们共庆“羌历年”,庆祝氛围亦不断升温。“
在临时搭起的舞台上,一巨型咂酒坛置在舞台上,一位释比老人主持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咂酒开坛仪式。他手持咂酒杆口中念念有词:羌历年到,敬天敬地,百姓平安,五谷丰登……最后请亲朋好友一起来品尝青稞咂酒。”
正午时分在《我和我的祖国》的歌和震天鼓声中,“羌历年”接近尾声。坝坝宴开始,人们举起酒杯热情相邀品羌餐、喝羌酒!”。“喜庆羌历年“欢迎更多朋友今后来这里,住羌家、赏羌绣、跳羌舞、为阔步振兴羌文化增光添彩。
羌年是羌文化的展示,更是传统的继承。在活动现场,《秀美山水》《羌山如画》《勒吾哟》等歌舞表演展现出茂县在新时代下的和谐烂漫,将演出推向高潮;《请到羌山喝砸酒》《说酒令》等精彩的羌族歌舞表现了羌族人民热情好客以及在喜迎新年的仪式庆典中所要传递的文化传承与生生不息的精神理念;歌曲《振新路上》《金色的风》等表演体现了羌族儿女奋发向上、热爱祖国的民族心声;表演在《丰收沙朗》的欢快中结尾。
夜幕降临全体同胞围着篝火跳起了欢快的沙朗,那么大伙儿对于羌历年有这些你是想不到的大美羌城、生态茂县、小康茂县有这样的庆祝方式。除此之外,羌历新年前后各羌寨还将举行系列传统民俗活动。举行篝火晚会话团圆、奔小康跳沙朗、喝咂酒唱酒歌传承健康的羌族文化,保护羌区生态区等系列活动欢庆羌历新年。
今天数十车游客“运气特别好,赶上羌族新年,篝火晚会在释比老人一连串的羌族祝福语中,传统祭祀展演拉开了活动的序幕,为游客们送上了一道神秘而古老的文化盛宴和他们一起听羌歌、看羌舞、吃羌餐、喝羌酒、住羌寨农家乐体验尔玛民俗特色的风情高山生态文化生活的共庆羌历新年。” 热情的羌族同胞为来宾和游客献上了炙热的羌红。在一阵吆喝和鼓声震天的热烈气氛中,身披羊皮褂、手持羊皮鼓的队伍走进了人们视线开坛祈福,舞动的“羌族沙朗”、“羌族羊皮鼓舞”、“羌族刺绣”“ 夯出幸福来”“惹红特”“五谷丰登”……等羌风歌舞,艺术化地展现了羌家儿女日常生活,活跃了现场氛围,也表现出了羌族同胞在节庆仪式中的文化传承。游客们同称: “文艺氛围特别浓厚,不虚此行!”
“茂县羌寨魅力羌年”2019年10月26日,茂县羌寨各文化广场(改革开放后政府倡导所建)举行。羊皮鼓儿敲起来、沙朗舞起来……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动以羌历新年为节点,充分展示羌族文化非遗项目的魅力,展现羌族人民丰富多彩的生活和良好的精神面貌。
羌寨的男女老幼身着节日的盛装,迈着虔诚的脚步,前往村口广场进行隆重的祭祀,并以挂羌红、献祭品、祭祀山神等方式,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国泰民安。
题外话:昔日老家祖祖辈辈生活在羌山里的人们不知道如何去面对新环境,不知道种玉米、土豆、挖草药之外,还有其他什么更好的收入来源。”
自然条件和极具民族特色的文化资源,改革开放后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这些年的变化简直可以用“天翻地覆”来形容。 凤仪 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为了帮助村民们尽快脱贫致富适应和发展,在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持续关心支持下,全县改善了道路交通、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发展了高山药、半山花椒、半山羌脆李、甜樱桃等特色产业。此外,还以“天府羌寨·云上茂州”为形象定位,传承和保护羌年、羌绣、羌笛、羊皮鼓、莎朗等非遗代表性项目,申报建设羌文化生态保护区,走上了农商文旅融合发展之路。
列如, 2010年坪头羌寨率先办起了农家乐,如今,坪头羌寨家家户户搞接待,旅游旺季可同时接纳800余名游客,乡村旅游已成为坪头羌寨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之一。一些村民还因此买了私家车,可以很方便地接送孩子们上学。沟口乡羌族群众先后成立了尔玛种植花椒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高半山优势大力发展高山花如今,羌族村寨坚持以党组织引导、羌民自主管理、专业机构服务的“自治管理村”模式椒羌脆李等特色产业,培育形成“高山花椒”“茂县高山羌脆”等特色农产品品牌,全力助推群众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