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001|评论: 5

[八卦吐槽] 农业占现代社会经济总量的比重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11-4 10:4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最近广安论坛关于农村、农业的讨论很热烈,我也发一个帖子凑凑热闹。

思考农业的前景,一定要放在现代的产业大环境下去思考、参照;而且,要清楚自己对农业的期待是什么?
(以下所涉及的数据来源于网络,可能不是非常准确,但可以作为非专业参考。)

1、首先,在现代生产力水平和产业结构下,农业占总GDP的比重,以土地辽阔的三个农业大国:中国和美国、加拿大为例。

据2018年美国上半年的数据资料显示,农业占GDP总量的比重约为0.83%,广义工业占GDP总量的比重约为18.57%,而服务业占GDP总量的比重约为80.6%。服务业包括金融、科技等产业在内。

同期中国的农业产值占GDP总量的比重约为5.27%。

而据2002年的资料显示,加拿大的农业和农业食品占GDP总量的比重在三国中最高,约为9%。

可见,在科技和工业、服务业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从单纯经济产值的角度上说,农业早已不是最为重要的那个产业,无论中外莫不如是。

2、现代社会背景下,农业从业人员的数量。

美国约有200万农林渔猎从业者,农业从业者人均80公顷耕地,那么每个农民就拥有1200亩耕地,如果总耕地面积是2亿公顷,那么这一数字将变为1500亩,目前没有关于美国耕地面积的具体数字。

加拿大的农业人口约占总人口的2.14%,也就是75万人到80万人的样子。这个比例已经比美国高了很多。

我们当中国和美国的可耕种面积一样,再估计中国有2亿人从事农林业,那么平均耕种面积就是美国的1/100。忽略因为农业科技和设备的差异带来的产值差,那么中国农民的产值也只有美国农民的百分之一。

基于以上两点,是不是可以看出,基于农村人口的现状,单靠农业来“振兴”数亿农村人口的未来,是不现实的。如果农业从业人员过于庞大,再发达的农业科技、再好的农业生产模式,也是有心无力。

我们经历了集体农业生产模式和承包到户的个体农业生产经营模式,我无意讨论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模式的优劣,只是提醒大家思考,如果以广安为例,那么,计算一下,有多少耕地、准备投入多少人口进入农业经济、平均产值能够达到多少、农民的经济水平是比现在好还是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9-11-4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是作为理性讨论,我仍然赞赏你提出的理性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农业的发展,还需要多种经营并重。农业(种田)确实如你所言,在整个经济中占比不大。
现在的农村,是完全没有生命力的农村,不光是不种田,也没有其他产出。究其原因,就是农村没有盘活,是一个死局。
我们所需要的是农村要有强有力的组织,能够带领农民趟出一条各具特色的本土发展富裕之路,而强有力的组织又是由经济基础来决定的,所以要把集体组织恢复,才能够把集体经济发展起来,如果还是保持包产到户,不从合作社或者集体经济入手,农村无解。

发表于 2019-11-4 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比较成功的农村,大都是依靠抱团(集体经济)发展,陆续壮大的。比如华西村,南街村,这些村庄属性还是农村,但是农业比例很少或者没有。
就连小岗村的人去参观了华西南街等地,也不得不佩服别人搞的好。

在农村,集体组织就是一个领头羊,没有领头羊,群众就会迷失方向,各自刨食,就无法汇聚力量,干出福泽众人的大事业。

有了集体组织,还要根据现阶段的科技发展和市场需求,区域优势等,定位各自的发展路径。这才是现代农村的发展方向,而不是所谓的“大家都退回去挖泥巴”。

发表于 2019-11-4 20:58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看得明白,说了大实话。
只有这点土地,用上再高的科技也是无能为力的,集体(集团)也不得行,大部分有技术的,有劳力的农民还是要出去挣钱发家致富,以广安为例:老家这点土地只能作“不时之需”......。
振兴乡村是大爱,中国农民以前太苦了,其他层面我们不去理解,单就户户通公路就值得称赞,起码改善了居住环境......。

华西村其实就是“营销模式”.....,不停的吸钱进来,早就破产了,目前负债几百亿,均摊到每个村民负债几十万.....。呵呵  现在看来,不是神话,只是一个笑话。

 楼主| 发表于 2019-11-4 22:46 | 显示全部楼层
世界大观 发表于 2019-11-4 19:27
你这种观点有失偏颇,但是作为理性讨论,我仍然赞赏你提出的理性的问题。
农村的发展不仅仅是依靠农业的发 ...

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说农村不一定只开发农业,农民可以抱团发展工商业、采矿业、旅游业、服务业、甚至房产业等等现代产业,以此来盘活农村。
但是除农业以外的几乎任何产业的发展,如果以地域作为单位,如一个村、一个乡等等,并不是唯一或者说最好的选择。工商业等等现代产业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竞争,越来越专业化。
所谓的专业化,可以理解为在全国范围内(有时甚至是全世界范围内)的优势资源的集结:信息、市场、技术、资金、专业人才、原材料供应、低成本的便捷运输等等资源的集结。行业内公司的布局,正常来说都要遵循资源分配来组团、而不是以传统的地域为界限,这也是为什么现代产业都在一些发达地区集中发展而不是遍地开花的原因。因为无论是符合要求的专业人才、资金、技术支持、市场需求等等资源始终有限,所以就做不到各地平均式的均衡发展。某个工厂在深圳、上海可以发展壮大,在另外一个地区就可能不能存活。就算走差异化发展的道路,也不可能在每个农村地区都发展农业以外的现代产业。可以看看世界上那些工业最发达的国家,它们的大部分土地都还是森林和农庄、或者沙漠戈壁。
所以,抱团发展,不应是简单的同属一个地方的人组合起来“抱团”,而是由市场在尽可能广泛的范围内集结和配置资金、人才、技术等资源来“抱团”,这必然会打破地域和行政区划的限制。
就算看似地域化的旅游业和采矿业,其实它的发展也是走的专业化道路:专业的设计理念、专业的营销手法、专业的管理团队、以及庞大的资金支持,而这些,都不是随随便便一个村、一个乡有能力办到的,都需要面对社会招商引资,而当地的乡镇、村组几乎很难实现这类企业的控股。

发表于 2019-11-4 23:45 | 显示全部楼层
尘沉城 发表于 2019-11-4 22:46
我大概明白了你的意思,就是说农村不一定只开发农业,农民可以抱团发展工商业、采矿业、旅游业、服务业、 ...

当然,要发展的困难很多,选准道路更难,但是这必须要走上这条路,找准本地优势,逐步发展壮大。形成基地,形成产业。这样才可能把农村救活。
高级模式 自动排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