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唱点反调,传统川剧高腔是徒歌演唱,不用乐器伴奏,方显演员的嗓音优美,人的嗓音也是一种动听的自然音色,如原始社会的《打夯歌》、船工号子、栽秧歌、、山歌等,都是随口唱来,显示人的声音之优美动听,并为川剧高腔所借鉴。现在为徒歌式的高腔唱腔,配上乐器的多种音色的伴奏,比单一音色要好听些。但乐器太多,声音太大,压了演员的嗓音,成了喧宾夺主,乐器轰鸣干扰了观众的视听,声音混杂,听不出演员的唱腔唱词,尤其是听不清唱调意义,观众对戏就束然无味,兴趣大减。徒歌配乐器伴奏,反而弄巧成掘,不可取。川剧高腔明明是区别于川剧胡琴、川昆、灯调的不用乐器伴奏的徒歌式演唱形式,有人偏要自作聪明、自以为川剧前人音乐智商不高,不懂或没有能力给高腔唱腔加上乐器伴奏,独他音乐智商高过前人,懂得给高腔加上乐器伴奏,还自鸣得意,殊不知弄巧反掘,破坏了高腔徒歌演唱的艺术魅力,败在前辈川剧 音乐家的手下。太岁头上岂容尔等鼠辈动土!如果把高腔全部配上乐器伴奏,,高腔这种演唱形式,就不存在了,川剧 的五种声腔变成四声腔了。本人喜欢听徒歌式的高腔唱腔,不反对高腔加乐器伴奏,爱加你就加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