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永居条例”看完,谁赞成,谁反对?
欧阳乾
在我的印象中,很少有事情能让不同理念的人站在同一战线,同仇敌忾。数来数去,也只有两次:一次是山东大学的“伴读”事件,一次就是这几天闹得沸沸扬扬的“外国人永居条例”。
很奇怪,都跟外国人有关。这样看来,我是还是一个挺团结的民族。
秉着谨慎的态度,我去扒了一下《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的细则,发现还是对外国人开出了很多优惠条件的:比如政府负责培训中文、法律知识;外国人子女可享受义务教育;不工作也可以享受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社会保险等等,这真是要把老外当洋大爷供起来的节奏。但我认为,引发众人愤怒的并不是这些细则,而是长久以来外国人享受的“超国民待遇”。
之前有个像段子一样的新闻,说的是小黄车ofo倒闭后,很多人的押金都在里面退不出来,有个哥们突发奇想,假装外国人给ofo写了一封投诉信,结果ofo不仅秒退押金,而且还附上道歉,展现了火一般的热情。
关于自行车的梗,不止这一个。前些年日本男子在武汉丢了自行车,结果全城大搜寻,一天就给找回来了。想必在座的各位都丢过自行车,请问几天能找回来?反正我丢的自行车十几年了,到现在也没找回来。
当年山东大学为外国留学生安排异性“学伴”的事情,可谓是闹得轰轰烈烈。中国的莘莘学子们,何时享受过这待遇?在大家愤怒谴责的同时,还对留学生拿“高额补助”一事产生了质疑,结果专家就出来“辟谣”了:非洲留学生来华奖金其实并不多,一年也就十万块左右。
就问你们这些加班狗,天天累死累活的,有几个能一年拿到十万块?
正是这些事件的累积,才导致了今天国民们对“外国人永居条例”的质疑和不满。而提出“外国人永居条例”的专家杨宜勇在事后的若干言论,更是火上浇油。比如这个:
额……看到这句话,我竟然不知该如何吐槽。
其实想想,为什么要引入那么多外国人,无非是我们国内的人口不够了,劳动力人口不足了。但是,我们辛辛苦苦计划生育了那么多年,计划掉了那么多孩子,是为了给外国人腾地方的吗?这也太国际主义精神了吧。
不知道为什么,在对待外国人这件事情上,我们特别的国际主义精神,国际的都让我有些不好意思了。比如网上有篇新闻截图,说是“鼓励中国女大学生和留学生联姻”,我不知道这是谁的提议,但我觉得如果有“国际主义精神奖”,真得给他颁一个。
其实不用鼓励“中国女大学生与留学生联姻”,因为我们已经在这么干了。君不见一张外国脸在国内女性群体中有多吃香?随便勾勾手指,就有大把姑娘投怀送抱,甚至有外国人专门制作视频,炫耀自己是在中国如何勾搭女性的,简直不费吹灰之力。
半年200个,你算算一天合计多少?说不定,这里面就有你的女神。所以说啊,现在那么多单身狗,不是没有原因的。
而这些受尽青睐的老外,大部分都是一些外国屌丝,底层人士,连正经工作都没有的那种,在本国混不下去了,就跑到中国来,摇身一变成为人生赢家。
你现在说还要留他们永居,考虑过我们的感受吗?
不说什么“不患寡而患不均”,保证最基本的人人平等,总可以做到吧。别说外国人了,就一车切糕都得赔16万,谁不害怕?
我不知道“外国人永居条例”是经过多少论证才提出的方案,但最起码的,得先考虑一下老百姓的感受吧。像这种拍脑门决定的方案,以后还是少提为好。如果有人拿着“国内老龄化人口严重”、“劳动力严重不足”等借口来忽悠我,那我也拿抗日战争时的一条标语作为回复:
宁教白山黑水尽化为赤血之区,不愿华胄倭奴同立于黄海之岸。
|